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冯雪峰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做出卓越贡献的文艺理论家,又是诗人、作家及翻译家.其悲剧的成因主要是气质与角色的错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尴尬等.  相似文献   

2.
现当代文艺理论家胡风的一生构成千古称奇、震惊中外的悲剧。胡风的历史功绩在于传播、坚持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理论,有其不可替代的历史独创性和鲜明的学术个性。胡风悲剧具有非常广阔与深刻的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3.
周立波是杰出的文艺理论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立波在20世纪30年代,就全面地系统介绍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后来又总结了丰富的创作育人的经验.阐述过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他的文艺理论具有实践性、独创性和通俗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文艺理论家胡风、冯雪峰的独立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艺理论家中,一起被视为“异端”的胡风、冯雪峰始终以其独立的思考和研究显示出独立的人格。他们在解放前和解放初,反对理论上的机械论和教条主义,反对创作上的概念化和公式化,反对组织上的宗派主义。由于客观的情势,他们也留下了某些难言的缺憾,但他们的清醒的现实主义与实事求是精神融化着“五四”的独立精神和独立人格,在整个化界和所有化人中,都是相当罕见的。  相似文献   

5.
徐亚男 《文教资料》2007,(34):91-94
何其芳的早期诗歌创作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值得后人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将着重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论证,首先论证的是何其芳诗歌创作中所表现出的寂寞的表象;然后指出这一寂寞的表象来源于何其芳自己独特的心灵世界——未完全成熟的心灵世界;最后论证这种独特的心灵世界的表现方式:艺术形态的古典化。经过三点的分析判断总结出何其芳的早期诗歌创作特色——艺术形态古典化下的一颗赤子之心的完美展示。  相似文献   

6.
刘安海先生认为讲课是一门艺术,不是艺术表演的艺术,是老师将课程内容怎样演绎出来的艺术。他从有关教育学、教学法中得知同样的内容让学生自己看和听一个会讲课的老师讲,其间比例为七比一,就是说,学生看七遍才抵得上听老师讲一遍,——当然是指会讲的老师。因此,他认为讲课兹事体大,无论如何都要把课讲好。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上,他显得比较严肃而又严谨,但讲课极受学生欢迎。他讲课的时候,常常只拿一张很小的卡片,或拿一只粉笔,将知识、理论、观点、方法讲得清楚明白,如信手拈来一般,既深入浅出,又没有半点枝蔓。讲到某些发人深思的问题时,他常常两眼平视,或仰望上空,他那睿智的眼睛似乎看到了天空很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1963年,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著名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何其芳先生到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讲课,研究生班里有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教师与何先生的观点发生分歧,课后便写了一篇七千字多字的论文交给何先生,  相似文献   

9.
说起学术研究,刘安海先生总是说,他先天不足,后天缺乏营养。他解释说,所谓先天不足是指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没有家学教育的底子。读书学习是自己一路摸来;所谓后天缺乏营养是指大学毕业不到一年就遭遇了文化大革命,整整被耽误了十年。十年——年富力强的十年该能学到多少东西,该能出多少研究成果啊!每当提及此,  相似文献   

10.
祸国殃民的“四人帮”的成员、文痞姚文元,自我标榜为“一贯正确”的“左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招摇撞骗,称王称霸,不可一世.他果真是这样的“文艺理论家”吗?革命导师马克思告诉我们:“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是怎样一个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579页)只要我们翻开姚文元二十多年来舞文弄墨、放毒捣鬼的历史,就不难看出他不过是一个混迹于文坛的跳梁小丑,一条钻进革命营垒中的“蛀虫”.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我,何其芳,中国共产党党员,不是黑帮,不搞修正主义!”这是一九六六年夏天,何其芳面对一伙“造反者”的肆意虏掠、顺手撕下桌上的一张台历书写的愤然之笔。“我愤怒。我抗议。然而我还是只得吞下我的眼泪……。”这是十年之后,何其芳在《回忆周恩来同志》一文中的诚恳哭诉。这就是何其芳。他有着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性格和品德:爱祖国,爱人民,实事求是,清节不为物移。与闻一多相比,他不是掀髯狮吼,怒发拍案,而是坚定中隐含着深沉,与朱自清相比,他不是温文尔雅,月白风清,而是热情中藏孕着坚贞。他的  相似文献   

