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石钟山记》中,苏轼在简介郦道元之说后写道:“是说也,人常疑之。”此中“人”,是否也包括作者苏轼在内呢?也就是说,苏轼在实地考察石钟山之前,是否也怀疑郦道元之说?这个问题,与文章关联甚大,似值得一辨。  相似文献   

2.
苏轼为石钟山的得名,一疑郦道元,二疑李渤,最后不远千里,夜临绝壁,亲自考察,才了然于心,著之成文.哪知到了明清,又有人提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这个看法有它的正确性,现在已在课本中注释出来.这一来,便影响到苏轼议论的说服力,因为我们如果以苏轼之矛攻苏轼之盾,他也会象郦道元、李渤一样陷入窘境,既然如此,今天我们学习《石钟山记》有什么思想意义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苏轼为什么要探索石钟山的得名.我认力探索得名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以苏轼的抱负和宏才仅仅对一座山的得名  相似文献   

3.
张学飞 《学语文》2010,(2):14-15
自从苏轼的《石钟山记》问世以来,“形说”和“声说”就成了石钟山命名的争论话题。游历过石钟山的人都知道,从外形上看,石钟山并不像“钟”。至于“山中空,形如钟”之说,则更站不住脚。山之有钟形溶洞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相似文献   

4.
《石钟山记》是苏轼写的带有考察性质的游记,在这篇游记中,对于石钟山的命名,苏轼主张“风水如钟”说,而反对“石声如钟”说。  相似文献   

5.
人们历来认为《石钟山记》的主旨是提倡探索真理、亲身实践精神,但却忽视了它深层的影射含义。实际上苏轼写《石钟山记》的真实意图是直指"乌台诗案"的。《石钟山记》是苏轼遭贬后的含蓄反抗。"乌台诗案"中,苏轼因别人主观臆断其诗而蒙罪,《石钟山记》正是苏轼对主观臆断者的嘲讽。  相似文献   

6.
《石钟山记》中的“二疑”、“三笑”是作者为了弄清石钟山名缘由,进行实地考察前后心理变化的传神写照。“人常疑之”,这个“疑”是指人们常常不相信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名来历的阐述,但作者对此不轻率论定是非。“余尤疑之”,则明确表态,说明自己尤其怀疑唐代李渤对石钟山命名的原因的说法。前一个“疑”是别人的怀疑,用“常”(时间付词)修饰,说别人常常有怀疑;后一个“疑”是自己的怀疑,用“尤”(程度付词)修饰,表示非常怀疑。  相似文献   

7.
有一部电影叫《三笑》,看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很巧,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游记散文《石钟山记》(见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中也有三“笑”,品之,令人得益不浅。当苏轼来到石钟山,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择石“扣之”时,文章写道:  相似文献   

8.
《石钟山记》(中师《文选和写作》第四册)是苏轼散文名篇,长期作为中等学校的传统教材。《石钟山记》是一篇具有考察性质的游记。在考察过程中和文章的结尾作者一连用了三个“笑”字。这三个“笑”字笔者认为各有妙用,是值得研究的。第一“笑”是作者和同游者初到石钟山访问寺僧时出现的。文中写道:“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在此之前,对石钟山命名主要有两说:一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石相  相似文献   

9.
苏轼在他的《石钟山记》中,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肯定了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见解,否定了李勃的意见。苏轼在总结此次考察时,把“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作为石钟山得名由来未能流传下来的原因之一。这里,苏轼完全是以己度人,渔工水师根本就不可能“知”。首先,作为长期生活在石钟山的寺僧,应是民间懂得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权威,连寺僧也只是“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可见李勃之说深入人心,渔工水师根本就不可能想到石钟山还会有别的得名由来。第二,从第二段来看,渔工水师根本就不可能在夜晚驾小舟“至绝壁下”,因为“大石侧立…  相似文献   

10.
苏轼散文名篇中的“五记”是指《喜雨亭记》、《凌虚台记》、《超然台记》、《放鹤亭记》、《石钟山记》,本文较为细致地分析了这“五记”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说“鼓”     
苏轼的《石钟山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对于“鼓”字,一般认为是与“钟”并列的一种乐器,即把此句中的“钟鼓”视同《庄暴见孟子》中“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的“钟鼓”。一、先看这句中的“噌吰”一词。《辞海》注:“象声。多以形容钟声。”并举司马相如《长门赋》为例:  相似文献   

