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教育阶段是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养成教育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养成教育课程融合在各个学科课程之中。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养成教育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是学生养成教育培养的关键,教师更应该注重在教学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是养成教育的黄金时期。养成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贯穿于整个小学的教育阶段,要抓住这个宝贵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培养。好的品格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习惯上的,养成教育是培养好习惯的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是养成教育的切入点。根据小学生年龄、心理等特点,同时结合学校具体情况,重点培养小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以及学习习惯,进行良好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3.
小学是孩子的启蒙阶段,是孩子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是养成良好生活与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小学学校和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论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当代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从素质教育理念出发,阐述了养成教育应遵循的几项原则,提出了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日常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便是养成教育,这也是一个学校形成良好学风与校风的关键内容。学生在参与其他活动与日常生活或者是学习时,拥有良好的日常习惯便是前提条件,所以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但是就农村地区的小学生来讲,由于其生活环境以及教育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对于养成教育往往是持忽视的态度。本文便结合农村地区小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加强农村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5.
试谈小语教学中的养成教育淮北市吴山口小学张诚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听说习惯、写字习惯、阅读习惯、观察习惯、写作习惯等。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决定了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它不仅对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6.
“做法形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是当今流行的箴言,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要让农村孩子成为学习英语的主人,学会学习,就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7.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习惯,使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教育。小学阶段是品德教育和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影响人一生的关键时期。在多年的班级及学校管理实践中,我尝试将"激情法"巧妙地运用到养成教育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习惯,使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教育。小学阶段是品德教育和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影响人一生的关键时期。在多年的班级及学校管理实践中,我尝试将“激情法”巧妙地运用到养成教育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习惯,使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教育。小学阶段是品德教育和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影响人一生的关键时期。在多年的班级及学校管理实践中,我尝试将“激情法”巧妙地运用到养成教育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们接受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在一年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将影响孩子一生。冷水江中连中心小学养成教育童话化研究与实践,以童话干预小学低年级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将童话元素渗透在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行动研究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教育实践范例。  相似文献   

11.
宋绿叶 《新疆教育》2013,(10):126-127
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校的养成教育是育人的基础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一个人有良好的习惯,必然会产生良好的结果,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主线,是小学德育工作的基础工程。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昀行为习惯,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进而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仅包括学习习惯,还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及道德品质等等,而这些习惯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加强孩子的道德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对养成教育的培训。结合教学工作经验,就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培养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4.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阶段,良好的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益。《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5.
学校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注重养成教育,精心设计实践活动课,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相似文献   

16.
石万春 《成才之路》2011,(5):17-I0012
常言道“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终生受益。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怎样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我在教学实践中除加强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复习、巩固练习等习惯的养成教育外,还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和学校实际,注重从高一学生抓起.采取必要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与同仁交流,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7.
高会娟 《考试周刊》2016,(7):164-165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和良好习惯的训练。本文从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对策两方面作分析。希望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多渠道、全方位地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习惯,把他们培养成会学习、爱生活、懂礼貌的人。  相似文献   

18.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多么重要,意义多么深远.学生成人后有什么样的习惯,学校的养成教育将起着极其重要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抓好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已经把养成教育做得非常到位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在数学教学中"知人善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知人善教,培养学生乐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人善教,培养学生主动地学习习惯."三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从而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自觉性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20.
良好习惯养成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实质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服务。《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小学寄宿制学生养成教育具有社会意义,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