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督教神学对上帝的信赖产生了“卑视自己”的观念。在知性领域充满了对人的理性的不信任,在德性领域宣扬人的“原罪”,在信仰领域宣称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及对自然法观念的强化等,都成为有限政治发端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论康德的道德自由与德性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与自由是康德伦理学的重要概念,如若把康德的“理性”概念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那么他的“自由”概念同样也可分为理性的自由和道德的自由。理论理性和理性的自由是属于思辨哲学研究的范畴,实践理性和道德的自由是属于伦理学研究的范畴。在康德看来,道德自由是人的道德活动之原因,德性是人的道德活动之结果。因此,在康德伦理学中道德自由与德性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不仅如此,这种道德自由与德性之内在的逻辑联系恰恰体现着康德理性主义伦理思想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大学德育定位偏失,缺乏德育的人性意义、伦理导向和实践基础。现代社会的大学德育应坚持德性本位的德育观,以美德伦理为价值导向,着眼于以人的伦理道德力培养为核心的德性人格的塑造。德性人格是对知性人格的超越,是人格塑造的“至善”境界,也体现了大学德育在人才培养上价值理性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4.
美德伦理与大学生德性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大学德育定位偏失,缺乏德育的人性意义、伦理导向和实践基础.现代社会的大学德育应坚持德性本位的德育观,以美德伦理为价值导向,着眼于以人的伦理道德力培养为核心的德性人格的塑造.德性人格是对知性人格的超越,是人格塑造的"至善"境界,也体现了大学德育在人才培养上价值理性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5.
所谓知性,是指人的规定、判断、分析、推论、比较等认识能力,它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与感性相比,知性是人类思维的起点,体现了人的主动性和主体意志,是人作为"类"的象征;与理性相比,知性是坚定的、片面的、确定的,因而是个性化的,是人作为"这一个"的象征.缺乏知性基础的理性主义教育必然导致理性工具主义的教化、规训,扭曲人性的发展.基于知性认识的教育观,尊重学生的偏见、叛逆和误构,建构自由、幸福的生命教育,促进学生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规范伦理学视阈来看网络道德教育,主要是制定网络规范、规则;从德性伦理学视阈来看网络道德教育,就必须塑造网民的德性。自由自主是网络人的首要德性,平等公正是网络人的关键德性,尊重互惠是网络人的重要德性,诚信责任是网络人的核心德性,自律慎独是网络人的终极德性。  相似文献   

7.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其实质既有感性幸福的成分,又有理性幸福的成分.人类完满的幸福生活是感性幸福与理性幸福的统一.由于幸福的生活与合乎德性的生活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人类的两种幸福的实现都与人自身的德性密切相关,因此幸福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人的幸福应当成为道德教育的核心话题之一.道德教育在本质上要求以人的幸福为依归.以价值导向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应该为使人获得幸福而努力,为人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由于德性与非德性幸福之间既有一致又有冲突,因此需要对两者的统一问题进行探讨。基于博弈论的“囚徒困境”视角的分析,得出德福统一即求福博弈中“囚徒困境”难题的破解可通过无限次重复博弈、公正的社会建制、“德性人”与“理性人”共赢并进这三条途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知性德育和生活德育的理论视角,结合体育的实践性特征,探讨体育课的"生活德育"价值.体育教学是一种"实践态度",体育培养的德性与日常生活的天然孕育所形成的德性是同一的德性,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完整生命表现.体育课堂是在知性洪流侵吞下适合进行道德教育的一块"宝地",依托体育情景可以创设一个"生活德育"的实践阵地,使德育之花在体育生活中扎根、发芽、生长.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建筑空间是幼童栖居之所,它以童本为真,为幼童提供物质庇护、空间虚用和精神自由;它以德性为善,唤醒幼童伦理道德并启蒙其知性理性;它以诗意为美,为幼童提供诗意的栖居与诗性之美,为幼童的发展提供诸多可能性。幼儿园建筑空间要以幼童为尺度,在建筑技艺之上合乎自然与德性律则,满足幼童的精神发展需求,诗化艺术的构建,来实现呵护、启蒙、教化与演进之用。  相似文献   

11.
被康德自喻为“哥白尼式革命”的“理性批判”,是对理性自身的能力进行追问,它只是建立在当时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的,对自然科学前提和条件的追问。其结论是“知性为自然立法”。由于知性本身的普遍必然性也需要追问,所以这一结论处在无“根”的状态。卡西尔认为:神话、语言、艺术、宗教等也是人类的精神形式。其“化批判”从功能论出发,突破了康德狭隘的出发点,囊括了自然科学和人科学,并试图在承认各学科门类特殊性的前提下,找到整个化得以进行建构的尺度和根据——化之“根”。  相似文献   

