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佳渝 《东南传播》2011,(5):134-135
每年两会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微博以其即时性、便捷性、开放性、互动性的特点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公共空间.本文以两会期间发生的事件为例,阐述了微博对民主政治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全国"两会"报道是每年一次的重大新闻报道战役,集政治性、社会性、新闻性于一身,成为万众关注的新闻焦点和万众参与的舆论焦点,且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对社会生活和大众的思想、言行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每年一次的全国"两会"报道也成了各大新闻媒体体现能力、展示风采、服务大众的竞技舞台.本文旨在从"两会"报道内容的构成及其新闻价值分析两个方面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两会"报道常常是每年的第一个报道战役,如何既把握好会议的主题和基调,又努力出新出彩,是对各家媒体的一次考验.  相似文献   

4.
两会年年召开,每年都是一场紧张而又严肃的新闻宣传战,其策划、采写、编排都有以往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有规律可循。但是,如何提高两会报道的"能见度",如何让两会报道更加"三贴近",让受众更加乐于接受,则是一个新课题。从被动走向主动——在议程设置中提高"能见度" 两会新闻基本分两块:一是议程及会议报道,二是与两会相关话题的报道。议程和会议报道是两会报道的规定动作,但规定动作的到位并不等于放弃自选动作。在两会各种纷繁话题中,抓住那些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进行议程设置,不仅可以提升传播效果,也是媒体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的体现。 1.在精神的对接点上进行议程设置。在武汉两会报道中,《长江商报》《武汉晚  相似文献   

5.
《青年记者》2008,(6):8-8
过去,“政治”这个词常与“权术”、“官场潜规则”等纠缠在一起。现在,人们对政治的理解趋于理性和科学。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上,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民主政治”成为两会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报道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搞好“两会”新闻报道,对于进一步将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两会”报道的议题结构,归纳近年来“两会”报道的创新,并对其未来发展作了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回顾:两会报道体现社会变迁每年3月,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件——全国两会在北京如期召开,而两会报道就是我国政治气候的晴雨表。从改革开放至今,全国两会报道走过了怎样的一段历程?两会报道关…  相似文献   

7.
主流媒体是党和国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本文把主流媒体对"两会"的报道作为政府传播执政理念、推动改革发展、凝聚社会共识、引导社会舆论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我国当前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在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探析如何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优势,通过创新"两会"报道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8.
每年的"两会",是各地级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也是各地电视台全年宣传工作重点。电视媒体究竟应如何做好"两会"宣传报道,更好地发挥党和政府与百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电视人一直热议的话题。个人认为,各地方电视台必须树立改革创新的观念,认真研究解决"两会"报道中所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和人民的喉舌"功能。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每年"两会"期间,都有与会代表提出有关广告治理的议案,这表明广告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在2011年"两会"期间,又有代表提出了"央视一套和各地方电视台首套节目要全部禁播广告"的建议.这一提议在媒体上引起了热议,支持者众,也有人对此持有异议.  相似文献   

10.
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是考察各省级媒体政治业务综合素质的重要窗口.融媒体时代,各家媒体都使出"十八般武艺",以"两会"为舞台展示各自在融合领域的最新创举.江西广播电视台今年首次在北京搭建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中心,统一指挥,精心策划,全媒体联动,多板块组合,既传递了全国"两会"上的好声音,又集中力量展现代表委员新风采,宣传报道取得新成绩.  相似文献   

11.
每年的春季是中国的政治季节,因为有两会,同样的道理,这一段时间也是中国的政治传播最集中的时期。今年两会虽然不是换届选举,但是北京的政治温度明显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2.
王泱泱 《传媒》2007,(6):58-59
"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每逢它召开,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都会上演激烈的"新闻战".随着网络新闻异军突起,又一股强大的力量加入了这一"战局".对于刚刚结束的2007年全国"两会",不但人民网、新华网等党和政府新闻网站大力展开报道工作,各大商业门户网站也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制作相关新闻,以吸引网民,增加点击.据有关部门统计,"两会"期间,新浪、搜狐、网易、TOM、中华五大商业门户网站的"两会"专题点击量超过4亿,网民跟帖超过45万条.打开各个网站的"两会"专题,我们可以发现其内容设置丰富多样.除了关于"两会"的一些常规报道,商业网站还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自身强调互动性的特点,加强与网民互动,开展灵活多样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霍峰 《青年记者》2004,(9):67-68
众所周知,每年的人代会、政协会(以下简称两会)报道是中央和地方党报每年的报道重头戏。同时,两会报道也是对新闻记素质的。。种考验和锻炼。但是每逢两会结束大家聚在一起谈论时,总是有记有这样一种体会:两会报道真没意思,全是些枯燥的程序和空泛的发言。读们也反馈,不少两会报道“八股”味太浓,能让人兴奋起来和记住的鲜活的消息.特写和通讯太少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每年的全国两会对各级各类媒体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报道战役,2018年全国两会更加意义非凡,既是党的十九大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两会,又是新一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起始之年,其影响极为深远.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能在2018年全国两会对外宣传工作中出新出彩,进一步提升对外宣传水平,成为摆在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过去,政治这个词常与权术、官场潜规则等纠缠在一起。现在,人们对政治的理解趋于理性和科学。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上,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民主政治成为两会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16.
从"两会"博客现象看博客的社会传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6年"两会"中,由于对博客这种新传播方式的广泛应用与报道,形成了独特的"博客现象".新传播媒介的出现,不但成为"两会"的新闻点,也改变了已有的传播形态.本文试图从"两会"的"博客现象"切入,分析博客这种新的传播渠道所具有的特质,及其对传播理论研究的承继与开拓,从而发现其社会传播价值,以期引起实务界的重视,以更好地利用并发挥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CNKI数据库群,检索收集到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文献118篇,对这些文献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机构和作者分布、引文和下载分布、内容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以展现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工作和研究的现状,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两会"服务工作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的话:会议被称为"新闻富矿",每年的两会报道更是党报、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重头戏".但是程序化、模式化的倾向,使传播效果不能尽知人意.改进会议报道,一直是业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备受关注的“两会”已落下帷幕,每年的两会都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同时也是传媒界各类媒体各显其能的“比武盛会”。如何在激烈的新闻大战中挖掘到最有价值的信息,并突破以往会议报道的模式,做好两会报道的优化传播,是提高两会报道质量的关键,综观今年的两会报道,笔者发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色。  相似文献   

20.
唐丹  吴曼云 《传媒》2017,(24):83-85
新的网络环境下,"两微一端"作为新媒体领域的重要平台,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丰富了思想传播领域的疆界与触电,拓展了人际交流的渠道与途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利用"两微一端"顺势开展工作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其带来的新挑战,如何利用好这把"双刃剑"进行教育模式创新,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极大的考验与挑战.本文通过分析"两微一端"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将直播、个性化等概念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适应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