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12,(4):F0002-F0002,F0003
‘农历壬辰年六月初三,天降大雨。暴雨;中出了北京的良心,让我们反思城市的功能与管理。雨下了6个时辰后。它被说成“一场61年来最大的强降雨”、“61年不遇的最大降水”。显然,亦是61年一遇的。因为这是一场“自1951年北京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暴雨”。就是说,之前有木有,不知道。怎么就被创意成了61年一遇呢,谁知道明天后天遇不遇。如此“没文化创意”,北京伤不起!  相似文献   

2.
‘农历壬辰年六月初三,天降大雨。暴雨;中出了北京的良心,让我们反思城市的功能与管理。雨下了6个时辰后。它被说成“一场61年来最大的强降雨”、“61年不遇的最大降水”。显然,亦是61年一遇的。因为这是一场“自1951年北京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暴雨”。就是说,之前有木有,不知道。怎么就被创意成了61年一遇呢,谁知道明天后天遇不遇。如此“没文化创意”,北京伤不起!  相似文献   

3.
看了报刊、电视后不禁感慨,2010年分明是个"N年一遇"之年!刚进入2010年,北方就迎来"几十年一遇"的大暴雪,接着西南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大旱,然后全国各地纷纷迎来"百年一遇"的大暴雨,媒体报道从南到北多条河流最高洪峰"千年一遇"……有网友抱怨近年来"N年一遇"频频出现,甚至怀疑它是逃避责  相似文献   

4.
“士不遇”是汉人屈骚解读的突出主题。汉代的仿骚、悼骚作品往往通过对屈原经历遭际、思想行为的演绎和选择、议论和评价,突显出屈原怀才不遇的命运悲剧;流波所及,文坛上出现了大批以“士不遇”为主题的散文和赋。共同汇成了汉代文坛“士不遇”的洪流强音。“士不遇”悲情既是屈骚所固有的情感内容,也是汉代士人对自己乃至千古士人悲剧命运的思考结果与屈骚悲情共鸣所撞击出的耀眼火花。经汉人的屈骚解读,第一次把“士不遇”主题彰显于汉代文坛而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自此,在中国文学史上“士不遇”主题的重要地位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5.
看了报刊、电视后不禁感慨,2010年分明是个"N年一遇"之年!刚进入2010年,北方就迎来"几十年一遇"的大暴雪,接着西南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大旱,然后全国各地纷纷迎来"百年一遇"的大暴雨,媒体报道从南到北多条河流最高洪峰"千年一  相似文献   

6.
在被称为“一代之文学”的汉代辞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悲士不遇”这一主题,其原因何在?本文从三方面论述汉代辞赋中悲士不遇主题的成因。首先,士人的不遇是悲士不遇辞赋产生的现实基础。其次,对“遇”的强烈渴望和由此产生的强烈的不遇之感是悲士不遇之辞赋产生的主观原因。第三,辞赋是汉代士人表达其不遇情怀的最佳载体。  相似文献   

7.
汉语“N不N”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不N”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具有粘着性,它本身不能独立成句。它必须在对举的情况下,与其他词语相配合才能成句。“N不N”成句后的句子,就是“N不N”句。“N不N”句有时记作“N_1不N_1,N_2不N_2”。例如:(1)他长得太难看了,人不人,鬼不鬼的。例(1)就是“N不N”句。它是对举出现的,单说“人不人”或单说“鬼不鬼”都是不能成句的。有一种句  相似文献   

8.
如今的新闻媒体上提起自然灾害总会加上"50年一遇""百年一遇"这样的定语。那么,这"N年一遇"的评判标准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年年能看到"N年一遇",甚至每年不止一次?究竟是新闻媒体的夸大其词还是确有其事?下面这篇文章或许能帮助你理解其中的奥妙。  相似文献   

9.
不遇     
王太生 《新读写》2023,(4):52-53
<正>推荐人语访友不遇,难免于满心期待之时陡生失落之感。可换个角度想想,“不遇”恰如绘画里的留白,给人无尽的空间。在这段“留白”里,寻访者可以与不期然的美好撞个满怀,也会更加懂得珍惜每次的“擦肩而过”。遇与不遇都是生命中难得的经历,无可替代。  相似文献   