12.
在性命关系上,孔子摒弃西周天命下贯人性的传统,以个体的诚敬而开显仁德在天道与人性的贯通,孟子则在性命对举中把天德下贯为人心所固有的德性.而荀子汲取告子生之谓性的传统,以天人相分为其德性论的逻辑起点而赋予人有义、能辨、能群的知性特征,义是德性教化修养的根据,辨是德性生成的智识保障,群是德性践履的人伦情境,因此义、辨、群三者构成了德性养成的道德生态,既是知性,又是德性,在三者的动态的发展中实现性可教化及其知性与德性的统一.从先秦儒家的性命关系辨析可以窥探孔孟荀之间的学术渊源和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13.
斯宾诺莎自由思想的多维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是斯宾诺莎人生和哲学追求的真谛。在自然必然性的背景之下,斯宾诺莎否定人有自由意志。他认为自由不是自我决定的自由,而是按照人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行动的自由;自由作为一种德性,是人精神力量的实现,是人完善性的最高体现;自由的获得、实现和保障在于人作为人存在具有的理性和社会维度。  相似文献   

14.
德勒兹在《康德的批判哲学》一书中对康德思想进行了诠释,提出哲学是关于理性及其职能的学说。在第一批判中是以知性为主,想象力把直观同知性连接起来,实现对自然界的立法,理性只是起一个范导的作用。在第二批判中,是实践理性为自由的存在立法,知性只起类型化的作用。在第三批判中,没有哪种职能处于主导地位,各职能都不行使立法权,而是处于自由的和谐中,即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这就引出只有作为理性存在着的人才可能是自然的最终目的。但作为自由的人要在感性中行使自由,就会在各种倾向的冲突中使理性的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作用,以至互相侵犯,而最终使理性在社会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文化将人理解为德性的存在,将“纲常伦纪”视为德性的内涵,教育致力于培养德性人,服务于皇权统治。在德性人的视域中,西方文化是野蛮文化,西方人是野蛮人;西方人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隔膜中的误解由此出现。近代以来,在兴办海军教育对抗西方列强侵略的过程中,中国人开始重新认识人,并对教育做出新的理解:人不仅是德性的存在,还是理性与实践性的存在;教育的急务在于培养人的理性和实践性,即以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和实践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课堂教学与实地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具有理性和实践性的人,由此拉开以人的素质现代化为核心的教育现代化帷幕。接受过海军教育并有留洋经历的中国人,对人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他们认为人不仅是德性、理性、实践性的存在,还是身体的存在;即便德性,也不再是以“纲常伦纪”为核心的传统德性,而是以自由、平等与权利为核心的新型德性。基于这种认识,教育开始致力于培养具有新的德性、理性、实践性与相应身体的人,教育现代化得以持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6.
康德的道德哲学蕴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在笔者看来,德性至上是康德人学思想的核心。从源于实践理性的自律出发,康德将德性、实践理性与意志自由有机统一,并为每一个有理性者提出了"以人性为目的"这一道德实践意义上的绝对律令。因此,强调德性至上的康德人学,其基础是实践理性,其目的则是人类自由,有限的理性存在者(人)由此成为道德王国的自我决断者。在这一意义上,康德人学正是西方启蒙思想的精华。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个人价值的社会,是道德高尚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人作为自由的主体,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自我,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德性”是人的品质与品性,其功能在于对个人的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在和谐社会中,人作为理性的存在者,在“德性”规范与制约下,人的个人价值与个人德性实现了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德性生活是指物质生活和意义生活在不同人的生活中含量不同地实存着,彼此内在地对立统一,形成一定的张力并表现为统一的个体生活。根据德性生活理念,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将德性生活分解为知性德育、活动德育和生活德育三大板块。三大德育模块在实践的操作中即相对独立,在教育的整合中又相得益彰,知性德育模块注重培养学生道德认知,强调理性思考与思想深处的认知。活动德育模块侧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突出教育内容的时代性。生活德育模块主要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强调在有秩序的生活中,自主建构德性生活。  相似文献   

19.
对教育,不同的人理解不同,当今教育是给学生的心灵去滴灌知性与德性。两者不可分离,且是合二为一。教育要达到滴灌知性与德性的目的,任何学科课程的教学,都要肩负一定的责任。当学科课程教学不仅仅去滴灌知性,那德育也就能够获取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觉解”与“智慧”、“内圣外王之道”与“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天地境界”与“真善美的统一”等二位冯先生基本哲学范畴的比较研究。笔者认为:在后经学时代,冯友兰先生和冯契先生对理想人格的论述指明了中国哲学走向现代化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哲学发展的一个轨迹,因而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为,冯友兰先生的“境界说”尤其是冯契先生的“智慧说”注重理论和德性的统一,哲学思维和人的德性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了真善美、知情意的统一,重新恢复了哲学的理性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