12.
何其芳赴延安之后的创作与其早期作品比较,明显出现了思想与艺术发展的不平衡。这种分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时代的规约。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何其芳后期创作深深烙下了为政治服务的印记。其次是对新事物的盲目赞美。童年的苦难经历使何其芳对旧社会深恶痛绝,对共产党强烈热爱,一味的赞美与高歌构成了他后期创作的主题旨归。三是何其芳怀有强烈的告别旧我的“原罪”意识。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要改造自己身上的种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与意识,但这种改造绝非是要通过彻底否定“旧我”的方式来实现,而何其芳恰恰陷入了这样的思维误区,导致了他矫枉过正,自我主体缺失,走上了一条思想进步而艺术退坡的路子。  相似文献   

13.
创作心境在艺术创作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创作过程的各个环节.何其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创作生涯最复杂的诗人之一.其前、后期作品的风格特征呈现出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受作者心境的影响.心境成了考察何其芳作品的一个重要角度.认识和处理好心境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对作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4.
林夏 《河南教育》2014,(10):62-63
<正>《文艺战线》为双月刊,1939年2月16日出版。创刊号目录下面有版权记录:周扬主编。编委会有:丁玲、成仿吾、艾思奇、沙克夫、沙汀、李伯钊、何其芳、周扬、柯仲平、荒煤、刘白羽、夏衍、陈学昭、卞之琳、周文、冯乃超。发行人为夏衍。出版者为文艺战线社。"《文艺战线》在战争的烽火中诞生了。正如它的名字所表示出的,它是一个战线,整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部分,民族自卫战争的意识形态上的一个战斗的分野"。周扬在六千字的发刊词《我们的态度》里,阐述了中共在文艺界统一战线、文艺创作的原则和对作家的要求等问题上的基本态  相似文献   

15.
林焕平教授在中国文坛已辛勤耕耘了整整70个春秋。作为一名“左联”的老文艺战士,半个多世纪以来,他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吹打,而今已年届九旬,却仍然常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自励。晚年,他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忍受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痛苦和重重困难,争分夺秒,夜以继日,笔耕不辍,在助手的帮助下,撰写一篇篇当代文学问题的评论,系统地整理、编撰多年来积累的文稿、笔记、书信、日记。他的著述甚丰,有哲学、文艺学、美学、教育学的编著、专著和教材,有各个历史时期针对文艺界现状撰写的文艺评论,有国际政治时事评论,有诗歌、散文、小说的创作,还有大量的译著。近年来他的文集10卷、译著集5卷、编选著作集5卷均已先后正式出版。他呕心沥血,以上千万字的著述成果,奉献给他所衷心热爱的祖国、人民和党。卓然的成就,不仅使他蜚声于国内文坛,而且在国外也享有盛誉,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世界名人成就录》、美国传记研究所出版的《世界五千名人传》均收入了他的名迹,并推选他为80年代最受尊敬的学者之一。 林老著述的一个显著功绩,是他坚定不移地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为传播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而奋笔终生。他不愧为我国一位老而弥坚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为祝贺林老文学生涯70周年,本文拟着重从两个方面评介林老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上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17.
何其芳的散文由于受到人生经历和艺术观的影响,他的早期散文非常艰涩难懂,但联系作为文艺理论基本范畴的“意象”的一些概念内涵来作为理解他早期散文的一个关键,对他散文中的意象和意象群的特征、种类、作用进行具体分析,可以领略其早期散文具有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派诗人中,何其芳的诗歌常被纳入"主情"一路.但本文通过对何其芳早期诗歌的重新解读,却发现在其诗歌表层之下隐含着极具"智性化"特征的多重主题意蕴,即爱与美的执着追求;梦与实的深层反观;生与死的终极思考.  相似文献   

19.
何其芳早期诗歌的艺术成就很高,诗歌形象的优美与语言的和谐以及形式的精炼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这些优美的诗歌语言背后起作用的是诗人的认知性体验。这些认知性体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时代语境的认知性体验,二是诗歌语言普遍性的认知性体验。这两个方面的认知性体验取得的真实效果使其早期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的北大中文系,教授中泰山北斗般的人物实在太多,但是,大多数教授讲课的水平与他们的名声,有构成反比的倾向。王瑶先生以博学强记闻名,但是讲课时,嘴里老像含着一块热豆腐,好像他越是讲到得意之处,那块豆腐越是发烫。魏建功是中文系唯一的“学部委员”,讲到汉字无法形容的妙处,就找不到恰当的词语了,把家乡话搭上,也还是无济于事。王力先生用欧洲人教拉丁文的办法编了一本至今仍然风行的《古代汉语》课本,名满天下,但是上课却缺乏必要的激情,语调总是单调,而且呈下沉趋势,有时简直是越来越低,有如深情的母亲对即将熟睡的婴儿温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