10.
传统单一的写作命题往往有以下“痛结”:一是“教学评”不一致之痛,一是阅卷赋分易出偏差之痛。为改善这种状况,可将写作部分的考查“化大为小、化少为多”:通过“分解”,将一篇大作文变成1个大的写作任务和若干个小写作,称之为“1+N”;实施“分类”,“1”承载特定阶段写作能力的核心要求,“N”个小写作则分配到试卷其他不同板块中,进行不同类型的写作考查;强调“整合”,“N”要与其加入的板块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应是从这些板块自然“生长”出的写作。以2023年中考写作试题为例,分析与“1+N”命题有关联的“N选1”“1+1”“1+n”“1+N”四种典例,总结出“1+N”写作命题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水乡的桥     
一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处不黄花。在水乡,无桥不成路。“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驮什么?车水马龙。”是桥。“和尚头,尼姑脚。”(谐音“河上头,泥固脚”)也是桥。我喜欢水乡这么活泼的诗歌。桥孔里插扁担——担当不起。独木桥上睡觉——翻不了身。我喜欢水乡人这种幽默的艺术。过河拆桥是孬种,修桥补路是善举。我喜欢水乡人质朴的道德标准。船到桥头自然直,是桥对船的引导和规范。路上不遇桥上遇,是在合适的地方遇上了合适的人。  相似文献   

12.
随时,随性,随遇,随喜,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怼,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遇,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这是一种参悟玄宗的态度,也是一种可以迁移到教学中的生活态度。而在我以为,“随时,随性,随遇,随喜”,也正是习作教学的玄机,参悟了“随时,随性,随遇”,学生的习作就会到达一种随喜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本首先论述了“多 N”格式存在于语言中的事实之后,通过对“多 N”格式中的N的分析后,认为“多 N”格式中的N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即N是可以被借用为量词的那一部分名词,最后试着对“多 N”格式的存在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课前预热———(学生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古诗。接着,师生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随后,教师出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引导学生有节奏地诵读,并引出“推敲”的典故。)师:我们还学过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请读读,注意读出古诗的味道啊。生“:松下问童子……”(老师辅以手势,学生读得很有味道)师:像这样“不遇”的诗很多,比如邱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李白的《访戴天道士不遇》。(课件出示这几首诗)除了古诗,还有古文《雪夜访戴不遇》。读读题目,你发现了什么?生:题目都含“不遇”这两个字。师:有意思…  相似文献   

15.
韩愈七应科举,二贬南荒,是中唐“士不遇”文人的典型代表,韩诗中约有三成主题涉及“士不遇”。韩愈士不遇诗贯彻其“自树立,不因循”的诗学之旨:在语言表达上,锻炼字词,多用文言反问、疑问词语,借助“其”“且”“与”“所”等虚词新创“虚词造语”;在艺术手法上,追求奇异,比兴意象“奇诡化”的新变背离了诗歌雅正传统,形成“奇崛险怪”的审美风格。韩愈将幕府生活、党争革新、贬地风物等新题材引入诗歌,士不遇诗在呈现新面貌的同时,更寄托着不遇文人崇高的精神信仰。韩愈在“自树立,不因循”诗学之旨引导下大变唐诗风貌,推动诗歌从唐音至宋调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旱象之说     
《河南教育》2009,(3):2-2
牛年的开篇就是几十年一遇的大旱,讲究开年大吉的民众心里多少总有一点儿别扭。再加上几场“凑热闹”的火灾,心情又多了几分沉重.  相似文献   

17.
打开唐诗,我们会发现有一批“访××不遇”题材的诗歌,很有名的就有孟浩然的《洛中访袁拾遗不遇》,王维的《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李益的《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  相似文献   

18.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N1+在+N2(的)+方位词”格式符合“认知语言学”中的“参照体-目标”构式。其中,“N1”是“目标”,“N2”是“参照体”,学生造句时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二者的位置。此外,在“参照体-目标”构式中,有的是中心成员,有的是边缘成员,其内部是不均质的。  相似文献   

19.
陈海燕 《教师》2023,(24):60-62
“1+3+N”模式是笔者作为培智班级班主任在特殊教育班级管理六年的经验总结。“1”是指以代币制机制为多主线贯穿整个班级管理,激励培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3”是指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协同教育;“N”是指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多门课程教学达成教育目标。文章通过对近年来笔者所教的培智班级学生开展劳动主题教育的现状加以分析,探索基于“1+3+N”模式的班级劳动主题教育实施过程与方法,其实践探索结果可供培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实验题解题思路 1.审准实验目的和原理 回答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实验涉及的“生物学原理”是什么,或体现“生物学事实”的哪一方面.如“探索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的实验原理为:淀粉遇碘变蓝,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