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学教学》2014,(11):72-72
据2014年6月12日《光明日报》援引报道,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云浮市博物馆和郁南县博物馆联合组成的考古调查队在郁南县、罗定市境内发现了60多处旧石器遗址,采集到200余件石制品标本。初步研究表明,这些石器标本年代最早可至旧石器时代早期,其石器技术属于中国南方砾石石器文化传统,其文化面貌与广西百色盆地旧石器基本一致。这意味着广东最早的人类活动时间,从已知的距今约1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马坝人,大幅提前到距今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  相似文献   

2.
2010年春季,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师生对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镇龙口村的龙口旧石器遗址进行了发掘与调查。发掘的第一层与调查所得的石器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及三类工具共计27件,这些石器以石英岩与片麻岩为主要原料,包括砍砸器、薄刃斧、手镐、手斧、刮削器及雕刻器等石器工具类型。这些遗物的发现与研究不仅是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这一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传承、社会形态、生业方式、环境变迁、手斧的类型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佐证。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普定县穿洞古文化遗址位于普定县城西南约 4公里一座孤峰上。 1982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 ,南京大学岩溶队科考首次在穿洞发现骨化石、烧骨、灰烬物等人类遗迹 ,后经该队试掘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贵州省博物馆等单位联合的两次系统发掘 ,共出土石器 2万多件 ;骨器 10 0 0多件 ;哺乳类动物化石 2 0余种2 0 0 0多件古人类遗骸化石百余件 ;发现烧石、烧骨、灰烬等各种用火遗迹。根据科学地层测定 ,穿洞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 ,距今最早约 16 6 0 0年前 ,最晚 85 …  相似文献   

4.
闽台两省位于台湾海峡两岸,有着悠久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古人类学和考古学的发现证明,早在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着。古人类所创造的旧石器文化,是闽台地区最古老的文化,也是闽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继台湾发现新石器之后,1929年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到台湾调查高山族(当时称为番族)时,在台北圆山发现新石器与陶片;1934年以后,林惠祥教授在福建一带又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和石器、陶片等文物;1951年,林惠祥教授在福建龙岩发现一件疑似旧石器。福建最古老旧石器,应为1989年曾五岳、尤玉桂等人发现的莲花池山遗址石器,距今4~8万年。接着应为2.5万年前的台湾“左镇人”和1.5万年前的“长滨文化”。1万年前福建的“清流人”、“东山人”、“甘棠人”是1987—1990年发现的。 闽台地区有了古人类,就必然创造出文化来。闽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的存在,充分证明:远自4~8万年前,闽台文化就已产生,它的存在、发展,成为今日闽台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1986年以来,怀化地区文物工作队在渠水流域的通道、靖州、会同等县境内发现40多处旧石器地点.获得一大批砍砸器、刮削器石制工具。为了解和探讨该地区原始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我区人类发展的历史轨迹具有重要意义。本又根据现有材料以及在工作中感受到的一些问题,对渠水流域旧石器文化的概貌、特征以及与邻近地区文化的关系作初步探讨。一、渠水流域】日石器概况渠水为流水的主要支流,源出湖南通道县与广西交界的分水勒.向北流经靖州、会同、陕阳等县,全长220公里,流域面积6500平方公里。渠水流域包括今怀化地区的通…  相似文献   

6.
我国早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出现了玉、石、牙雕艺术.如浙江余姚河姆渡、山东泰安大汶口出土的雕刻品,距今都已有五、六千年.进入商代,玉、石雕刻已成为城市手工业的独立部门.如河南安阳"妇好"墓就出土了六百余种商代玉、石器和三件高达三、四十厘米的象牙雕刻器,集中地反映了商代的雕刻工艺水平.从战国到秦汉,由于政治上的大变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造型艺术也发生了变化.至汉代的雕刻空前发达,在石刻中,有圆雕、浮雕和线雕等多种技法;在造型和线的运用上,由朴质雄劲变为优美细致.内容除表现现实生活、神话故事外,还有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在立体雕刻方面,例如陕西省兴平县西汉霍去病墓前大型立体石雕人像、动物像等,是现存我国圆雕石刻中最完整,并且自成一组的石雕艺术遗产.这些不同形态的作品,是根据石料的原形,以圆雕为主,间以线雕勾勒,雄健有力,质朴浑厚,以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西汉全盛时期的雄伟气魄.这是我国古代雕刻工匠们以卓越的艺术才能,创造出的一批现实主义美术作品.  相似文献   

7.
1986年以来,怀化地区文物工作趴在渠水流域的通道,靖州、会同等县境内发现40多处旧石器地点,获得一大批砍砸器、刮削器石制工具。为了解和探讨该地区原始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我区人类发展的历史轨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武陵源区在先秦时期,是土著人、巴人和楚人生息繁衍之地.土家族先民就是由古代土著人和以后流人黔中地区的巴人、楚人融合而成的.武陵源区巴人、楚人文物的出土.印证这一地区在先秦时期为“巴楚”之地。一、武陵源区古人类活动遗迹从近年来发现的石器时代遗址来看,武陵源区在远古时代就有古人类活动.1988年,桑植县文物啻理所的同志在朱家台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共出土三件打制石钻、一件砍项链,另同昨为石片,经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袁家荣先生实地鉴定,属于旧石钻中期人类文化激存.距今约10万年’“.1986年.在慈利县…  相似文献   

