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宗元寓言继承了先秦寓言的优良传统,并有诸多的创新和发展文体地位,使寓言从说理的附庸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主题思想,由哲理寓言转变为社会讽刺寓言;寓言形象,由单纯写人扩展到既写人又写动物;艺术手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寓言体裁,由散体拓展到众多样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微型寓言的几种常见形式和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微型寓言又名小寓言、袖珍寓言等,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精短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3.
吴晓云 《时代教育》2007,(9Z):47-47
寓言是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和幼儿童话一样,都由民间文学发展而来。童话是儿童文学专有的样式,寓言则不然。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的重要原因乃其:蠡言创作的“有意为之”。其寓言大都写于被贬永州期间。结合这段时期柳宗元的心态,可看出此时他集中创作寓言的动因有二:一是借寓言抒发自己内心的抑郁不平和对保守顽固派进行嘲讽,此为被贬的客观环境所激发;二是将佛经神物故事引入寓言,借此曲折表达内心的政治愤懑,此为柳宗元主观意识的外射。透过柳宗元创作寓言的动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柳宗元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把先秦的哲理寓言发展为社会讽刺寓言,使寓言成为一种具有独立艺术效果的文学形式,创造了一批生动的寓言形象,把我国古代的寓言文学推向了成熟阶段;柳宗元在寓言创作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源于作家良好的文学修养和深厚的思想内涵,同时也与其本人的文学主张和个人遭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孙重贵的《香港寓言选》智慧洞悉人生,冷静观照世间百态,以寓言这一古老艺样式书写今天的香港风貌。其寓言风趣幽默,结构精巧,语言寓于张力。  相似文献   

7.
林植峰的寓言能干预生活,讴歌新生事物,讽刺不良现象,感悟人生哲理;且关注青少年教育,并循循善诱;所塑造的形象大多以动物为主,洋溢着浓郁的抒情意味。  相似文献   

8.
庄子寓言文学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寓言文学的不朽价值,正是以文学写哲学,将哲学文学化。庄子的“首”论、美学和人生哲学三位一体,构成了庄子文学的内涵,本文旨在明确庄子寓言中体现的游乎四海之外神、人般的理想的人格,超凡脱俗、反璞归真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9.
美国当代著名寓言家詹姆斯·瑟伯的作品,是欧美寓言体系的现代典范。其思想特点是反映现代人的认识水平和价值观念,鼓励人们充分发挥伟大的创造力,热情拥抱生活;对落后的传统观念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对现代社会的病态表现也作了无情嘲笑。其艺术特点是从描写到点题都充满幽默。  相似文献   

10.
寓言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之一,给人以智慧的启迪。由于寓言的创作经常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与儿童文学有着相似之处,因此,大多数人似乎对寓言是否应该包含在儿童文学范畴持肯定态度。然而,寓言不可能像童话一样受到儿童读者的青睐和欢迎,儿童对寓言的接受总是在似懂非懂之间。从寓言创作目标的指向、特定的文本特征、寓意的指向性以及儿童自身接受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寓言在儿童的接受中确实存在着些许的尴尬。  相似文献   

11.
寓言教学是阅读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许多老师上公开课一般不会选择寓言作为教学内容。教学这类课文,老师们都比较重视引导学生感知故事的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诚然,这是寓言教学首要达成的目标。除此之外,有的教师把寓言中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描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详尽地剖析;有的教师注重朗渎指导,反复体味;有的对故事的情节进行反复引读,并加以生动形象的动作表演;有的注重培养学生寓意的概括能力;有的让学生学写寓言……几位教师各有自己的教学意图,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相似文献   

12.
寓言写作系高中语第五册的写作内容。笔以为学生大多喜欢寓言,但缺乏写作寓言的经验。从功利的角度说,考场上,考生若能运用寓言这种形式作,由于体的创新,给评卷教师耳目一新之感,同样能够得到较高的分数。因而,我以为有必要指导学生写好寓言。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的。  相似文献   

13.
就中国古代寓言小说的产生与类型,中国古代寓言剧的产生、发展与特色及二者的共同性特征,作了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14.
焦文林 《语文知识》2002,(10):33-34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结构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生物或无生物。它多采用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的手法,寓深刻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如我国的先秦寓言、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 2001年高考中,江苏考生蒋昕捷一篇寓言《赤兔之死》受到评卷老师的青睐,被评为满分作文。寓言这种文学样式也随之身价倍增,许多考生尝试采用这种形式作文。  相似文献   

15.
凝溪,一位令人瞩目的白族寓言作家,在我国新时期寓言界有着重要地位。他的寓言创作有三个特征值得我们研究。第一,他用心血浇灌的寓言之花,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高;第二,他营造的寓言世界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无奇不有;第三,他的寓言形式灵活多变,一般短小精悍,故事单纯,也有篇幅长、字数多、故事曲折迷人的系列寓言。续写,是他的另一个成功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寓言文体,古今中外兼有之。我国滥觞于西周,辉煌于先秦,但依存于先秦诸子百家的典籍中。秦汉以降,日见式微,样式趋于简要。魏晋人思想略为解放,应有若干可取之处,然而经过后人删辑,剩下也往往了无生趣。唐代思想限制比较宽松,寓言一道,似大有发展之余地,然而唐代诗风颇盛,以诗取士,文人的努力,也无意于此。宋明两代笔记小说盛行,然寓言时有所见。明代作家作品大有进步,明人著作中辑集的寓言作品,较之流传在民间的自然要少得多。清代成为专辑的寓言,比起明人的作品来,境界要卑微得多。发扬寓言的教化作用,强化其激浊扬清的社会意义,重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时期,是指自1976年10月开始至今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新时期寓言文学空前繁荣发展。文章从寓言文学创作的繁荣和寓言理论研究成果的丰硕这两大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系统的推介与论述,并揭示了繁荣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茅盾先生的笔触不仅涉及到小说、神话、文艺评论等,还涉及到寓言,茅盾先生寓言实践的三个阶段,对中国现代寓言文学的兴起、发展具有开创性的功绩和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 1.定向阅读,把握寓言的艺术特色,感悟写法; 2.展开想象,遵循寓言的创作原则,编写寓言; 3.在创作寓言的活动中,体验寓言的魅力,接受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20.
冯万里 《文教资料》2006,(26):50-51
寓言,古今中外兼有之。我国滥觞于西周,辉煌于先秦,但依存于先秦诸子百家的典籍中。秦汉以降,日见式微,样式趋于简要。魏晋人思想略为解放,应有若干可取之处,然而经过后人删辑,剩下也往往了无生趣。唐代思想限制比较宽松,寓言一道,似大有发展之余地,然而唐代诗风颇盛,以诗取士,文人的努力,也无意于此。宋明两代笔记小说盛行,然寓言时有所见。明代作家作品大有进步,明人著作中辑集的寓言作品,较之流传在民间的自然要少得多。清代成为专辑的寓言,比起明人的作品来,境界要卑微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