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于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文章介绍了忻州师范学院近年来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经验总结,指出了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必要性,开设的方式及教学实施原则.  相似文献   

2.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与管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改变单一的、以演示和验证为主的传统实验形式,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新时期实验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论文结合我校实践教学管理实际,阐述了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意义、条件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验收管理。  相似文献   

3.
物理化学实验课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思路,阐述了改革教学方法和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论文从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内涵、开发的原则、申报和认定、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浅谈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研发和开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阐述,找到了在研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制约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若干关键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是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系统分析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概念与特点以及开设的目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发建设流程与实施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利于实验教学改革的推进与深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和人才培养存在的弊端的分析,以及对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微生物学实验的背景的分析,探讨了开设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微生物学实验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电磁学实验中,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介绍了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电磁学实验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光学实验中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在光学实验中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教学实践与教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以"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实验为例,从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选题、实验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强调了让学生掌握系统设计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分析和探讨了近几年大连理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及模式上出现的问题,并按照当前制药企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及制药发展模式,结合该校制药工程实际情况,整合药学多门实验,开设综合性实验,构建新的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探讨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大学新生未来职业取向、学校和社会在知识重要性认识上的差异;阐述了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导论课程建设目的及其作用;探讨了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些培养模式问题;指出建设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有助于大学生大工程观的建立和工程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Using a students’ workshop as a laboratory, this article summarises the observation of three years’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study module for a Bachelor Program in Engineering Design (Interior and Furniture Design) at the University of Forestry, Sofia, Bulgaria. The article offers an analysis of group dynamics and the difficulties and issues observed during the process. Data from survey questionnaires are interpreted; proposals are made for future research. The conclusion of the authors includes the following points: positive response by students, important encounter with successful professionals and companies; creative fulfilment and experience of team work. On the weak side is the experienced discomfort in public presentation, lack of verbal and graphic skills, interpersonal issues and pressure of real requirements from teachers and company; lack of adequate attention by the tutors. The need of better understanding a team ‘code’ of behaviour and preparation for an active learning method was felt. A proposal leading to a mixed-team organisation for better support of first-time participants in the module is made.  相似文献   

14.
课程设计环节对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以大连民族学院电子类专业课程设计的教学为基础,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出发,总结了课组多年的实践经验。实践证明,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反应堆工程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应堆工程课程设计是普通高等学校核反应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活动。缺乏核反应堆装置大型核设施是我国培养核反应堆工程人才高校开展实践教学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南华大学从选取实践教学硬件和软件、选题、教学过程、互动式指导、练习、成绩考核及总结等方面对反应堆工程课程设计教学进行了实践,初步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反应堆工程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从工科毕业生现状及企业需求看工程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工科毕业生及企业进行的调查了解,统计分析了目前企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状况及工程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就实践教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剖析,提出了改进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介绍工程设计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指出了工程设计教育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进一步对当前工程设计教育中的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工程设计教育的若干举措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纵观历史,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经历了三次大的重要转型:清朝末期至民国时期层次化和制度化的工程教育转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化和工具化的工程教育转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以“一体两翼”为核心的工程教育转型。当代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探索主要体现在工程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工程教育目标三个方面,表现为国家、市场和院校之间非线性变迁的发展逻辑,政府规制与高校自治相统一的治理逻辑,国际化与本土化共振的行动逻辑,目标与需求一致的人才培养逻辑。这些转型逻辑对于新工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校改革是目前面临的紧迫问题,教学改革是高校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其中的教学质量问题又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本主要对教学质量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Towards the end of their secondary education, students face significant pressures in their decision about their career plan. These pressures are internal and external, personal and social, individual and from the reference group. This paper aims at understanding the reasons driving engineering students’ choices, their perceived needs and aspirations. Moreover, it discusses how, in that process, students are constrained by family and friends and are conditioned by factors such as their socioeconomic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employability prospects and gender. The construction of a career map/plan and the reasons and motivations for the option of an engineering career are reviewed, 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students’ discourses. The data indicate the relevance of several criteria such as social status, intelligence, gender, competences, values and interes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reer aspirations. All these levels are highly influenced by self-esteem,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cial value of training options and career path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