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清代,大的科场案(由科举引发的舞弊案)共有三起,分别为顺治十四年的丁酉科场案、康熙五十年的辛卯科场案和咸丰八年的戊午科场案。  相似文献   

2.
清代,科场舞弊案层出不穷,在科考前考官与士子交通舞弊,关节条子盛行,致使科场舞弊不断发生,科场大案要案接连出现。为整肃科场、整顿吏治,清代尤其是清前期采取严厉措施惩治舞弊的考官士子,进而整肃科场,使科场秩序有所好转,同时也使吏治廉洁。本文拟以戊午科场案为中心,从整顿吏治的角度以及把此案置于清代整个科场案中两个方面来探讨清代科场案。  相似文献   

3.
科场舞弊是科举考试中的违规现象,为了维护科举考试的公正与公平,对舞弊必须予以惩处。明代针对冒籍、关节等舞弊行为,作出了相应的处罚。明代处罚科场舞弊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加强考试立法,加强对特权干预考试的法律约束,对考试舞弊处罚要规范、适度。  相似文献   

4.
杨萍 《文教资料》2011,(1):74-76
1861年辛酉政变中。以慈禧和奕新为首的集团采取果断行动。在中央铲除了肃顺集团.全面掌握了政权。然而,成丰末期,辅政的肃顺等人在政治上重用地方汉族官僚.所提拔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已成气候,在清朝政坛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慈禧和中央政府对这批湘淮官僚的安抚工作进行得较为顺利。究其原因.除了湘淮官僚以现实前途为考虑外,更为重要的是肃顺等人与地方湘淮官僚的严重政见分歧,尤其在对外关系方面。本文对此加以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5.
也许是历史     
肃顺对满人暴戾,对汉人谦恭,他曾对人说:"咱们旗人浑蛋多,懂得什么?汉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支笔厉害得很。"故其受贿,亦只受旗人,不受汉人也。汉人中有才学者,必罗致之,曾国藩、胡林翼之握兵柄,亦皆肃顺主之。辛酉政变,肃顺被捕,亦与其得罪满人戚贵有关。天津教案发生后,清政府立刻命令曾国藩火速查办。曾知道洋人难缠,临行前给儿子写好遗书,准备以死赴任。到任后,曾国藩屈从洋人的意思,先后  相似文献   

6.
肃顺论略     
剧烈变动的中国近代社会,涌现出了众多的风云人物.他们是我们今天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但是,我们对于在晚清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重大作用的肃顺的研究却很不够,仅有少数几篇论述辛酉政变的文章简单涉及到他,专题研究几乎没有。本文认为,肃顺是晚清罕见的满族政治改革家,在他被重用的短短几年时间内,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政治改革运动,对此后的晚清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他拒绝《瑗珲条约》的谈判同样精彩而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7.
科场成名是洪秀全之类的传统士人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洪秀全却久困场屋,屡试不售。科场的屈辱让他在心理情感上产生了由失衡到畸变的嬗变。该文试从心理学角度对洪秀全一生的心理历程作一剖析,以阐释其对科举久久未能释怀的缘由,即因科场受挫而导致的病态心理使他对科举的情结越结越紧并由此纠缠其一生。  相似文献   

8.
李国荣 《中国考试》2004,(7):35-37,54
科举时代.士子作弊最常见的方法是夹带。对科场夹带作弊.历朝政府均严厉禁止。据史书记载,唐时“搜索衣服.讥诃出入”。宋代定制,士子入场须“解衣搜阅”。金代更有独特的入场之前“沐浴更衣之法”。元时规定.举子入院“所携物件皆拆封点检”。清沿明制.并借鉴历代反舞弊举措,对科场夹带的禁防律令  相似文献   

9.
关于唐寅科场案,历来众说纷纭。文章通过对官史、私史、笔记、诗文书画的考查以及充分的逻辑论证,揭示了唐寅科场案的真相:徐经和唐寅没有贿赂程敏政而获得试题,华昶的参劾也是依据本身职责作出的。  相似文献   

10.
科举经费对科举考试的有效开展意义重大。清代科举经费名目繁多,尤以考试过程中科场运作经费名目最多,不过就其大者而言,主要包括科场食用费和员役工赏费两项。通过分析和探讨清代河南乡试科场运作经费开支情况,发现清代河南乡试科场运作经费不仅名目繁多,支出占整个乡试经费开支中比重最大,其经费支出情况还具有规范性、等级性和人文性特点。  相似文献   

