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木兰围场“七十二围”说质疑别廷峰现在有一个比较流行的提法,即木兰围场共有“七十二围.”我愿提出不同看法,以就教于史学家和研究者。关于木兰围场有“七十二围”的提法,据笔者所见,依出版时间为序,主要情况如下:一、《承德史话》。在该书的第二部分“木兰围场和...  相似文献   

2.
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政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清王朝团结少数民族、巩固北部边疆、捍卫国家统一的重要政治活动场所。也是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康乾二帝,修建山庄、外八庙,开辟木兰围场,把庄严郑重的国家政治行为转化为行围、竞猎、育诵经、礼佛等宗教的、体育的、文化的、娱乐的、封赏的活动,发挥了强化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功用。  相似文献   

3.
康熙皇帝第一、二次出塞北巡,均为出喜峰口,经今宽城、平泉到内蒙古宁城境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第三次出塞北巡,才出古北口,到了今围场一带行围狩猎,木兰围场始置时间应为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相似文献   

4.
早在17世纪,我国清朝皇室就设立了野生动物保护区性质的皇家狩猎苑囿——木兰围场。 木兰围场位于今河北省东北部围场县境内,设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这里处于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过渡地带,系大兴安岭与阴山山脉余部向西南延伸与燕山余脉结合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700—1940米之间,气候凉爽湿润,雨量充沛,水草肥美,群兽栖息于此,加之这里又是近畿之地,设围行猎,条件得天独厚。  相似文献   

5.
承德地区满族酒歌浅析杨文星承德是塞外山城,属“红山文化”区域,自周秦以来,先后为山戎、东胡、乌恒、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多民族繁衍生息之地。清朝入关后,先后在承德设置了木兰围场和避暑山庄,使之一跃成为清政府第二个政治、军事、文化活动的中心。因此,具...  相似文献   

6.
美丽的木兰围场,北接辽阔的内蒙古草原,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在这个“水草丰美”“千里松林”的地方繁衍生息,现在虽然远离了马背牧游、弓矢渔猎的生活方式,但其在发展中形成的勤劳智慧、胸襟开阔、兼收并蓄的传统却融于人们的血液之中,影响着他们的子子孙孙.木兰实验小学就镶嵌在这方水土丰饶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7.
避暑山庄的兴建与热河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及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密不可分。清前期皇帝重视“木兰秋祢”,避暑山庄成为清廷的第二政治中心,热河驻防因而显得尤为重要。清代热河驻防最高长官经历了驻防总管、热河副都统、热河都统的演变过程,其职能呈扩大化趋势。其中总管避暑山庄、木兰围场、外八庙始终是其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8.
扩大开发承德旅游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德旅游景点以避暑山庄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到外八庙、双塔山、木兰围场、头沟汤泉、雾灵山等地,形成四个环带。新的景点自然景观奇特,交通方便,极易开发。把承德变为整体旅游区后,应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应注意导游队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木兰”一词,《辞源》中有四条释义。(一)香草名。《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二)木名,又名杜兰,林兰。(三)人名。(四)围场名,约当今河北围场县地。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选人了北朝民歌《木兰诗》。这首诗,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等表现手法,描绘了一位女子木兰女扮男装  相似文献   

10.
大避暑山庄文化的核心是避暑山庄文化,以避暑山庄文化为主,包括木兰围场、雾灵山、金山岭长城、白云古洞、辽河源头等外围文化在内.这个大避暑山庄文化的主导精神不是燕赵平民文化的慷慨悲歌,而是明显带有清代前期康乾盛世时期影响的顺应历史潮流的推动历史前进的开拓进取和吸纳开放精神.  相似文献   

11.
清帝的木兰秋冯亚平木兰围场,满语意为“哨鹿”。木兰行围与清帝在其它地方的行围比较起来,规模声势最大。康熙时,令每年以12000人的规模分三批赴口外行围,各部院的官员必须参加,“令其娴习骑射”(清圣祖实录》)。康熙时前来参加行围的有青海蒙古、喀尔喀蒙...  相似文献   

