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验告诉我,在文学领域谈论“大师”是件危险的事儿,“大师”是文学界的一只火药桶,碰一点火星子就爆炸.工艺美术大师、魔术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大师、汽车技能大师……此类“大师”尽可以封号,但“文学大师”“语言大师”这类与文学搭钩的“大师”不能随便封号——要不有人会跟你急——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写作者和读者在乎,说明了在人们心中“文学大师”这顶桂冠象征着文学至高无上的尊严,同时也说明了文学的模糊性和丰富性让共识成为奢侈.所以,“文学大师” 这顶桂冠只配极少数人佩戴,那些众望所归的、那些经历了时间检验的、那些征服了无数读者的作家才拥有这份幸运.  相似文献   

2.
这些年,随着钟敬文、张岱年、陈省身、费孝通、启功等一个个大师的离去,关于大师的话题也多了起来。人们在追慕大师辈出的那个时代的同时,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慨叹:为什么今天的大师这么少,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次迎来大师喷涌? 人们的愿望是善良的,可是现实的羁绊却是具体的。不说别的,一个学历就能难倒不少大师。  相似文献   

3.
钱学森大师走了,是的,一个真正的大师走了。但大师最后的嘱托与愿望却是:大学要有创新精神,希望大学、社会、国家能够多培养出一些创新型人才,一些真正的大师,一批顶尖的领军帅才。  相似文献   

4.
<正>经验告诉我,在文学领域谈论"大师"是件危险的事儿,"大师"是文学界的一只火药桶,碰一点火星子就爆炸。工艺美术大师、魔术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大师、汽车技能大师……此类"大师"尽可以封号,但"文学大师""语言大师"这类与文学搭钩的"大师"不能随便封号——要不有人会跟你急——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写作者和读者在乎,说明了在人们心中"文学大师"这顶桂冠象征着文学至高无  相似文献   

5.
何谓大师——兼论大师贡献之所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师对于人类社会乃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把有关大师的见解总结为四种论说,即双馨说、超人说、会通说和领头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师的“超越说”,认为大师是在理论与实践领域取得超越时代与区域性重大成就的人,而大师的贡献主要体现为理论贡献、方法贡献与实践贡献。  相似文献   

6.
大师袁世海     
何谓大师?大师就是创造了经典作品的人. 大师的成功,一定有超乎常人的付出,更得益于其探寻客观事物规律时,独特的思考方式、正确的方法论,由此,各门类的大师们往往就在不经意间走进哲学.  相似文献   

7.
任继愈、季羡林两位大师相继去世了.他们是20世纪20、30年代大师辈出时代仅存的硕臬.大师的远去使我们不得不承认以下的事实:我国的所有大师都是外国和旧中国培养的,这是让人们尴尬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任继愈、季羡林两位大师相继去世了。他们是20世纪20、30年代大师辈出时代仅存的硕果。大师的远去使我们不得不承认以下的事实:我国的所有大师都是外国和旧中国培养的,这是让人们尴尬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王步高 《教师》2010,(22):5-7
任继愈、季羡林两位大师相继去世了。他们是20世纪20、30年代大师辈出时代仅存的硕果。大师的远去使我们不得不承认以下的事实:我国的所有大师都是外国和旧中国培养的,这是让人们尴尬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走近大师     
如果世界犹如隐秘的天空,那么,大师就是闪烁的星光;如果生命犹如一次漂泊,那么,大师就是海平面上的桅杆;如果文明的上演犹如拉开帷幕的舞台,那么,大师就是绚丽辉煌的景致;如果造物为我们播撒了精神的物种,那么,大师就是传承觉悟的基因。大师,这个至尊的学术称号,也一定涵养了极至的人生境界。经历了很多,终于明白,我们不能没有大师,更不能不走近大师,因为,生命总是埋伏着一种挣脱。走近大师,就走近了自由。在大师的殿堂里,可以领略那凌驾于九天之上的高远意境。其洒脱,俨  相似文献   