12.
苏轼在他的《石钟山记》里又是叹郦道元的简单,又是笑李渤的浅薄,并且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想当年他月夜归来,是多么洋洋自得!但他得出的结论也一样令人生疑。晚清学者俞樾(俞平伯曾祖、章太炎之师)到石钟山后,经过周密的考察,认为石钟山的命名,应从“形”的角度来考虑。苏轼虽也强调实地考察的重要性,但他自己偏偏忽略了调查时不应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他到石钟山是农历六月,正是鄱阳湖的涨水季节,石钟山下的洞口基本没有露出水面。他的解说其实也是片面的。俞樾认为石钟山以钟命名,是因为它“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此二…  相似文献   

13.
苏轼的《石钟山记》(下称《石》)是以游踪为线索来写的。由于《石》重在考证,不在记游,隐去了一些行踪的交代,所以不细心阅读是不易发现他的游踪的。苏轼游石钟山的行踪无史料可考,只能在《石》中细细寻找。认真领会“得双石于潭上”、“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等句子的真实含义,便可发现苏轼的游踪。我们先来研究一下苏轼的考察对象吧。《石》是对李渤否定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命名缘由  相似文献   

14.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写道:“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也。”李渤真的可笑吗?我以为未必。文中记载:“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当时苏轼“送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有机会得访石钟山:“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可见苏轼是重视实践的。关于石钟山的得名有三种说法:一是用槌敲打山石,其声如钟;二是溶洞“与山水相吞吐”发出的声音如钟。这是北魏郦道元和北宋苏轼的说法。三是山体形状如钟。这是明清时有些人的说法。而真正的原…  相似文献   

15.
教学《逍遥游》,不禁对庄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种“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鲲鹏展翅,扶摇天外之感。翩跹之余,竟想到几个庄子。晋庄子苏轼《石钟山记》:“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此庄子,指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绛的谥号。  相似文献   

16.
陈洪团 《现代教学》2009,(11):33-33
对于名家作品,学生常用贴标签方式进行解读。例如学习《石钟山记》,学生马上联系“乌台诗案”,说这是苏轼借讥刺李渤的“臆断”来抒发对御史们炮制“乌台诗案”的愤懑不平之情。其实,学生臆断了苏轼和《石钟山记》。如何建构起理性的阅读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着力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专题解释】本专题通过精读苏轼的《石钟山记》,泛读李渤的《辨石钟山记》、俞樾的《春在堂随笔·卷七》、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轼的《赤壁赋》等,重点探讨作品中的情趣与理趣——尤其是《石钟山记》的记游与说理。精读文章后,领会作者在登山临水的兴致之中,始终萦绕着的求真辨伪的旨趣。【预习任务】1.阅读《石钟山记》与李渤的《辨石钟山记》、俞樾的《春在堂随笔·卷七》,苏轼否定了李渤的看法,那么,俞樾同意苏轼的观点吗?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相似文献   

18.
《石钟山记》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齐安(今湖北黄冈县)往临汝(今河南临汝县),途经九江鄱阳湖口,访询石钟山,探究它命名为“石钟”的原因而写的一篇游记。这篇游记不同于一般的写景记游之作,而是通过记游来发议论,强调对任何事物作判断,必须“目见耳闻”,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全文共分三段。第一段,叙述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的两种说法以及作者对两种说法的怀疑,  相似文献   

19.
《石钟山记》是一篇通过具体记游来阐发事理的文章。全文三段,内容大致可分用“疑”“察”“叹”三字概括。作用因“疑”而“察”,因“察”而“叹”,段段之间层层相生,浑然一体。先说第一段的“疑”。文章开篇即提出对古人关于石钟山命名说法的怀疑。对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分别用“人常疑之”“余尤疑之”表明态度。作者的疑并非没有根据,“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  相似文献   

20.
苏轼《石钟山记》中分析世上没能流传下来“石钟山命名”的由来时,其中提到:“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中语教参》将这句译为:“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却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其中“虽”释为“虽然”。这样解释,貌似可通,联系全篇,却有碍文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