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企业动态能力、环境动态性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豪 《软科学》2008,22(4):112-117
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发现动态能力战略对绩效有积极影响以及环境动态性是影响动态能力与绩效关系的一个重要变量,并且运用来自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利用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的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了动态能力战略对组织绩效的积极影响以及环境动荡性在动态能力战略与绩效间关系中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4-2014年中国企业有海外研发投资项目的 79个国家为样本,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企业海外研发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东道国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对中国企业海外研发投资区位选择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而研发人员成本有着显著的消极影响。而东道国的制度质量在其中起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随着东道国制度质量的上升,市场需求、技术水平与区位选择之间的正向关系在加强,研发人员成本与区位选择之间负向关系在减弱。最后对中国企业在海外研发投资进行区位选择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曹红军  王以华 《软科学》2011,25(1):1-7,18
从环境动态性与信息管理、组织学习整合的框架出发,对上述因素在企业动态能力提升以及影响企业绩效过程中的作用角色、路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对处于动态环境中的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的提升有正向的中介影响作用。此外,环境的动态变化也会通过信息管理与组织学习的正向中介作用积极地影响企业动态能力,进而通过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对企业的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基本理论入手,系统地介绍了其概念、特点、表现形式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一些经典理论。  相似文献   

5.
动态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本研究构建了国际化进程中动态能力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框架,通过对173家国际化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国际化深度和国际化广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际化深度和广度均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动态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绩效的同时,还通过国际化深度和国际化广度间接正向作用于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外投资区位选择集中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对外投资在区位选择上呈现出集中化的特征,借鉴产业地理集中度指标,对中国对外投资的区位集中度进行的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对外投资区位集中度很高,特别是在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分布非常集中;从各大洲的集中程度来看,亚洲最高,拉美次之,非洲最低。对外投资要充分考虑区位集中程度,做出最有利的区位战略安排。  相似文献   

7.
本文构筑了能力资源整合理论的分析框架,将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与企业自身所具有的能力资源、战略动机结合起来进行动态考察,构建了区位选择模型。同时以在华外国创业风险投资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并得出创新性的结论与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知识网络与企业动态能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勇  史占中  屠梅曾 《情报科学》2006,24(3):434-437
知识网络是形成企业动态能力的重要知识来源,这一网络具有动态性和根植性,网络的知识转移效率受到企业自身吸收能力、所转移的知识特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应建立知识网络管理机制、构建开放的知识网络,在获取外部知识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选择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近年来,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大三角"格局中开始出现投向发展中国家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快速增长的海外R&D投资主要流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存在地区不均衡性。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选择受东道国市场规模、R&D人力资源、科技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环境等众多因素影响。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选择是公司投资动机与东道国区位条件进行匹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起点是企业的区位选择行为,企业的区位选择行为决定于区域的区域性要素条件。中部地区在传统经济性要素如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市场、资源分布、市场潜力等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但是在现代非经济性要素如区域投资主体行为、区域产业聚集状态、区域创新环境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劣势。因此,中部地区应紧抓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外向型经济转型的大好时机,在现有产业基础上打造产业集群,吸引与要素条件匹配的企业入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形成一定的产业梯度,并尽快改善劣势要素的状态,为将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做准备。  相似文献   

11.
将对企业技术能力的研究置于跨国公司这一特定主体的分析框架下,具体分析了基于母子关系的跨国公司技术能力演化路径,进一步探讨了其内在运行机理,并为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有效提升技术能力、构筑创新优势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突破性创新作为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创新赶超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正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从能力演化、制度供给视角探讨企业如何开展突破性创新。研究发现,突破性创新的实现需要内在能力和外在制度的共同作用,当内在能力实现由常规能力到高阶能力、由使能能力到赋能能力的动态演化,以及外部制度实现由干预政策向服务政策、由单一政策向政策合集的变迁,企业也将逐渐完成由创新跟随到创新突破再到创新引领的转型跨越。上述研究发现揭示了企业能力、制度供给与企业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协同共演规律,对于深化理论认知以及开展理论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增强.如何在动态多变环境下,通过不断创新获取竞争优势是每个企业关注的关键问题.在动态能力理论、创新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动态能力对应用型创新和探索型创新的不同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动态能力对应用型创新和探索型创新有不同影响,动态能力对探索型创新的影响更大;(2)环境动态性对动态能力与两类创新的关系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环境动态性对动态能力与探索型创新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对动态能力与应用型创新的关系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与管理》2015,(5):42-49
资源和能力是决定企业利润的两大要素,作为现代企业重要资源的"智力资本"和企业应对竞争的重要能力的"动态能力"分别是学者们近年来研究的重点,但很少有研究将二者联结起来。实际上,二者间的相互关系对智力资本研究、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智力资本和动态能力的概念内涵进行分析,提出动态能力与智力资本的三类主要关系:首先,智力资本与动态能力在概念和功能上具有重叠性和互补性;其次,动态能力在智力资本创造企业绩效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最后,动态的智力资本概念,即讨论智力资本在不同的外部情境下的适应能力。目的在于突破智力资本的研究领域,将另一种主流理论"动态能力"和智力资本连结起来,深化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有助于企业了解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量化分析动态能力对于高科技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基于动态能力视角建立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高科技企业成长性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6.
从跨国母子公司关系的角度,在对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揭示跨国母子公司关系与跨国公司管理移植的相关性,以及跨国母子公司关系与子公司吸收能力、管理知识特性的互动与协同对跨国公司管理移植的影响,为跨国母子公司关系与跨国公司管理移植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建立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7.
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社会资本已经被公认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很多学者分析和研究了企业社会资本对于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但是这种影响是如何进行的?对于孵化企业这样的初创企业,"如何发生作用"的指导价值将远远大于"是什么".本文访谈和调研了54家孵化器单位并同时问卷调查270家孵化企业,对企业社会资本如何通过企业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来影响企业创业绩效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8.
高云虹 《未来与发展》2006,27(11):57-59
一、概述所谓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从根本上说,它由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及其两者的实施机制组成,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现代经济的增长和制度因素密切相关,在一定的初始经济水平和条件下,对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因素而  相似文献   

19.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而能力理论认为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与能力的关系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假设,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假设,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概括了理论和实践上的贡献、局限性及将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基于动态博弈模型的企业与供应商项目关系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博弈的边界条件进行界定,构筑了一个项目关系管理的三阶段斯坦克尔伯格(Stackelberg)动态博弈模型。对本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分析认为:企业与项目供应商的非合作博弈中,供应商是否履约以及合同实施的程度取决于企业对博弈双方长远合作关系的引导,企业如果加强关系管理,将激励供应商按照企业要求的合同时序量履约,从而实现双方最优的策略选择——合作式竞争,最终实现企业自身的项目目标乃至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