11.
[编辑小语]走近大师。顾名思义,就是近距离地聆听大师,解读大师,思索大师。从大师的足音里寻找当今语文教学的理性支撑和力量源泉。在其中你可读、可听、可叙、可忆……抬头看时,大师可能就在你身边!  相似文献   

12.
被业内人士称为“考古文学第一人”的著名作家岳南,推出了最新作品《大师远去》。该书包括《大师远去·壹隐秘历史》《大师远去·贰爱恨情仇》两种。岳南以特有的写作风格,讲述了民国大师们的飞扬与落寞,崇高与卑微、隐秘历史与爱恨情仇,还原了那些远去的大师们极具人性的正面与侧面。文中融入了作者深重的生命体验,其叙述生动,史料丰富,见解独特。,  相似文献   

13.
古印度有位国王,把自己的爱子送到了一位在森林里隐居的智慧大师那里,希望大师收王子为徒,并悉心教导他成为一名伟大的君主。当王子来到大师的隐居之处后,大师在森林中为他独辟了一处居所,要他在此独居一年,然后回到大师的居所,描述出森林的声音。一年后,王子回到大师身边,如数家珍地向大师描述了他在森林中听到的所有声音:"大师,我听到了百灵美丽的声音,树叶沙沙的响声,还有蟋蟀唧唧的鸣叫……"听了王子的话,大  相似文献   

14.
读了梁衡老师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匠人与大师”一文,感悟颇多,受益匪浅。梁老师把匠人与大师的区别归纳为: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他把大师比为  相似文献   

15.
<正>学术大师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大气象。"大师"是"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大师的学术高度是自己创造的,也是时代造就的。大师是一个互动性、接受性的存在,单有高深的学问而无众人的尊崇,很难称得上大师。他们  相似文献   

16.
<正>《细说民国大文人》,民国文林所编著,是由《那些国学大师们》《那些思想大师们》《那些文学大师们》三卷组成的丛书,分别介绍了黄侃、刘文典、赵元任、刘师培、吴宓、钱穆、王国维、陈寅恪、章太炎、梁启超等国学大师,金岳霖、冯友兰、傅斯年、马寅初、李叔同、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蔡元培、胡适等思想大师,林语堂、梁实秋、张恨水、沈从文、郁达夫、周作人、鲁迅等文学大师。书中的轶事是从三百多部书籍、上千篇  相似文献   

17.
<正>很多人都在说:"这是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言语间透露出对当下没有大师的无奈和忧虑。在作家卞毓方看来,"大师是一种社会坐标、天地元气。对一个以文化复兴为重任的社会来说,大师的存在,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至关紧要,不可或缺"。因此,在其新作《寻找大师》(作家出版社2013年10月第1版)中,告诉人们,千万不要对大师绝望。这本《寻找大师》,收录了作者为当代数十位名家撰写的人物散文,涉及饶宗颐、南怀瑾、吴冠中、周汝昌、欧阳中石、李泽厚、王蒙、莫言、李敖等。他们或国学根基深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大学非常重视"大师"的培养。为了培养优秀的"大师",除提供研究条件以外,还给以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上的重奖,这种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取向成了培养大师的基本路径。培养少数个体大师并不难,难的是个体大师背后缺少团队大师的支撑,以及团队大师背后的制度体系及其文化与精神,这些才是制约中国大学难以产生大师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有个年轻人跟一位玉雕大师学了九年手艺。 当初,年轻人之所以要跟大师学艺,不仅因为大师的名气,还因为据说大师有家传的绝技。年轻人想像师傅那样,成为玉雕行业的大师,因此他必须学会师傅的绝技。  相似文献   

20.
虎头 《高中生》2009,(13):66-66
读完了一本好书,我们再来读一读人。他们是一群为社会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一群被人称为大师的人。在这里,我们会了解到大师们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在这里,大师不再像大师,他们拿掉了面具,演绎着与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和儿女情长;在这里,大师告诉我们,他们其实是凡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