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德育的功能、目的、内容和方法在现代社会遭遇到困境:过分强调德育的政治功能和社会本位目的、过于追求终极价值、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推行公民教育是当代德育转型的理性选择,德育功能和目的必须从凸显政治功能和社会本位目的转向凸显育人功能和目的:德育内容要正确处理德育过程目标与终极价值间的辩证关系;德育方法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及权利义务意识。  相似文献   

2.
王鹏 《中国德育》2010,(3):32-35,53
一、中国近代公民教育的艰难推进“公民教育”概念源自西方,但这并不意味着公民教育只能生长于西方社会的土壤之上。近代以来,国人一直在思考和探寻如何将“公民教育”移植到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中。1840年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启,西方的殖民侵略敲碎了清帝国长期以来“唯我独尊”的幻影。之后,从“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器物文明”的失利,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伦理体系中的仁爱、忠义、诚信等思想在现今仍发挥着社会行为约束的功效,这与现代公民教育培养理想人格的内涵不谋而合。中国的公民教育道路既不能全盘西化。也不能全盘继承传统,而应走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兼纳西方“自由、民主”等现代意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道路。  相似文献   

4.
臣民 新民 公民——浅论现代公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话题,就如浩瀚的夜空中闪烁的星光,它永恒地闪烁在我们的教育之顶、社会之顶,引导着我们的教育实践、社会实践。我国正处在民主化、法治化的关键时期。此刻,培养蕴涵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精神的现代公民显得尤为重要。实施公民教育也就成为了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深切呼唤。  相似文献   

5.
公民教育——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型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公民具有与私民、臣民相对应 ,与国民、人民相区别的内涵 ,公民教育不是传统德育名词的简单更换 ,而是标志着我国传统德育历史性转型的一种崭新的教育目标体系。确认公民教育 ,在认识上需走出三个误区 :把公民教育简单地与资本主义性质联系起来 ;把公民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对立起来 ;把公民教育狭义地等同于公德教育。同时 ,公民教育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以公民的独立人格为前提 ;以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基础 ;以合法性为底线。因此 ,在本质上 ,公民教育必然是主体性教育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为其基本的教育取向 ,而且是区别于“圣人教育”的“平民教育”  相似文献   

6.
公民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我国传统德育在转型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议题。公民教育思想在当前的课程实践以及新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都有一定的体现,但公民教育的完整概念和明确表述还没有真正进入德育政策设计的范围中。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尝试都给德育政策的设计带来了挑战,德育政策必须面对公民教育思想的冲击,在政策设计中积极建构公民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7.
公民教育与政治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民教育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于国家、社会发展有利的社会成员,其内容主要包括爱国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品格教育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教育是德育的基础部分和主体部分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面临社会的巨大发展、变革和挑战,公民教育应成为高职院校德育的当代诉求。  相似文献   

9.
中学德育领域的延伸与深化:现代公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公民教育,增强公民意识,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其中学校教育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目前我国对公民教育的研究尚停留在探讨层面,缺乏可操作性,且没有在中小学中真正实施.根据国际国内背景以及当今中国社会变革对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提出将公民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延伸和深化,并分析其缘由、内涵和实施步骤,探讨如何在学校德育领域将认知层面的构想真正转化为可操作的实际行动,以期能顺利推进公民教育,培养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公民话语的生成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学界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引入公民教育理论作为反观自身的一个理论视角和分析工具,导致了所谓的向公民教育转型的理论呼吁和现实探索,不仅映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时代背景和现实生活的敏感,也挑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和努力方向。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开拓学术研究的理论视野,吸收多学科的理论资源,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含量和公民意蕴,推进我国公民文化的育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为例,阐述了该校开展公民教育的具体做法,对学生职业素养具有提升作用,并指出公民教育取得的成效和学生的收获。  相似文献   

12.
试论现代社会中的公民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提倡人的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呼唤现代化的政治文明的实现.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没有达到发达的程度,加上对公民意识的片面理解,很容易造成我国公民意识的缺失.所以,我们要对现有的政治教育进行改革,使之向现代化的公民教育转变.而教育体系的完备又是公民教育转变的必备条件,与之相适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育队伍,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恰当的实现途径都是我们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公民教育当以培养时代公民为目标。公民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时代不同,公民的身份和素质要求不同。公民不是臣民,就在于他是一个权利主体;公民不是私民,就在于他参与公共生活。不同时代公民公共生活性质和范围不同,当代公民不仅生活在民族国家内,还生活在公民社会和全球社会中,因此,当代公民应当是权利公民、国家公民、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四重身份的统一。公民教育应该在个人生活、国家生活、社会生活、国际生活中培养具有公民知识、能力、德行、能力的复合型公民。  相似文献   

14.
15.
参与式公民学习以公民参与实践为基础,引导公民积极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当中,从而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公民品德和公民实践能力。参与式公民学习克服了公民知识与公民实践、公民个体与公民社会的分裂状态,可以更好地实现前后者的有机融合。基于此,参与式公民学习可以成为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公民教育通过搭建公共参与的实践平台能够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公民品质。参与式的公民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公共生活以及学校领域外的社会公共生活当中,建构积极的公民参与,最终实现公民教育的目标和使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公民社会的内涵、特征、存在的必要性等方面阐述了公民意识教育的概念、公民意识教育能为公民社会的构建提供意识层的基础和能力层的保障、公民意识教育理应成为公民社会的奠基性教育等观点。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东辽县实验小学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这一指导思想,在“小学生的未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试论新时期高校德育视野中的公民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公民是高校德育的最终目标,但是高校传统德育在内容、理念、方式等方面尚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转型时期的客观要求.因此,加强新时期的公民教育、探索新时期高校德育实效不强的原因,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性健康教育对人的本质模塑具有深远影响。性健康教育存在本土化问题及文化适应问题,不当的性健康教育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反而导致负面影响。性健康教育需要在本土化的语境中审视和建构基于本土性文化系统的性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培养负责任的、合格的好公民是现代国家公民教育的旨归。公民服务作为一项既能体现公民身份又能养成公民行为的方式,在美国被视为公民教育的基本策略而得到推崇。在美国,公民服务具有培养公民责任感,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凝聚国民的精神力量,形成包容的、多元的公民文化,以及塑造世界公民形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