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唉!马虎呀马虎,你可不是一个好东西,我因为你闹出了一个大笑话。那天晚上,妈妈对我说:"明天你去火车站接姥姥。"我一听心想:太好了,每一次姥姥来都会带一些乡下土特产,叫花子鸡、  相似文献   

2.
苍天啊!大地呀!哪位天使大姐发明的考试呀? 期末考试这个不速之客又将如期而至了,母亲大人因我自由散漫而“凤颜大怒”。鉴于本人以前考试的表现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妈妈痛下杀手,终于采取了爸爸屡次进谏的“严打”政策。从此,本人的小日子从幸福的天堂跌到了十八层地狱,那个惨哟!我那苦命的耳膜,  相似文献   

3.
在期末考试中,小颖发挥极佳,她自认为数学肯定能得满分。可是,当老师把试卷发下来的时候,小颖发现有一道题竟被扣了好几分。这是怎么回事呢?小颖被扣分的题目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4.
因忽视重要的隐含信息或没有充分利用隐含信息而造成误解.因此在解三角问题时,要挖掘隐含信息,充分发挥隐含信息在解题过程中的特殊功能.以下笔者举几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并列短语充当句子成分,使句子结构复杂化,因而容易形成语病。纵观历年高考语病题,命题者常常利用并列短语设置误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文[1]介绍了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充分运用特殊与一般思想,在学生学习方法、探究策略和探究方法上做了有效的指导,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习成效做了有益的探索.但在运用特殊问题进行问题思考的同时,都应时刻注意特殊问题成立的条件,以免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出现不知不觉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刘文娟 《高中生》2014,(8):30-30
一、偷换概念例1已知事件A,B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A),P(B),若事件A,B互斥,求P(AB).错解P(AB)=1-P(AB)=1-P(A)P(B).正解由题设知事件A,B互斥,则事件A,B不会同时发生,于是可得P(AB)=1-P(AB)=1-0=1.小结本题的错解把互斥的概念偷换成相互独立的概念,使计算失去了正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9.
马虎不得     
期末考试之后,我一直认为自己考得不错,挺高兴的。可是成绩一出来,我就高兴不起来了,竟然两科成绩都不高,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在学校,我看到了试卷,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酸酸的、苦苦的,还有一种想吐还吐不出来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深度"读题能力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读题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学生能够将数学题目读清楚,就比较容易理解题目中的意思,也就很容易写出答案.本文将从小学生的数学读题能力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了培养学生读题能力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数学是一门形式化的学科.在许多的数学表达中用到了很多的符号,英文字母、拉丁字母就是常用的两种.有些数学习题或在题目中出现相同字母,或在解答中受习惯的影响使用了相同的字母.有时我们却被其表象所迷惑,混淆了其中相同字母的含义,造成错解.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你相信吗?我的烦恼源于我考了100分。我考过许多个100分,每次都十分高兴。而这一次却让我伤透了心。那天数学测验,我又得了100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感觉花草树木都在向我点头微笑。远远地,就看到妈妈在门外笑眯眯地迎候我了。又考100分吧,我  相似文献   

14.
数学离不开直觉,无论是数学史上一些数学大师的伟大创造,还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近代数学中的三大难题(费马大定理(1621年)、哥德巴赫猜想(1742年)、四色问题(1852年)),无不体现数学直觉的魅力.难怪很多大科学家给予数学直觉由衷的赞美,法国大数学家庞加莱提出:"逻辑用于证明,直觉用于发明."著名数学家外尔曾说:"逻辑仅仅是核准直觉的胜利."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我相信直觉和灵感."  相似文献   

15.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读题教学往往不被重视。其实,在数学课中教学生学会读题是非常重要的。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解解题意的基础。通过读题,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条件与问题,明确条件与问题的种种联系,使要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为解题作好良好的铺垫。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方法和习惯,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在学生学习比的知识后,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有甲、乙两个数,乙数是甲数的710,求甲数与甲乙两个数和的倒数的比是几?学生审题后感到,这道题比较容易解答。根据“乙数是甲数的710”这个条件,我们可以把甲数看作10份,乙数就是这样的7份,那么甲数与甲乙两个数和的倒数的比是:10∶  相似文献   

17.
分式的“敏感区”在分母,由于对分母的考虑不周而引出的错误是分式学习中的一类易犯错误,下面举例说明,望同学们能从中汲取教益.  相似文献   

18.
读题是解答应用题的第一步,读“懂”题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有些学生对读题不太重视,认为读题很麻烦,甚至觉得读题是一种负担。他们将“读题”和“念题”混为一谈,以为读题就是简单地将题目念一遍;或者盲目信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机械地重复念题。这种只停留在对应用题初步感知的“走过场式”的读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题。我认为老师必须在课堂上加强读题训练,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三复习中,前后碰到两道同类型的错题,现让我们一起来鉴别一下.先是在向量专题复习中出现一题:  相似文献   

20.
日前,去一所学校调研,其间听了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一课,课中首先出示例1:笼中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这位青年教师让学生探究解题方法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并把学生反馈的方法写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