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由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山西大同研究会、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华东师大研究所、北京师大历史系、广西师大历史系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次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7日至12日在广西桂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提交论文73篇、专著8部。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有二:一是学术交流与讨论,二是理事会换届选举。现将这次会议讨论与交流的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魏晋南北朝的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近几年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的研究有很大进展,尤其是对土地制度、租调制度、封建依附关系以及人口变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丰  相似文献   

2.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7日至12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会议。与前两次会议相比,这次会议有如下明显特点。首先是年龄结构更趋年轻化。中青年同志占代表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知识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代表中绝大多数为教授、副教  相似文献   

3.
公元三至六世纪,中国社会经历了急剧的动荡,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变革,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作为魏晋南北朝文化主体的六朝文化,一直是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和关注对象。为了拓展和深化对六朝文化的研究,并检阅近年来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水平,198年9月6-10日,“六朝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六届年会”在六朝故都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的100余位专家学者。会议收到论文、专著80余篇(部)。与会者围绕“六朝文化”的主题,就六朝的文化、政治、经济、文物与考古及魏晋…  相似文献   

4.
《襄樊学院学报》2010,(10):F0002-F0002
2010年9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与襄樊市人民政府、襄樊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三国历史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襄樊学院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5.
由贵州历史学会、贵州大学历史系、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魏晋南北朝西南地区民族关系与民族经济学术讨论会暨魏晋南北朝史西南片区会,于1987年8月10日至8月14是在贵阳举行。西南云、贵、川地区的代表以及北京、天津、南京等地的部分专家、学者共三十多人出席了会议,并提供了学术论文。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黄烈先生、秘书长简修炜先生,以及著名历史学家、四川  相似文献   

6.
由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山东大学、山东省社联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魏晋南北朝史学术讨论会,于九月廿一日至廿六日在烟台奇山宾馆举行,全国一百廿余位魏晋南北朝史专家学者,以及光明日报、中华书局和有关省市的杂志社、出版社的代表参加了大会,烟台市副市长和有关领导到大会祝贺,烟台市电台、  相似文献   

7.
中国先秦史学会第三届年会暨先秦史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9月7日至12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出席这次全议的代表共166人,是规模最大的一年次会。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中国唐史学会、江苏省六朝史学会、江苏省社科联、江苏省社科院等18个单位联合发起的“长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5日至9日在六朝古都南京举行。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云南、四川、湖北、陕西、内蒙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70余人出席了会议,美国堪萨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约翰·达第斯(John Dardess)也专程前来参加了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和大同市历史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一次全国北朝史学术讨论会,于8月18日至23日在山西省大同市召开.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80多名史学工作者出席了会议,并提交了2部专著、57篇论文.会议围绕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云冈石窟与古都平城等专题内容进行热烈的研讨.关于北朝的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对北魏道武帝拓跋跬、太武帝拓跋焘、孝文帝元宏以及崔浩等人的历史功绩应予充分的肯定.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贤明的少数民族帝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和徐州师范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四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9月25日至29日在徐州师院召开,到会的有国内各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118位学者和18位日本学者,共收论文90余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史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7月12日至15日在南昌市滨江宾馆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主办,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经济史研究所承办,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协办。来自美国、日本及国内多家单位的145名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提交学术论文或摘要或主题发言112篇(人次),是一次大规模、高层次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董志凯研究员作工作报告,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方行研究员、李根蟠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赵德馨教授、清华大学秦晖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报告。大会闭幕…  相似文献   

12.
洋务运动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务运动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12月2日至4日在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乌江大厦召开,到会的有77名国内学者和15名来自日本、韩国、美国等国的学者。这是第7届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但作为该项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则是首次。1992年,在湖北宜昌召开上屈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期间,确定由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林庆元教授筹办本届会议。经过长期筹备,本届会议由福建社会科学院主办,福州(马尾)开发区管委会承办,马尾造船厂、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福州市社科所协办。(一)本届学术讨论会再次从总体上肯定了洋务运动,认为其宗旨是“自强”…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加强和扩大我校蒙古学研究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同时对我校自1987年第一次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以来的学术研究状况进行检阅,了解和学习国内外学术界的新成果、新信息,经国家教委、外交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我校于今年8月30日至9月4日在呼和浩特召开了第二次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应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蒙古、苏联、日本、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的世界知名学者40余人;有来自国内各有关学术单位、高等院校的学者百余人,  相似文献   

14.
2010年8月21-24日,中国社会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区域、跨区域与文化整合"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聊城市召开。来自日本以及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112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向大会提交论文或论文摘要101篇。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学会于1990年8月2日至6日在山东省日照市召开第四次全国学术讨论会,探讨教育的功能、培养目标和加强、改进学校德育等问题。来自全国教育战线的近80名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参加了讨论会,会议收到论文90篇。讨论会由副会长张健、叶立群和秘书长郭永福主持。这次讨论会是中国教育学会1989年11月  相似文献   

16.
《襄樊学院学报》2010,(10):17-18,22
2010年9月25日至27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襄樊市委市政府承办的2010年中国·襄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在湖北省襄樊市举办。适值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襄樊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的称号和批准在襄樊学院建立“中国三国文化研究基地”并挂牌成立之际,由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与襄樊市人民政府、襄樊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三国历史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襄樊学院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7.
2012国际魏晋文化学术研讨会由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主办、许昌学院魏晋文化研究所承办,会议主题一是"魏晋文化与许昌",意在结合许昌历史文化,突出许昌的地方文化特色,为许昌的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学术支持。二是"魏晋南北朝史学研究的热点、焦点问题",旨在让与会专家就学术热点和焦点问题开展学术研讨,发挥学术研讨会"面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襄樊学院学报》2014,(1):F0003-F0003
正2013年12月18日至21日,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澳门大学李凭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楼劲研究员应邀到湖北文理学院访问。19日上午,李凭教授、楼劲研究员分别为湖  相似文献   

19.
由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和南京市史学会联合举办的太平天国史学术讨论会,于1979年5月25日至6月2日在南京举行。这是解放三十年来,史学方面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文博和出版单位的史学工作者以及业余太平天国史研究者共二百六十人。来自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西德、日本、美国、加拿大七个国家的十位从事太平天国史研究的外国学者和在南京大学就读的十六位外国留学生,也参加了这次讨论会。会议收到各种专题论文共二百十七篇(其中包括外国学者的论文七篇)。讨论会的开幕式由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会长、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戴逸同志致开  相似文献   

20.
1997年国际武则天学术研讨会暨武则天研究会第七届年会于9月21日至24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及文水县举行,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山东、山西、陕西、辽宁、吉林、海南、河南、内蒙古的国内学者和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的外国学者共七十余人参加了会议,意大利学者和加拿大学者也向大会提交了书面发言。参会代表通过论文和发言对与武则天相关的历史问题展开了多层次的讨论,会议期间还到武则天故里文水县武则天纪念馆进行了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