9.
太湖流域地居江南,为我国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苏吴县太湖之中三山岛发现了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出土石器200余件,说明早在一万年前太湖地区已有人类活动。从出土石器存在的情况分析,当时人们生产经济形式当以渔猎为主,采集经济已处于次要地位。而建国以来在太湖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数量多达100余处,分布极为广泛。其中出土稻谷的文化遗址,属于河姆渡文化类型的有浙江桐乡县罗家角,距今时代约六、七千年;属于马家浜文化类型的有上海青浦县崧泽、江苏吴县草鞋山和无锡县仙蠡墩,距今时代约五、六千年;属于良诸文化类型的有浙江湖州市钱山漾和杭州市水畈田、上海县马桥以及江苏吴县摇城、无锡市锡山公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打制石器功能研究的传统方法是采用类型学,按其形态的不同将它们划分成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等等,但是功能与形态之间并无必然的排他性关联.劳伦斯·基利通过采用微痕分析方法所得实验鉴定结论来讨论如何鉴定打制石器上的木材加工痕迹.从其总体特征、木材种类不同所产生的变化、使用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变化可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江西已发现的旧石器(距今4020万年)整体表现为南方砾石石器工业传统。在这一前提之下,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其渊源应置于旧石器时代初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来理解,而其流向则隐约能在距今21.5万年的万年仙人洞遗存中见到痕迹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非洲史研究会的成员,我对有关非洲的考古学和古人类学颇有兴趣,深知坦桑尼亚在人类起源和演进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03年我赴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做考察研修,便择机考察该国的史前文化遗迹。在坦桑尼亚伊林加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址,展室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石器,既有刮削器、砍砸器,也有石锤、石矛。走出展室,在遗址现场,眼前的场景令我难以置信,不仅方形的石坑遗址里面堆放着成百上千的石器,就是游人走的路上,也能随时看到甚至踩到许多石器,捡拾起来把玩,令我们慨叹不已:如此珍贵的东西,居然“俯拾皆是!”除了古老的石器外,坦桑尼亚莱托…  相似文献   

13.
美术是一门艺术.它在我国灿烂的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岩画到民国时期的雕塑和建筑、新中国时期的新年画和连环画等.  相似文献   

14.
四川宜宾文化源远流长,城区和近郊出土的汉代石刻、石雕、陶器,表明一、二千年前此地的建筑、音乐、杂技、说唱等艺术已发展到较高程度。宜宾的汉族民歌体现南音色彩。  相似文献   

15.
由山东省临沂市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徐淑彬先生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旧石器考古学专著《沂沭河流域的旧石器时代文化》一书,于澳门回归祖国的前夜面世。该书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教授题写书名并作序。这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部省级以下单位专业考古工作者的旧石器考古学专著,也是贾兰坡教授为在省级以下单位工作的弟子题写书名并作序的第一部旧石器专著。全书共30万字,由中、英、法文组成,计正文197面,102幅线图,附有16幅石器黑白图版,图文并茂。 该书共收录了著者历年已发表及新近完…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丹江口市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经数年的不懈努力,最近完成了武当山从汉代到清代两千余年所出土和保存下来的116枚印章的收集、征集、鉴定和译注工作。这是“武当文化”最新研究成果之一。这些古印现分别收藏于武当山道教协会,武当山文管所和丹江口市博物馆,是一批珍贵的历史和宗教文物。我国的印章篆刻是我们祖先几千年的文化艺术结晶。据料记载,远在六千年前就有了萌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旧石器时代的石器由原始先民在石核上直接打制而成,中石器时代的石器制作仍以打制为主,但已对局部进行磨制,磨制石器则是新石器时代的典型器物.打制石器主要用于狩猎、采集,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部分石器为复合型工具.石器制作工艺的进步反映出青藏高原史前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的逐渐增强,也体现了该地区原始社会生产力逐步发展和进步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行走在闽南的大街小巷,你随处可以看到雕镂精美的石雕、石器,而更具特色的便是摆放于堂馆楼阁、名刹古寺门前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石狮子,这些石狮子如同为博大精深的闽南文化唱出了一曲美妙的"艺术之歌"。在欣赏石狮子的同时,引发我们对石文化的畅想。利用普通的石头,创作石头艺术品吧。  相似文献   

19.
云霄将军山陈政墓出土的南宋石象生造型生动、形象精美,是中国陵墓石雕造型艺术史上璀璨的文物瑰宝,散发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独特神韵.  相似文献   

20.
人类何时采用文字记录代替结绳、串贝记事?湖北考古工作者最近在宜昌县杨家湾遗址发现我国最早象形文字,把文字起源推到6000年前,比商代殷墟甲骨文还早2000多年。 杨家湾遗址是长江三峡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存面积近5万平方米。据出土器物类型分析,该遗址时代属大溪文化中期,距今6000年左右。考古队员从该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石器、玉器,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