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于是,本文提出了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的方法与对策,切实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其对策有:①发扬民主教学,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②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有效进行多元解读;③做到"多元有界",切实提高多元解读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本多元解读已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是有不少的语文教师却矫枉过正,进行无效地解读,甚至是有害的解读。笔者认为,"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文章提出了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的方法与对策,切实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文本多元解读已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有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却矫枉过正,进行无效地解读,甚至是有害的解读。笔者认为,“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于是,本文提出了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的方法与对策,切实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其对策有:(1)发扬民主教学,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2)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有效进行多元解读;(3)做到“多元有界”,切实提高多元解读效果。  相似文献   

4.
胡启树 《黑河教育》2011,(11):14-14
钱梦龙老师说:"找到文本对解读的限制和解读自由度之间的契合点,恰恰是阅读教学最能显示其魅力之处。"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同,存在着主观差异,所以,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文章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但"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也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应该有一定的"规范"。  相似文献   

5.
多元理念的提出最对于我国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盛行标准化的强大的冲击和反拨,但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  相似文献   

6.
多元解读一直以来被人所误解,有教师认为多元化解读是有害的无效阅读。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多元解读不是无章法、随心所欲乱读,而是规范的有价值取向的解读。在教学中,要重视多元解读,培养学生个性,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多元解读并非信马由缰,而应该多元有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首先,多元解读应紧紧把握文本的整体性,不能脱离文本的“语体”。阅读《愚公移山》,有的学生以为愚公缺乏经济头脑,挖山不如搬家;有的学生认为  相似文献   

8.
我们必须意识到"诗无达诂"中还有"诗"在,"空白"之外还有"文本"在。文本中已经写出来的部分其实是为读者提供了"重要的暗示或提示",这正是对"个性化"阅读的一种规范。多元解读不是乱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怎么还是哈姆雷特,不会把他读成李尔王。"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也不至于把她读成薛宝钗。  相似文献   

9.
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是明显的,表现在文本解读的过程当中就是有多种观点的呈现,教学必须以生为本,因此文本解读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多元观点.从"一元"到"多元"是一种进步,如果在文本解读的过程当中过于强调多元而忽视主旨的把握,则同样是一种偏离.文章认为应当坚持"一元为魂,多元为形",只有这样才能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之上实现文本解读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0.
关于多元解读的争论甚多,这是语文教学专业性缺失的表现。要平息多元解读的争论,必须加强多元解读专业性的研究,从范畴界定、理论基础、概念辨析、实施策略和评价标准五个维度论述多元解读的专业性,并尝试回答多元解读的两个纷争,即何为"多元有界"和何为"多元有度"。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文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多元解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观是对以往阅读方法的规训与扶正。文本的特点以及读者在阅读动机、阅读方法、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要求多元解读的确立。多元解读也是学生非线性思维的必然表现。多元解读应是多元有界,其作为一种理念开始确立的时候,另一种极端也随之而来,那就是信马由缰的乱读。面对这一现象,从语言、语境、情感、想象四个方面对文本的解读进行了探索,以期达到多元解读的澄清与去弊。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中的许多文言实词都有不同的含义,即便是一个含义大致相同的文言实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也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含义。本文以统编版教材中"乱"字为例,从三个方面对"乱"字进行解读,由此生发开去,解读出"乱"字背后所表现出来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文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多元解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观是对以往阅读方法的规训与扶正.文本的特点以及读者在阅读动机、阅读方法、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要求多元解读的确立.多元解读也是学生非线性思维的必然表现.多元解读应是多元有界,其作为一种理念开始确立的时候,另一种极端也随之而来,那就是信马由缰的乱读.面对这一现象,从语言、语境、情感、想象四个方面对文本的解读进行了探索,以期达到多元解读的澄清与去弊.  相似文献   

14.
将多元解读应用于深度剖析文本内涵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进步,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切合文学作品多义性的特点。从多元解读的角度为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四条改进建议:重视学情分析;基于文本的多元解读,尤其是基于文本的"三体";生成性教学设计;时代性视域解读。但多元解读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也有其区域性,应避免超越其区域性造成文本的"多元误读"。  相似文献   

15.
文本在静态中承载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让静态的文本"动"起来,才能真正地触摸作者的思想。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开展多元解读。文章围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引导学生多元解读,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文本是学生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自身语文素养的重要介质,虽然存在着"空白"和"不确定性",但必然会有许多显性的、鲜明的"规定性",总会有"作品视界"范围。阅读教学以文本为基础,不同的人,可以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解读。因此,"个性化解读"并不等于随意解读,它必须根植于文本,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文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多元解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观是对以往阅读方法的规训与扶正。文本的特点以及读者在阅读动机、阅读方法、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要求多元解读的确立。多元解读也是学生非线性思维的必然表现。多元解读应是多元有界,其作为一种理念开始确立的时候,另一种极端也随之而来,那就是信马由缰的乱读。面对这一现象,从语言、语境、情感、想象四个方面对文本的解读进行了探索,以期达到多元解读的澄清与去弊。  相似文献   

18.
多元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潮流,但是,这种潮流却缺少一个坚固的堤坝,致使多元解读经常会成为"无边界解读"。语文教学首先需要厘清多元解读的内涵,进而确定多元解读的边界,落实文本解读的四个维度,实现"多元有界"的文本解读。  相似文献   

19.
多元解读一直以来被教师所误解,有教师认为多元化解读是有害的无效阅读.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多元解读不是无章法的随心所欲地乱读,而是规范的有价值取向的解读,本文谈谈如何让学生个性之花在多元解读文本中绽放,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一、搭建平台,倡导民主阅读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要想让学生在多元解读过程中获益,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并构建解读平台.传统填鸭式教学往往是教师说学生听,很难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学生会在心理和情感上与教师产生落差,如讲授《木兰诗》时,学生说:“老师,古代女人都是三寸金莲,走路都很费劲,怎么能参军打仗呢?”这名教师只是含糊地回答木兰好像没有缠足.可学生却刨根问底:“从课文中发现木兰是孝顺的孩子,父母之命在古代根深蒂固,怎么会不缠足呢?”教师最终痛斥了学生.这不仅伤害了学生的心,也浇灭了学生的探索热情.  相似文献   

20.
多元解读是对语言文字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解读,充满了张力和复杂性,把握不好会出现空谈、乱谈、泛谈、曲谈、误谈,从而影响多元解读的实效。为此,笔者提出了五条相应的调控策略:及时制止,还原思路;择时开掘,确保深度;适时点拨,修正偏差;即时抛出,引发讨论;顺时借用,引领争辩。实践证明,只有教师灵活运用调控策略,才能确保多元解读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