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的一个小宗派,之后发展成一种与犹太教完全分离的新宗教,并逐步传遍罗马帝国全境,最终于公元4世纪末正式成为帝国国教。基督教能够迅速突破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限制,确立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又有基督教自身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在产生之初只是犹太教的一个支派,并且在传播过程中曾受到罗马帝国的残酷镇压。然而几个世纪之后,基督教却以其普世主义和世界主义精神传遍整个罗马帝国,成为帝国境内唯一合法的宗教。基督教国教地位的确立,一方面与其自身的发展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罗马帝国末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文章试图探索基督教和犹太教分裂的原因,以便找到二教分裂的必然性。作者认为,由于古犹太教异化而产生的基督教是其自身矛盾积累的结果。希腊化和犹太人的离散为基督教的独立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背景;教义的分歧是分离的必然原因;政治目标的分歧是分裂的又一重要原因;争夺教徒促使了二教共存的社会基础的分裂;而圣殿被毁和西门.巴.科克巴起义最终完成了二者的分离。  相似文献   

4.
作为民主革命家和进化论者,孙中山之所以毕生信奉基督教,主要基于青年时期教会学校的熏陶,以及基督教救世思想、道德劝诫与资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某种一致性。孙中山毕生信奉基督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5.
近代湖南以反教著称,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传教势力难以在湘立足,1912年长沙青年会顺利成立,并发展成为名噪一时的抗日救亡团体,文章从国际背景,国内政治,社会变迁,青年会自身特色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代湖南以反教著称 ,从 19世纪后期至 2 0世纪初 ,传教势力难以在湘立足 ,1912年长沙青年会顺利成立 ,并发展成为名噪一时的抗日救亡团体 ,文章从国际背景、国内政治、社会变迁、青年会自身特色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1、基督教的产生 同大多数宗教一样。基督教产生于对现实的绝望.确切地说,它产生于罗马统治下的犹太人。基督教最初是犹太教的一个分离教派。  相似文献   

8.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宗教纷争,马修·阿诺德是国教的忠实拥护者,坚持国教统一,即重新定义国教,使其成为国家性道德机构,其实质是神学形式一元化但神学思想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论民国初年的国教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初年的国教运动是康有为等人发起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有关论著一直视之为封建复辟而加以批判。作者认为对这场运动未可简单否定:国教运动虽然与帝制运动相始终,但它是康有为等人自戊戌以来一贯主张的结果,并非专为迎合帝制;它是康有为等人意识到辛亥革命后社会上存在信仰真空并力图填补的一场运动,是中国思想界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的一次尝试;袁世凯复辟需要的是封建儒学,国教运动宣扬的是资本主义的儒学,两者具有质的区别。文章对运动的过程、特点、性质及其作用影响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0.
西欧中世纪是基督教处于“万流归宗“的历史时期,浸没在神学中的西欧史学取代了古典史学,成为宣扬上帝主宰人类命运的宣传工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世纪历史学的全面倒退,相反,基督教史学通过改造西方古典史学使之在许多方面的思想都具有创始性.它所开创的世界整体史观,历史进步史观以及历史时间观等史学新观念,对近现代西方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基督教史学在西方史学史中应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督教与民间信仰关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界在基督教与民间信仰关系的研究上,特别是在习俗教案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对学界已取得的成果作一梳理,在肯定学界在这一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的前提下,对教案发生的"文化冲突论"、教民身处两难困境的原因、基督教的本土化以及基督教与民间信仰关系的历史脉络等理论问题进行再思考,是推动这一研究继续深入开展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judgement and dissent of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in the Case of Folgerø and others v. Norway regarding the subject Christianity,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KRL) in Norwegian state schools. The verdict, reached with dissenting votes of 9–8, states that parents’ freedom of ensuring their children an education in conformity with their own religious and philosophical convictions is violated in KRL. The article also discusses a possible way of thinking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a common, unifying subject for teaching about religions and beliefs in the Norwegian state school system.  相似文献   

13.
14.
15.
威宁石门坎现象,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100年前由柏格里引发的苗民短时间内大规模皈依基督的史实,一直是西方宗教界和文化界不衰的研究课题,也是近年来国内人文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石门坎苗族大规模皈依基督,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笔者认为在国家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今天,历史的原因更值得我们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studied the course of Christianity gradually being committed by the Roman Empire by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from Roman monarchs on Christianity in chronological sequence.Accelerated by a series of edicts and laws,Christianity was eventually made to be an empire religion worshiped in the Roman Empire.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宋词与唐诗、元曲审美趣味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宋词具有婉约柔媚、言尽情深、阐幽发微等审美特质。从文本形式看,宋词的形式是其特定审美情趣生发的客现机制;从创作意图上看,宋词人的创作意图是词审美趣味生发的直接动因;从社会审美心态来看,宋人时代心态(包括审美心态)是其词审美趣味生发的外在氛围。  相似文献   

18.
宗教冲突与调适问题,是构建宗教和谐的重要话题。以云南红河县哈尼族聚居地区为个案,对当地哈尼族传统宗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冲突和调适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信仰和习俗的差异以及现实利益的冲突,是引发不同宗教文化之间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并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有着不同的类型和表现。这种冲突和矛盾可以通过双方在现实生活中的不断调适而得以解决,也体现了社会文化发展的“相遇—冲突—调适—共存”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是我国伟大的田园诗人,他开创的田园诗派至今为人们乐道。但关于陶渊明的形象,包括描写他的第一篇诔文《陶征士诔》在内,《宋书》《晋书》《南史》都把他当作一位纯粹的隐士,关于他文学成就的描写则寥寥无几。考证这几篇文章对陶渊明的记载以后,不难发现,造成陶渊明隐者形象的原因除了魏晋隐逸精神的高扬,以及当时文坛盛行的骈俪的文风与陶渊明的文风不一致之外,还有史书撰者个人对陶渊明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