11.
公元1044年,北宋政府对一批在国家重要机关内饮酒聚会的官员进行严厉惩处,史称进奏院狱或邸狱。进奏院风波成为北宋庆历年间的重要政治事件,北宋著名诗人苏舜钦在这次风波中被除名,其心理承受了巨大压力,进奏院狱本身也成为影响北宋文人心态发展的重要事件。苏舜钦以自我放逐来表达他的抗争,但这样的放逐并没有使他获得自赎。在迁谪生涯中,苏舜钦也表现出一定的忏悔和自省,反映了他特殊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2.
舜帝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已逐步成为德垂后世和恩泽于众的圣王明君,成为民众圣人情结的符号;舜帝寻找为民众谋利益的贤能之人,建立官员选拔的民主机制,使政治转移中公共权力不被滥用和私有化,产生了民主政治的基因;舜帝政治权力运行中的伦理价值体现为德治与法治两种治理手段并用的动态平衡,这种伦理与政治合一模式成为后来中国伦理政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叔孙通制朝仪是将儒家之“礼”纳入大一统封建王朝政刑法度的嚆矢,亦是儒“礼”发生流变的一大关节;秦汉之后的儒礼源流概分为三途:制度礼仪、行为礼仪、礼学经典;各自源流形貌及其体现的儒礼精神不尽一致;作此历史“个案”观察分析,有助于认识儒“礼”现代性文化资源的范畴或层面,庶几厘清有关儒“礼”讨论中某些笼而统之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与宁远九疑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崇尚舜帝,登临九疑,表现了积极入世.希望得到援引的心态;九疑山也是仙真羽客蜕形之地,故李白来此地求仙炼丹,追求超越现实束缚的自由。  相似文献   

15.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21岁中进士,26岁走上仕途,青年时就怀抱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但在神宗皇帝重用王安石进行政治改革时,苏轼则因老百姓的利益而对改革的某些做法提出了反对意见,他既是激进改革的反对者,又因才华横溢,得罪了朝廷的一些言官,因此被罗织罪名逮捕入狱,险些丧命,出狱后被贬黄州。他被贬的直接和表面原因是"乌台诗案",但深层原因则是皇权的不可侵犯、得罪言官遭到报复、才华显露遭人忌恨等等。  相似文献   

16.
最晚至南宋时期,通俗文学领域内开始了对苏轼形象的塑造.通俗文学从消费者的趣味出发,以才情替代了政治,消解了苏轼政治生涯的波折历程;又以才情重新整理了文化地理,调节了苏轼的人生节奏.苏轼形象的塑造是近古通俗文化史上的经典个案,其直接成果是产生了一个文人形象生产的流水线和一个文人生活的经典模式.从此,以苏轼为模版,富有"才情"的文人们被相继塞进流水线,一个个大同小异的形象被不断生产出来.  相似文献   

17.
宋代苏轼不仅在文学、经学、为政方面卓有建树,而且其兵学研究也颇具特色。苏轼的孙子兵学研究文章主要有两篇,其主要内容有对孙子价值的肯定,也有对其思想的批评。对孙子思想的批评与当时的政治现实与思想状况有关,也表现了苏轼儒家的基本立场。苏轼对孙子思想的运用更多地体现在战略层面,并在长期的学术研究与从政实践中形成了一些独到的见解,是对孙子思想的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蜀党是北宋中后期出现的政治集团,它以苏轼、苏辙为领袖,以包括黄庭坚、秦观、张耒在内的苏门六君子等人为其成员。蜀党的政治活动,贯穿了从仁宗嘉祐到北宋后期,并亲身经历了期间大大小小的政治纷争。苏氏蜀学是其立党思想,苏门则是日后蜀党的主要组成力量。同时,蜀党代表了中后期文坛的最高成就,使这一群体成为文人参政的典型而受到瞩目。  相似文献   

19.
舜帝传说情节单元与民间故事母题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舜帝传说与民间故事有着宽广而深刻的联系,一方面,原生态舜帝传说的情节单元作为原型对民间故事的母题产生着源远流长的影响.另一方面,民间故事母题当中的因子又渗透到再生态舜帝传说当中使得舜帝传说更为丰富多彩.舜帝传说中包含了大量民间故事的传统主题和母题原型.而民间故事中,难题考验故事、孝子故事、灰姑娘型故事、两兄弟型故事、仙女救夫型故事和恋人殉情故事与舜帝传说的情节单元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苏轼对待变法的态度存在着前后不一的“矛盾”。从仁宗朝的锐于进取,到神宗朝的敛退保守,苏轼的变法思想经历了一个起伏不定的过程。苏轼认为,变法是一项渐进的事业,必须贯彻“相济”思想和采取“持中”策略;变法必须崇“礼”重“德”,“任人”重于“任法”。苏轼变法思想体现了“尽其自然”的“任情理”宗旨,也有着“自信则惑”的意气用事。苏轼对变法思想的论述,透露着鲜明的文士习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