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7年在革命圣地延安发生了一起逼婚未遂,枪杀致死人命案,案犯为当时我红军的一名高级干部黄克功。此案在当时边区政府和革命队伍及延安人民中引起强烈反响。2001年10月,陕西省档案馆收到一封来自北京市朝阳区的信件,来信者是1937年被黄克功枪杀的刘茜同志的嫂子华宜珍。她表示愿意将刘茜同志生前的照片及当年寄给其哥哥董家宝的信件捐献给陕西省档案馆。收到来信后,省馆领导非常重视,现已将这批档案接收进馆。刘茜,本名董秋月。她的祖父董子安,民国初年曾任晋南镇守使,掌握半个山西的军政大权。其父董晋魁的第一位…  相似文献   

2.
刘全娥 《兰台世界》2007,(8S):53-55
黄克功因逼婚未遂枪杀刘茜一案是陕甘宁边区历史上著名的案件,关于此案的判决书、毛泽东给雷经天的信以及刘茜的死亡验伤单早巳在一些文献集或史志中公布,但更为详细的资料仍不为人所知。在边区高等法院留存下来的司法档案中保存了关于这一案件的丰富史料。除已公开面世的外,还有公诉书、两份公审大会笔录、  相似文献   

3.
秦岭  少辰 《出版参考》2007,(7):17-18
张国焘既然是川北红军中的第一号人物.当然也就成为四川军阀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地想把他除掉。1933年10月,刘湘出任“四川省剿匪总司令”后,即在全川各地城镇、乡村、通衢、渡口广贴告示,悬赏10万大洋购买张国焘的脑袋。告示贴出后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红军保卫局就接连破获了两起企图暗杀张国焘的案件。所有落入红军之手的亡命之徒.一律被处以极刑。  相似文献   

4.
30年代下半叶到40年代,中国的西北角,红色地区的首府──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政治文化中心。延安发出闪耀的光芒,照射到全中国。这里是全中国人民的希望所在,全世界都注视着这颗明星的运行动向。 美国记者斯诺经过艰苦跋涉,抵达陕甘宁边区的保安,对中国红色的西北角作了报道,向西方传达了新的信息。斯诺会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毛泽东作了详谈。他描述了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策,认为这里具有挽救贫穷饥饿大众和复兴古老中国的活力。 斯诺当时经过延安,那时延安还未成为红色的首府。他说延安…  相似文献   

5.
一九五四年,杜鹏程同志的《保卫延安》刚刚出版,我便借来阅读.未读几页,便被他那环境描写的生花妙笔所吸引.他把延安描写得太美了,美得叫人心驰神往,不禁要投入那场保卫延安的战斗!书中写道: 夏秋交接的季节,是陕北最好的时日.早晨大雾罩着延安,罩着延安城周围的山川和流水,几十步远,就什么也看不清.雾气里,牲口的铃当声怪中听地响着,报告一天劳动的开始.远处,雾气罩  相似文献   

6.
罗建华 《新闻前哨》2005,(12):23-24
真正的缅怀都在不经意间。这个夏日,偶然从电视画面看到斯诺熟悉的身影,一切就被激活了。哦,7月19日,斯诺诞辰100年,一部文献纪录片正在播放,向他表达中国人的怀念。 “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毛泽东纪念白求恩,而白求恩恰恰是读了《西行漫记》之后走向延安的。斯诺,在共产党人及红军被肆无忌惮地“妖魔化”的时候,凭着新闻良知冲破封锁线,把黄土一样安详、又黄河一样奔腾的中国,推向充满傲慢与偏见  相似文献   

7.
1937年5月,红军女干部林月琴与红军将领罗荣桓结婚不久,从西安传来消息,林月琴的前夫,在红军西路军西征失败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抓住,关在牢中,经我党努力,已回到了西安,很快便会回到革命圣地延安.  相似文献   

8.
他虽已鬓发斑白,胸膛中却搏动着那样年轻的一颗心;他虽然从新闻工作的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却无时无刻不牵肠挂肚地关心着党的新闻事业。他,就是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72岁的老新闻工作者丁济沧。丁老在延安“抗大”读过书,在延安清凉山办过报。此番他参加全国地市报“继承和发扬党报优良传统学术研讨会”回到延安,真是感慨良多。听到人们叫他“丁老”,他说:“当年我在这里,人们都叫我  相似文献   

