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痴人之爱》是日本耽美派代表作家谷崎润一郎的经典著作.本文将小说文本分为男女主人公性别身份确立、性别身份破裂和性别身份互换三部分,通过每一部分中男女主人公语言表达的变化来分析他们对上流社会和西方盲目崇拜心理所折射的利己主义.透过两人的话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奈绪美和让治的角色变化,这是因个人主义中的利己主义作祟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唯美主义小说《痴人之爱》带有日本大正时期的思想观念变革和社会生活变化的丰富印记,表达了隐藏在追求官能愉悦的畸形爱恋中的女性跪拜与西方尊崇的两大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3.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大正时期的唯美派文学大师,一生著有许多佳作,因而受到了世人的欢迎与追捧。在他的作品里,能够看到他的那种独特的美意识,即他对阴翳的爱恋。谷崎润一郎认为一切有阴翳才好,他将他心中对黑暗阴翳的喜爱淋漓尽致地表现在这部作品中,通过这部作品唤醒日本人的内心传统的美意识,重新认识曾经失去的日本的美。  相似文献   

4.
李韬瑾 《文教资料》2012,(23):25-27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近代耽美派(又称唯美派)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作品得到了永井荷风、三岛由纪夫等人的高度评价。谷崎润一郎的创作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虽然各个时期的写作风格不尽相同,但《文身》等早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初期审美意识却贯穿于谷崎润一郎毕生作品中。  相似文献   

5.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其创作对我国现代作家有着深远影响。郁达夫就曾深受日本文学的影响。谷崎润一郎与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中对唯美的文学观以及民族传统美的追求,既有相同之处,又各具特色,为唯美主义文学增添了不同的情趣。  相似文献   

6.
唯美爱情     
对《暮光之城》这部电影,我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它让我“上瘾”,精彩得令人透不过气来,一点一点,我被深深包围在这浪漫之中……  相似文献   

7.
黄悦生 《文教资料》2008,(21):22-23
唯美主义,在世界各国的文学海洋中都曾独放异彩,然而不同国家、民族对于"唯美"的理解和表现却是大相径庭的.本文通过对日本唯美派作家谷崎润一郎和中国作家沈从文的作品文本分析,从民俗风情美、女性美和情欲美等方面进行平行比较,以此考察两位唯美作家乃至中日两民族在文学审美意识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唯美的青春     
青春就像一杯纯纯的水,让人赏心悦目;青春就像一棵参天大树,令人向往;青春永远是天边那道最美丽的彩虹!  相似文献   

9.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文坛的一代大文豪。中国对谷崎润一郎及其文学作品的研究不仅涉及到其作品的译介,而且对其创作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创作手法等进行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众多瞩目的成就,使我们对谷崎润一郎及其作品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美食俱乐部》是日本唯美主义作家谷崎润一郎的一部以饮食为题材的短篇小说。这部作品中的饮食书写,体现出了谷崎润一郎的审美趣味与艺术追求。谷崎润一郎笔下的饮食是与人们的艺术体验甚至是官能体验相通的。其中的饮食描写,也体现出谷崎润一郎对昏暗、朦胧的阴翳之美的喜爱,同时又融入了他的中国旅行体验,从而流露出一种浓厚的“中国趣味”。而这些都是与谷崎润一郎的唯美的、艺术至上的审美理念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1.
审美意境的创造是以物为基础,以“我”为主导进行的。审美意境是在意的作用下对世界万物各种矛盾的选择、陶冶和浓缩后形成的新生命。审美意境或造成悬念,或欲露故藏,造成神秘感,给人以想象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自1980代以来,“重写文学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对作品传播、接受过程的考察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这种研究方法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接受美学”的影响。不过就“接受美学”这一理论本身而言,过去人们往往更多地注意到了其对于阅读与读者的重视,而对其文学史观却重视不足。重写文学史,本质上是要重新建立一种社会历史观,所以在精读“接受美学”经典文献的基础上,着力呈现其共时态与历时态相结合的文学史观,或许对于今后文学史的撰写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在电影观念上,新生代导演视拍电影为一种个人化的艺术创造,将电影定位于由真实影像完成的对于时代的记忆,强调电影的现实性与普泛性意义。在审美追求上,新生代电影着力描写社会底层处于文化边缘的小人物的生存世相,展现当下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努力在平凡生活中挖掘人生的意义,提炼人性的深度。新生代电影还对文化给予了持续的关注与思考。在艺术创造上,新生代电影形态以日常性、开放性叙事为主要特征;电影风格则从表现风格到纪实风格;体现了本色现实主义与诗意并存的电影精神。  相似文献   

14.
山水画意境美在山水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灵魂作用。从它入手,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山水画的精神实质。从创作角度立论,试图使山水画意境美的创构过程明晰化、条理化。提出山水画意境美的创构,首先要明确创构因素;其次,调整创构心态,领悟创构内涵;再次,运用创构手段,实现创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与美学渊源深厚,纵观中国传统译论,从支谦的"不加文饰"、道安的"案本而传"到严复的"译事三难",又至傅雷的"神似"与钱钟书的"化境"说等等,无不以美学为理论基础。将选取美学范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审美观照为出发点来探讨其对英汉互译的指导作用;从音韵美感、意境美感和语体美感三方面探讨如何在审美观照的指导下实现对原文的审美再现。  相似文献   

16.
文学概论课程的审美意境化教学改革致力于将抽象概念和抽象原理转化为审美意象,然后通过情境化教学环节的设置,将审美意象展现为审美意境,使理论教学一改过往的抽象、晦涩、枯燥、乏味的情形,使课堂里充满具体、鲜明、生动而富于美感的艺术意象,使学生沉浸在充满想象张力的艺术意境中,很好地化解了文学理论知识的艰深、晦涩和玄奥性,大大提高了理论课程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意境的概念、白酒包装设计审美意境的特征,以及白酒包装审美意境在营销和消费中的功能。在此基础上从材料、图片、色彩、造型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从传统艺术中汲取精髓,营造白酒包装的审美意境,增强包装的传达效果,设计出实用和审美,商业和艺术相结合的白酒包装。以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展现品牌特色;同时为现代白酒包装设计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黄昏是感伤的 ,也是审美的 ,《诗经·君子于役》一诗的作者巧妙地选取黄昏意象入诗 ,使之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自此以后 ,中国许多文人士大夫藉黄昏意象表达他们失意哀怨、凄婉的情感。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君子于役》黄昏意象的美学意蕴以窥其对中国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意境是一个具有空间性特质的诗学范畴。“境”原本包含空间涵义,在佛典适用中意义虚化,进入诗学话语后则用来概括诗歌的审美感受空间。从文本视域出发理解意境,意味着意境是一种结构性存在,情与景两大因素构成了意境的“意向性”文本空间,这一文本空间蕴含着生动的人生意识和审美价值,呈现出延展、流动的空间之美。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的山水文学,寄寓世相悲苦和人生理想于山水意象中,展示了一个贬谪者的精神漫游的心路历程。其山水意识一方面从师古余韵中逐渐走上了以心灵触摸物象,以苦吟直呈物象的人性抒写;另一方面,努力寻找观游的世俗意义,发展了其“观游在道”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