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维东 《广西教育》2005,(6C):29-32
从整体上说,中考作文要达到刺激阅卷老师产生阅读冲动的目的,字体、卷面、分段等等这些小技巧固然不可少,但这些东西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从作文的本质来说,能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阅读快感的因素还在于语言、情感、思想、材料、形式。因此,在备战中考作文的过程中,这些因素必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什么样的语言才能打动人?不妨先看看几个来自高考满分作文的片断。生动鲜活,充满生活气息欣喜产生于一瞬间,坐在摇篮车里,望着呢喃的燕子,于是爷爷教她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哦,宋词是会飞的;趴在窗前大圆桌上,指着映红的荷花,于是爷爷摇头晃脑地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哦,古乐府是有颜色的,还散发着淡淡香味儿;在黑暗的雨夜,伴着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和妈妈的体温,她乘着梦儿穿过尼罗河,越过丹麦海峡,与白胡子的安徒生爷爷做游戏;在明媚的春风里,坐在如碧丝的草上,躺在滴绿的秦桑枝下,听爷爷讲三国故事,她很想骑骑赤兔…  相似文献   

3.
[引子]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考作文其实就是你的自我推荐书,你必须依靠这份"自我推荐书"去打动阅卷老师,争取获得尽可能多的分数。所以你的这篇文章要让阅卷老师产生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4.
宋芬 《新高考》2004,(12):13-13
作文语言生动形象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课文。将课文语言迁移到作文中,既能显出文思的敏捷,又能体现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底,体现出作文的文采。  相似文献   

5.
耿建红 《考试周刊》2010,(35):59-59
以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非常注重学生的作文指导,在指导写作时总是给学生指出了很多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反复练习,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佳作,让学生去模仿去思考,但他们写出的作文仍得不到高分,得不到阅卷老师的青睐。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以往的作文教学过于注重技能、模式,忽视了写作主体的内在修养;过于注重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之一:语言篇 从整体上说,中考作文要达到刺激阅卷老师产生阅读冲动的目的,字体、卷面、分段等等这些小技巧固然不可少,但这些东西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从作文的本质来说,能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阅读快感的因素还在于语言、情感、思想、材料、形式。因此,在备战中考作文的过程中,这些因素必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什么样的语言才能打动人?我们不妨先看看几个来自中考满分作文的片断。语言动人点之一:生动鲜活,充满生活气息村子里搞捐款,差不多与好友偕同去看捐款榜:王大文20,张小翠17……好友纳闷了:“咦,你不是捐了25吗?咋没名儿呢?”差…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有文采”即讲究作文语言的艺术性,做到意蕴深刻,形象生动。这不仅是作文发展等级的一个要求,而且是高考作文加分的一个要素。因此,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上,从古至今,语言苍白,呆板枯燥的文章是根本没有市场的,  相似文献   

14.
“有文采”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即讲究作文语言的艺术性。它要求考生作文用词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更是语文学科高考致胜的关键。其主观性强,可以说是人心灵的一面镜子,是一名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文如其人”,“你的形象”便通过作文展现在了阅卷老师们的面前。参加2001年山东省高考语文阅卷的老师们感慨颇多,从内容到形式,从构思到表达,甚至到每一个标点符号的运用上,都给我们以深刻的警醒。“功夫在诗外”,要想考场上一鸣惊人,我们必须以此为鉴,在平时苦练内功,基本功,以真打动人,构筑自己的完美“形象”,作好每一篇作文。——编者  相似文献   

16.
王学华 《学语文》2007,(1):29-30
一、“感动人物”材料在2006年高考作文中的运用高考作文离不开对材料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决定了文章有什么样的境界与格调。而现实感、时代感强的文章,往往在选材上更多地关注现实与时代,让材料充满时代色彩,从而获得深厚的底蕴,“感动人物”就代表了此类材料的方向。请看下面的一些高考满分作文片段。  相似文献   

17.
一、以文字做画 有文采的语言应该具有画面感。它具有活力,激人想象,动人心魄。而写作的过程,就是以文字做画的过程,它应将事物的声、色、形描绘出来,给人以美的亨受。  相似文献   

18.
张宝东 《学语文》2005,(11):3-4
整个高考中没有任何一道题的审题意义能够超过作文。近几年高考语文成绩总在100分左右徘徊,作文如果不跑题,再稍微有一点文采,一般得分都在40-50之间。作文分约占总成绩的一半。作文一旦跑了题,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就丢了。所以作文审题的“一招不慎”就极有可能造成整个高考的“全盘皆输”。鉴于此,考生应在吃透话题上下功夫,狠抓自己的审题训练。怎样才能使训练事半功倍呢?  相似文献   

19.
刘国强 《广东教育》2005,(10):11-12
议论文最忌讳的是空洞乏味的议论和标语口号式的说教,或者干巴巴的几条筋,让人难以卒读。  相似文献   

20.
杨二宁 《学语文》2005,(2):27-29
繁重的课业负担和沉重的升学压力,束缚着学生的心灵,羁绊了学生的兴趣。潮起潮落的时尚文化与日益低俗的快餐文化,也诱惑着学生的阅读选择,误导着学生的审美观念。引导学生热情而深刻地关注课本中的名家名篇,了解并掌握与之相关的经典名著,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常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更可以把名篇的内容、结构或作者的情感、阅历等作为话题作文的素材,以丰富作文内容,提升作文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