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想是一种既有目的又有方向的想象 ,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问题想起其它事物的心理活动 .亚里斯多德说 :“我们的思维是从与正在寻求的事物相类似的事物、相反的事物、或者与它相接近的事物开始进行的 ,以后 ,便追寻与它相关联的事物 ,由此而产生联想 .”在数学解题中有类比联想、可逆联想、对比联想、化归联想、数形联想、因果联想、接近联想、特殊化与普遍化联想等 ,解数学题就是不断联想的过程 .广泛联想 ,可以使我们的智慧插上矫健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联想可以发现、猜测数学规律 ,也可以用来寻求解 (证 )数学题的思维路线 .…  相似文献   

2.
联想是想象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由某种信息情景想到与其相关联的另一种信息情景的思维过程,联想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巧妙解题的基础,它具有思维的跳跃性、独创性和综合性.数学活动中常用的联想有相似联想、方法联想、逆向联想、数形联想、关系联想等等.1 相似联想 相似联想是指解题时,对具有相似特点的事物由此及彼地联想到与之相似且已经解决的问题及其解法,常可以使我们茅塞顿开,是巧解题目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联想与解题     
波利亚说过,在陌生的问题中寻找熟悉的东西,这个寻找的过程其实就是联想的过程.所谓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此再想起其他事物的心理活动.联想是一种自觉的或有目的的想象,它在我们数学活动中无处不在,运用联想我们可以进行数形转换,将代数问题转  相似文献   

4.
<正>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在科学认识活动中起作桥梁作用,它使人们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联想的形式很多,如类似联想、关系联想、类比联想等.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常常发现许多学生碰到稍难一些的数学问题时会觉得“无从着手”,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其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不善于“联想”.联想是形象思维的基本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它是由一个事物想到与其相关联的另一个事物,或者由此再想起其它事物的思维过程.根据事物间的不同关系,联想可分为: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数学上的联想是从一个数学问题想到另一个问题的心理活动,即寻找一个我们比较熟悉的相似问题,或者找到与己知题目接近的原理、方法,变通地运用这些知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本文通过若干问题的分…  相似文献   

6.
联想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探索、发现、创造的前提,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要过程.根据联想思维的途径,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引入阶段大家一定熟悉这样一句广告词:“假如失去联想,人类将会……”这句著名的广告词说出了联想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联想呢?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注意,有两个要素:1.“有一定联系”;2.“别的事物”。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联想。  相似文献   

8.
联想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探索、发现、创造的前提,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要过程。根据联想思维的途径,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一、牢固的基础知识是联想的源泉 例1 解不等式2-<1lg8lg3lg2-++xxx< 3. 联想方向:本题可用常规方法来解,但比较复杂。如果能联想到定比分点的知识,则可另劈蹊径。 解 设x轴有1P、P、2P三点,其坐标分别是2-、1lg8lg3lg2-++xxx、3,P为1P、2P的内分点,则21PPPP=l>0 即21PPPP=l = )11(lg)3)(lg2(lg1lg8lg3lg…  相似文献   

9.
由于数学活动是在数学课程领域内的思维活动,直接受思维结构的制约与影响,数学教学应是以数学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是数学活动过程的教学.即强调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强调分析与概括的扩展和特点.因为只有在思维活动中才能学会数学思维,体会数学思想是什么只有经历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过程,才能在头脑中形成数学思维方法;只有参与数学模型和数学结构的构建,才能诱发出创造的灵感. 1 提倡尝试联想,鼓励大胆猜想 数学中的联想是通过对若干对象的分析抓住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某种特定的关系,由一种或几种形象想…  相似文献   

10.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它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在心理话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努力形成和利用联想是提高记忆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联想也起着重要作用,加强联想能力的训练可为思维加工提供丰富的“原材料”,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李燕荣 《广西教育》2012,(14):55-57
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联的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是科学发现的重要途径。数学是一门关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等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本文谈谈联想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课堂上运用联想,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2.
类比与联想在数学科学习中具有重大的作用,它能够根据事物间的相似关系预见性地提出假设和猜想,把已知事物的性质、特征和解决方法推广到其他类似事物上.因此,它不但是一种数学中常用的解题思想,同时也是数学科学的发现和发明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从几个实例来说类比和联想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 联想是由对某一事物的思维引起对与其相关的事物的思维的心理活动过程,是联结关联问题的桥梁.联想有助于我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化未知为已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1联想的含义1.1联想定义人们因为某一事物而想起其他事物的一个思想活动;因为某一个事物和人想起其他事物和人;联想它是人们一个思想的复活,是短暂的,它联系了人和人,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这就是联想。  相似文献   

15.
所谓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联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此再想起其他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是一种自觉的或有目的的想象,它在我们数学中无处不在.运用联想我们可以进行数形转换,对数式结构进行想象,联系有关的概念、公式、定理等,可以化未知为已知.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朱敏 《地理教育》2006,(1):66-67
联想思维是指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将前一事物称为刺激物或触发物,后一事物称为联想物."联想是打开沉睡在头脑深处记忆的最简便和最适宜的钥匙".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既有助于学生通过联想理清地理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完整、灵活、便于运用的知识网络,强化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联想?联想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或是由当前事物回忆此事物的过去及有关该事物的其他情况;或是由这件事物回忆想到另一事物。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想像。  相似文献   

18.
联想是从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即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动态。人与客观事物的接触,在脑子里留下痕迹,形成记忆,一旦被当前接触的事物所触发,便产生了联想。教学的规律与数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在数学的教与学中离不开联想。联想,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问题的理解,而且能提高运用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联想能力 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的源泉,也是人脑最高层次的心理机能,而联想正是这种心理机能的重要体现。联想属想象的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其形式有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不同的输出,很可能会发生转换作用;辐合思维则在于对一个问题提出一个“正确”答案。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充分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  相似文献   

20.
何荣军 《教师》2013,(6):67-67
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发散式的形象思维。联想的表现形式有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运用联想可以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提高数学素养和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