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讲求方法指导学生改作文中卫一中黄聪业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改作文的能力。从作文过程讲,修改作文是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种语文能力。一个高中学生,有没有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有没有修改作文的能力,与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作文修改作为学生习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学生对习作重新认识、重新发现和重新创造的过程。所以,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老师很有必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意识、能力和习惯。  相似文献   

3.
王琅 《中小学电教》2009,(5):111-111
<正>小学高年级的作文修改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复杂的教学过程。探究小学高年级作文的修改方法,提高修改效率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通过实践,笔者认为,在小学高年级的作文修改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修改作文的活动中来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不厌百回改”、“吹尽狂沙始到金”,正确、认真、细致地修改作文,是好作文诞生的摇篮。但是,在学生作文过程中,很多学生没有修改作文的习惯和正确修改作文的方法。有的学生写完作文连看也不看就交给老师,有的学生写作文时就感到文理不通,写完后也不修改,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写作文是我的事,修改是老师的事”,连作文中不会写的字都不查字典,空着格让老师填。如何培养学生正确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呢?  相似文献   

5.
谈谈作文教学中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当前的中小学作文教学中有两个问题被忽视了。一是学生作文的对象问题。作文是用来交流思想、情感的,然而当前许多学生在写作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人与人的交流活动,只感到是在完成一项要交给老师看的作业,奉命行事,毫无写作兴趣可言。二是学生作文过程的体验问题。作文过程应是一个体验构思、写作、修改、发表、反馈和再修改的过程,只有经历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学生才会有真正的收获,其作文能力才能切实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老师耗时最大而实效性低微的工作。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过程,不仅能减轻老师的工作量,还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怎样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呢?一、激发兴趣动手修改1、在教学中,通过讲古今中外文学家修改反复文稿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文章不厌百回改"的道理,让学生当小老师修改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不仅训练学生习作,还要学会修改习作.批改作文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需要老师的引导与指点,通过示范修改,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怎样把一件事情写具体.习作的修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步登天,要有针对性.习作修改的良好习惯要逐步养成,让学生掌握修改方法,提高自改作文能力,最终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是指在命题指导和作文的基础上,对学生作文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归纳;通过评价,学生知道自已的作文好在哪里,不足在何处,该怎样修改,从而提高作文水平.这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作文心理品质.发展学生语言的意识性,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然而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作文的批改由语文老师说了算,语文老师总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作文.  相似文献   

9.
姚良 《广西教育》2012,(13):37-38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讲,作文评改包括批改、讲评及学生修改等方面。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重视作文指导,轻视作文评改,重视教师批改,忽视学生修改,使学生处于被动习作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写作是一个复杂的智力、心理、社会和技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修改"占据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步骤,更准确地说,它贯穿于写作的整个过程。然而,学生在作文修改方面通常存在种种困难。因此,从学生作文修改的心理机制出发,指导学生作文修改的方法,教给学生作文修改的策略,是提高学生作文修改能力乃至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写作是一个复杂的智力、心理、社会和技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修改"占据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步骤,更准确地说,它贯穿于写作的整个过程.然而,学生在作文修改方面通常存在种种困难.因此,从学生作文修改的心理机制出发,指导学生作文修改的方法,教给学生作文修改的策略,是提高学生作文修改能力乃至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所谓学生再修改作文,就是在老师批阅后,学生根据老师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的再修改。实践表明,再修改的作文比原稿的立意更深刻,内容更丰富,语句更流畅。所以说,学生再修改作文,对于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具有特殊意义。学生再修改自己的作文,可以培养出良好的思维品质,学生作文中心不明确,语句不通等毛病,归根到底是个思维问题。学生进行再修改,要对感知的材料进行再加工,使之明确化、条理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积极思维,甚至要创造性地思维,这就培养了好的思维品质。学生再修改自己的作文,是教师指导性批改到达“必…  相似文献   

13.
写作是一个复杂的智力、心理、社会和技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修改”占据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步骤,更准确地说,它贯穿于写作的整个过程。然而,学生在作文修改方面通常存在种种困难。因此,从学生作文修改的心理机制出发,指导学生作文修改的方法,教给学生作文修改的策略,是提高学生作文修改能力乃至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作文教学中,有的老师对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修改方面重视不够,一是怕这种指导会耽误时间,二是担心学生改不好,不如自己包办.殊不知,老师精心修改过的句子,反复斟酌写出的批语,学生往往不重视.学生对老师辛辛苦苦修改的作文感受不深,体验不够,他们的作文水平自然难以提高.  相似文献   

15.
陈生祥 《青海教育》2009,(11):20-20
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发现很多学生对自己写作文的过程很迷茫,作文写完了就完事了,连自己的大作是怎样“拼凑”出来的都不清楚。因此,自己作文写得怎样,是否存在问题都不得而知,接下来的“发言权”就交给了老师,很少有修改作文的习惯。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文章修改主要是作者自己的事,语文老师千万不要越俎代疱。”因此,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也是作文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唐九林 《现代语文》2010,(8):117-118
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过程中,更多关注如何命题、立意、选材;如何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对作文后的“修改”却重视不够。鲁迅曾说:“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俄国作家契诃夫也说过:“写作的艺术,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术。”古今中外成名作家均注重文章的修改,充分证明了修改的重要性。而有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重视修改,认为修改是老师的事,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老师的批阅评点是在学生自我修改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针对学生自我修改后进行的指点评价,而不能代替学生的自我修改。  相似文献   

17.
带着学生改作文 ,具体的改、评工作由学生来完成。老师的职责是负责指导和检查。因为学生不会天生具备修改作文的能力 ,而且由于受到思想水平、认识能力、知识储备等限制 ,老师在作文修改方法和过程上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 ,在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最初阶段 ,老师不但不会轻松 ,反而会更费心耗时。老师要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自改作文的意义 ,向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 ,并且随时进行切实的检查。当然 ,当学生们走上正轨后 ,老师会轻松很多 ,实效也会明显很多。下面介绍一下方法与步骤。1.文章的类型。带着学生改作文 ,首先要选择他们能力范围…  相似文献   

18.
<正>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但目前普遍存在着"学生作文老师改",学生根本无从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优劣所在,修改无方,谈何提高?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把批改这一优先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整个作文活动中,树立批改意识,培养写作兴趣,让学生在长期不断的作文修改过程中去提高写作水平。一、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1、介绍一些相关的成功人物及其事迹,激发修改兴趣。  相似文献   

19.
【习作内容】学习使用修改符号,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以此为指导思想,上好这次作文修改指导课。【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明确要求同学们平时写完作文以后,往往就认为是万事大吉了,以为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其实,“文章不厌百回改”,“妙文千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今中…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自改作文能力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然而在日常作文教学中仍在普遍使用一个“老师设题、学生作文、老师评改”的定式。在这个定式中,除了第二步学生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体现一点构思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余的都是被动接受,学生作文草稿写完即作文完成,认真修改那是老师的事,因而学生作文水平提高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