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左思《咏史诗》有"千古绝唱"之美誉,在西晋文坛乃至中国文学史上均有重要地位。但对于《咏史诗》的写作年代,长期以来颇多歧见。依据作者的生活轨迹以及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推测,《咏史诗》大致写于太康初《三都赋》撰成至元康初再次步入仕途之前和左思退居宜春里之后这两个时期。这样推定《咏史诗》写作时间,颇能洞见左思矛盾复杂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2.
作为西晋重要的文学家,左思的生平和作品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因为关于他的材料较少,给研究造成不便。今在广泛搜集材料的基础上,重新考证左思的名篇《咏史诗》的创作年代,通过深入分析文本、左思生平及时代背景,论证其诗非一时之作,而是成篇于不同时期。  相似文献   

3.
晋太康坛已远离了“建安风骨”的传统,内容空虚,刻意追求的华美,逐渐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而出身寒微的左思却继承了建安诗人的“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优秀传统,写出了一组组《咏史诗》,热情地歌唱了自己的理想,猛烈抨击了腐朽的社会。他的《咏史诗》成为现实主义的佳作。  相似文献   

4.
左思的《咏史诗》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了一定的发展,他开创了咏史以咏怀的新路,力图构建一种自己所希企的价值观体系,这都要比前人单纯的用道德眼光来评述历史要深刻的多。从而使咏史诗达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度,并对后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套语、结构来看,左思《咏史诗》有意继承了汉魏时代古诗的风格与技巧。在原型的层面,《咏史诗》创立的五言诗中的“寒士”原型,是对《十九首》“游士”原型的窄化与发展。在晋代,拟古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诗歌写作的抒情策略。拟作类的诗歌写作化身为接受与创作兼具的抒情表演事件,具有了仪式性品质。诗人通过拟写活动建立与文学经典的互文性,在文本的对话中建构与现实有疏离感的文化空间,获得诗歌的美感与意义。诗人以拟作的形式对古诗风格的延续,是这一抒情策略的生动演示。左思未囿于风格化的抒情策略,从文学原型上完成了对古诗抒情范式的接受和创造性转化,成为中古诗歌运动以“形式范导抒情”为要旨的律化运动中的大家。  相似文献   

6.
咏史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有着悠久的历史。《文选》第一次自觉地按题材类型列咏史为诗歌的重要一体,从而肯定了咏史在诗歌中的地位。按照诗人对历史人事的把握和诗人思想感情的表达,可将《文选》所选咏史诗分为三种类型:以客观叙述历史人事为主;围绕历史人事抒怀叹议;借历史人事抒怀言志。咏史诗与咏怀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左思各人生阶段活动、思想及《咏史》诗的内容、风格、诗题等的综合探析可知,《咏史》诗创作时闻应为永康元年(300)至太安二年(303)某一集中或较短时间内,是诗人对生命历程作深刻总结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钱志熙在《魏晋诗歌艺术原论》中认为,左思的《咏史诗》是其晚年退居宜春里的回忆之作。但《咏史》八首复杂的思想、中古诗人诗句的对比、《咏史》的流传都说明左思的《咏史》诗并非晚年回忆之作。  相似文献   

9.
浅论左思与陶渊明咏史诗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咏史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个类别,在汉魏六朝这一特定的大动荡时代,左思的《咏史》诗和陶渊明的《咏贫士》可谓是这一阶段咏史诗的突出代表,基于此,将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是很有意义的,故本文分别从思想、内容和用典三方面对其比较。  相似文献   

10.
左思在魏晋文学中的地位不可小觑。他的《咏史》八首开拓了咏史诗的题材,借咏史以抒己怀。在其诗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的思想变化和复杂矛盾的心理。特别是所表露出的自信、自悲和自欺的心理从另一个角度呈现给大家一个真实而富有魅力的诗人形象。  相似文献   

11.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重要类型,西晋时期左思的《咏史》(八首)成为咏史诗成熟的标志,给后世咏史诗极大的启发。这组咏史诗借历史史实描述自我情感发展的历程.将史实和咏怀结合起来,借古喻今,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是咏史诗的一种创新,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咏史诗应处理好史实和作家自我的关系。班固诗概括史传,建安诗以史见性。正始诗寓理于史,左思诗借史咏怀。通过考察汉代至西晋咏史诗的发展状况,可以归纳为两大特点:一是由客观叙史到抒发个人情怀,二是作家对史料的艺术改造越来越自觉。汉代至西晋实为古代咏史诗重要的发展时段。  相似文献   

13.
左思的《咏史诗》对历史事实进行了巧妙的加工处理,融入诗人的人生感慨;语言质朴,造语奇伟,显示出其独立的人格和强烈的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14.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重要类型,西晋时期左思的《咏史》(八首)成为咏史诗成熟的标志,给后世咏史诗极大的启发。这组咏史诗借历史史实描述自我情感发展的历程,将史实和咏怀结合起来,借古喻今,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是咏史诗的一种创新,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左思精研十年乃成的《三都赋》是中国辞赋史上京都大赋的绝响。“太康中兴”对揄扬时政的要求与以经致仕的社会风尚、炫耀博学的文人心理是其产生的深刻背景。赋文既歌功颂德,又反映了左思的辞赋观:赋自《诗》出;取材宜实;侈丽合经;诗赋相分  相似文献   

16.
左思是西晋文学家,他的诗歌既继承了慷慨任气、磊落使才的建安风骨,又不乏典雅凝重的风格,因而形成了气韵深沉、风力峻峭的风格。这种被钟嵘称为“左思风力”的风格突出表现在代表作《咏史》八首中,《咏史》错综史实,融会古今,连类引喻,语言朴实,感情充沛,气势雄健。所以钟嵘说左思“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因而左思的诗歌是西晋诗坛上一座高高耸立的山峰,代表着其时诗歌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7.
左思的《咏史》诗,悲歌慷慨,高旷雄迈。名为咏史,实乃抒怀,在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就左思《咏史》诗的思想性与独特的艺术成就作论述,从而管窥左思咏史诗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贡献和它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焦氏易林》是西汉焦赣所著的一部占筮之书,但在文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受《易》学象思维和占筮需要的影响,《焦氏易林》中有大量咏史诗,为我们考察汉代咏史诗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9.
有人称鲁迅是中国愤青的始祖,"横眉冷对千夫指",在虎狼成群,风沙扑面的时代,他以一支笔为投枪匕首,直插敌人的心脏。真正的愤青意味着一个人天然的正义感,对社会不公感到愤世嫉俗。其实,中国早有愤青传统,西晋太康诗人左思就是古代愤青诗人中的一位,而《咏史·郁郁涧底松》是他的愤青代表作。左思是西晋文坛成就最高的诗人,代表作有《三都赋》和《咏史诗》,刘勰有言:"左思奇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文心雕龙·才略》)十年写就《三都赋》,蜚声西晋文坛,风行一时,成语"洛阳纸贵"皆由此而来。如此才情的诗人何来愤怨?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左思是西晋文坛上才华卓著的诗人,由于时代的原因,他的《咏史》八首既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思想,充满着儒家色彩;又有着因理想难以实现,转而追求旷达超脱的道家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