12.
塞罕坝草原     
塞罕坝全称是“塞堪达巴罕色钦”,蒙古语,塞堪达巴罕是美丽的山岭,色钦是河源,意为:美丽的山岭下葡可源。塞罕坝位于河北省东北部,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水草丰美、禽兽繁衍的草原。这里的“千里松林”曾是辽帝狩猎之地,“木兰围场”又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猕”之所。  相似文献   

13.
攀蜀道,忆孔明;登雅阁,思兰亭。涉巴山蜀水,览千古名流;煮酒论英雄,挥毫扬正气。读《秋雨散文》知古今。从那青石纹路的封面上,我感受到了古老的中国文化特有的古朴神韵,思绪也随之延伸开去……我来到承德那四面盘山的避暑之地:木兰围场里满清贵族骄狂的杀气,迎面而来,一片康  相似文献   

14.
乌兰布统草原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南端,与河北围场县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隔河相望,距北京只有三百多公里。它是清朝皇家狩猎场所——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因康熙皇帝在此指挥清军大战噶尔丹而著称于世,更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旖旎的风光吸引了《三国演义》《还珠格格》等五十多部影视剧在此拍摄外景,成为我国影视界重要的外景拍摄地之一。  相似文献   

15.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坝上地区,曾是清代著名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森林公园总面积94000公顷,其中森林景观70666公顷,草原景观13333公顷,森林覆盖率78%。独特的气候与悠久的历史,造就了这里特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里有浩瀚的林海、广袤的草原、清澈的高原湖泊和清代历史遗迹。塞罕坝动植物种类繁  相似文献   

16.
作为清朝第二个政治文化中心,避暑山庄文化区域(外八庙、木兰围场、古北口和其他行宫)所形成康乾政治思想、社会制度内容的大量诗作,是一笔丰富的文化窖藏.尤其是避暑山庄文化的主导者康乾二帝及大批清宗室成员和扈从文臣感兴创作的揭示避暑山庄意义与思想及清帝心迹的诗歌,是避暑山庄文化的重要内容,是避暑山庄文化的精华所在.  相似文献   

17.
“木兰现象”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兰现象"略论秋禾1993年5月26日至5月28日,在河南虞城县举行了中国首届"木兰文化节学术研讨会"。会上,省内外的史学家、文史家、文学理论家、作家、雕塑家、戏曲表演艺术家和台湾学者共七八十人,齐集一堂,考证木兰生平,探讨木兰精神,可谓木兰研究史...  相似文献   

18.
燕山丘谷中的-个小山村--热河上营.由于清圣祖康熙.清高宗乾隆皇帝的政治远见.在塞外开辟木兰围场.兴建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经满蒙回汉各族人民300年的团结建设.成为康乾盛世的第二政治中心。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承德各民技人民在珠文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更加紧密地团结奋斗.使她成为世界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9.
校企合作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一条新路──木兰学校联合办学纪实与思考梁义沈阳市木兰电子集团公司与沈阳市木兰学校实行联合办学四年来,对学校和企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被称为“木兰模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一、木兰模式我省职业高中,按办学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20.
盛夏时节的塞罕坝,最是令人惬意。这里地处我省最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最北端,往北越过清水涟涟的小兰河,就是内蒙的地界了。这里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机械化林场所在地,宽广美丽、绿意浩瀚,就像是一枚巨大的绿色宝石,深深地吸引着远方的游人。塞罕坝在蒙古语中是“美丽的高原”的意思。这片多情而又富饶的土地,在历史上曾经是非常有名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处处古木参天、水草丰茂、鸟兽云集,景色异常优美。后来,在20世纪30年代日寇的掠夺性采伐下,加上战火的无情摧残,塞罕坝曾一度变得形容焦枯,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