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两千多年来,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在漠北大草原相继兴起并建立了许多政权,他们以其强大的势力对中原王朝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他们的活动在历代中国王朝的文献中都有记载,虽有不少记载,但他们的制度文化,特别是他们的法律制度等,记载很少。这除了因为当时中原人不太...  相似文献   

2.
游牧民族的自然形成,一般都要先后经过“畜牧部落”、“游牧部落”、“游牧民族”三个阶段。在我国北方地区所发生的由以农业为主的部落向畜牧部落的转变,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起了最直接的作用,不过从畜牧部落向游牧部落和游牧民族的转化,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北方游牧民族起源的时间及其他相关问题上,虽有考古发现和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目前还无法得出确切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中万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理由,用唯物辩证法来说:“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在欣赏蒙古民族雕塑时,需要综合各个特点来认识.但有了特点,一种艺术就有了它存在与发展的理由和价值.蒙古民族艺术,包括蒙古民族雕塑之所以能一枝独秀地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全在于它有着与众不同的许多特点.这些特点是世界所承认和尊重的.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中万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理由,用唯物辩证法来说:“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在欣赏蒙古民族雕塑时,需要综合各个特点来认识。但有了特点,一种艺术就有了它存在与发展的理由和价值。蒙古民族艺术,包括蒙古民族雕塑之所以能一枝独秀地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全在于它有着与众不同的许多特点。这些特点是世界所承认和尊重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教育历史源远流长,其对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当代军事教育也应当在新时期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论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迁徙的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生活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由于受到自身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制约和自然环境、社会因素等外部条件的影响,在历上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迁徙,而每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都对欧亚大陆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北匈奴的西迁,征服了欧洲大部,对于摇摇欲坠的罗马帝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对于欧洲古代奴隶制的瓦解在客观上起了一定的作用,对开辟欧亚北方草原地带的交通要道做出贡献。南匈奴的内迁,促进了匈奴族与汉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及血胤等方面的融合,为缔造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做出贡献。因此,深入研究游牧民族迁徙的类…  相似文献   

7.
高中《中国古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05页引用了一幅《契丹人引马图》,图中契丹人的发式颇为奇特。教学中,常有好奇学生问起,而教材中缺乏相关的说明,教师有必要适当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8.
雄伟壮丽的阴山山脉是祖国北疆的一条名山,它不但在自然界,而且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都占有特殊的地位。数千年来,在这里,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乌桓、敕勒、突厥、回鹘、党项、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都相继活动过,并且留下了他们  相似文献   

9.
张景明教授所著《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以北方游牧民族食生产和食生活以及相关的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填补了饮食文化领域专题研究的空白。饮食文化作为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涉及到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领域,从其内涵可以了解到每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涵盖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作者以民族学的视野,运用考古学、历史学、文化学、生态学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秦汉时北方游牧民族佩饰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秦汉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佩饰,以往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充分利用史籍及相关考古材料的基础上,汲取前人研究成果,力求作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认为秦汉时北方游牧民族的佩饰基本可分为头饰、项饰、手饰、臂饰、腰带饰和妆饰等六类。无论从质地、造型乃至工艺等方面都具有浓郁的草原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古代中国,游牧民族迁徙频繁,与游牧民族地区气候生态环境的变迁有很大的关系。古代游牧民族的经济能否维持民族基本生存之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候生态环境的好坏。气候的反常,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会给游牧民族的经济以致命的打击,迫使游牧民族离开原始居留地而不断迁徙。  相似文献   

12.
我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一书近期得到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书标策划委员会2008年度书标选题入选通知。  相似文献   

13.
模写,作为中国历代学习传统绘画技法,理解和体会传统美学思想的主要手段,在今天亦不例外.对于那些在历史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而导致脆弱不堪的古代壁画遗存,现状模写更是最具保护意义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古代壁画的技法,只有通过艺术与科学的研模,才能深层体会和掌握,才能“古为今用”,才能“推陈出新”.通过研模作品的陈列与巡回展览,可以使分布于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和文化情境、不同形式的古代壁画成为一座综合的可以移动的“美术馆”.  相似文献   

14.
试论古代东亚游牧民族的西向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历代向西迁徒、征战和发展的游民族为整体现象,并对比北方民族的南下过程,对数十个西向运动的游牧民族进行了多方面分析总结,共分四个部分:一,历史上西向运动的三次高潮及诸民族概述;二,西向运动的若干特点;三,西向运动的原因;四,西向运动的结果。从宏观...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自秦汉以降,深受中原汉民族文化的历史影响,在由"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向农耕放牧相结合的农牧定居生活转变的过程中,充分吸收汉民族的优秀文化,在选官选举等制度建设上接收汉族职官选任与考核的相关内容,同时结合北方各民族政权建设的具体特点和历史与社会的习俗传承,对中国古代科举文化在北方各地的推广与施行均作出了程度不等的贡献,这对于北方各游牧民族的汉化进程与各民族的融合无疑起了极大的助推作用。这一进程从魏晋时期便已开始,尤其经历了辽、金、元、清四个少数民族政治统治时期,使中国科举文化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与社会的文化发展中,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并由此对北方诸民族社会民俗文化与民俗心理的流变,在社会文化层面给予了深刻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作为我国北方主要的游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自身鲜明的服饰文化底蕴,尤其是在蒙古族服饰的制作工艺上更是独具特色,展现了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本文中笔者着重的分析了蒙古族服饰制作工艺体系的构成,对不同的蒙古族服饰的制作工艺进行了分析,从而展现蒙古族服饰的风格和特色,展现蒙古族服饰制作过程中蕴含的深厚的游牧文化以及特有的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17.
考古学资料中表明,在山戎创造的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丝织品,但刺绣作品却是在匈奴文化遗迹中最早出现,一开始就显示出较高的制作工艺,在本民族造型艺术风格的基础上融有外来文化的因素,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近现代。从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的发展历史看,大致经历了初始、发展、兴盛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制作工艺、纹样图案、艺术特点,并通过刺绣艺术表象反映出民族文化艺术的多样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在北方广袤的原野上,创造了一条著名的"草原岩画长廊"。它们用自己的智慧以岩画的形式体现了真实生动的历史画面。对远古先民而言,岩画不仅是一种表达的结果,也是一种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游牧化与农耕化间关系的基础是经济上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关系的形成是由不同化所分布的自然环境决定的。而不同生态环境下生计方式的差异又决定着互补关系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历史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间在经济上互补关系的主要内容有朝贡贸易,互市贸易以及战争这种非正常的互补形式。但是,在经济互补关系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双方在产品需求方面是一种“非平衡需求”关系,而这种关系又往往成为互补关系中各种矛盾的诱因。  相似文献   

20.
章伟玲 《地理教育》2010,(10):11-11
丘陵、山地中朝向太阳的一坡日照多,一般称为阳坡,而背向太阳的一坡则为阴坡。由于一年中太阳只能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东西走向的山脉,南坡日照多,所以南坡是阳坡,北坡是阴坡。我国古语就有山之南为阳。南半球东西走向的山脉,南坡日照少,所以南坡是阴坡,北坡是阳坡。需注意的是,东西向山脉南北坡的阳坡和阴坡较明显,而南北向山脉可分为东坡和西坡,光照差别不是很大,其阳坡与阴坡就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