9.
被誉为当代保尔的红军老战士长虹的回忆录《伏枥永存万里心》一书已由蓝天出版社出版。长虹,11岁参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到延安后,曾任毛泽东主席的机要员和叶剑英同志的作战参谋,后又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任周恩来同志的机要员。建国后,先后在冶金、化工、有色等工业部门担任领导工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经历了许多考验和磨炼。近年来,由于积劳成疾,被诊断为前列腺癌晚期。但他仍以顽强的革命精神,忍着巨大的疼痛,与疾病作顽强的斗争,被评为94年北京市的抗癌明星。在回忆录中,作者真实地写下了  相似文献   

10.
缪卓群 《新闻传播》2013,(2):170-171
几十年前,一个美国记者来到了延安。这个人把他在延安的所见所闻编纂成了一本书,名为《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该书不仅记录了延安的风貌、人民的生活,还有对当时中共高层的采访和描写,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这个人叫埃德加·斯诺,他的书突破了国民党对共产党的信息封锁,让许许多多的人了解  相似文献   

11.
黄克功因逼婚未遂枪杀刘茜一案是陕甘宁边区历史上著名的案件,关于此案的判决书、毛泽东给雷经天的信以及刘茜的死亡验伤单早已在一些文献集或史志中公布,但更为详细的资料仍不为人所知.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生前不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统帅,而且是写军事新闻的大手笔。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和他的战友一道,一面指挥千军万马,同国内外的武装敌人作斗争,一面又配合战局的需要,挥笔写下多篇军事新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10月红军攻下吉安,1933年8月他以子任的笔名,写了红军故事《吉安的占领》;抗战胜利前夕,胡宗南部队突向我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淳经县的爷台山发起进攻,妄图挑动内战,毛泽东用新华社延安的电头,写了消息《爷台山战事扩大》,揭露蒋军;解放战争时期,他写的军事新闻更多了。据《毛泽东…  相似文献   

13.
有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在前,孰敢再写《白杨风采》。我要写的白杨.他不是风姿绰约的白杨树,也不是一位叫白杨的窈窕淑女.而是一位叫白杨的纯朴的男人——虎林市电视台的记者,我的一位同行。说来有趣,他本名白君,谐音“白军”,读小学时经常被同学中的“红军”袭击。后来学了《白杨礼赞》,自己改名“白杨”。这一改,便使自己的人生有了个参照物,他真活出个样来了。  相似文献   

14.
<正>他,凭借破译敌军电报密码的高超技能,领导中革军委二局指引红军一再化险为夷,被毛泽东誉为:"没有他的二局,就没有红军",被周恩来看作"为红军情报工作创业的人",被叶剑英称为"是个可以认识‘天书’的人。";他,曾同时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和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成为唯一的一位兼任两个省委第一书记的人;他甘冒风险,率先在全省推行包产责任制,点燃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把火……他,就是曾希圣。"没有曾希圣的二局,就没有红军"  相似文献   

15.
书香     
《陕西档案》2013,(6):51-51
《利剑高悬》作者:高委主编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打老虎"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手段。本书精心选取党从瑞金时期到新时期查办的十个典型性重大腐败案件,以纪实笔法还原和解密了"打大老虎"的惊心过程。案件包括":中国共产党反腐第一枪":谢步升案;"毛泽东挥泪斩马谡":黄克功案;"不容  相似文献   

16.
一、陕北一支花不肯屈从大英雄 红军到了延安后,生活突然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轰鸣的炮火和纷飞的弹雨再不来骚扰,饱经颠沛的干部和战士尽情地享受着和平的宁静与快乐。同时,由于红军日渐显赫的声威.一大批热血青年从全国各处纷纷奔赴延安,巍巍宝塔山下,清清延河水旁、凭添了无数红男绿女的风姿与歌声笑声,  相似文献   

17.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于1936年访问延安,回美国以后撰写了<红色照耀在中国>一书,出版后引起极大的轰动,仅1937年就再版5次,1938年再版时改为<西行漫记>.从此,延安--红色革命根据地、红军领导人及红军的生活随这本书的流传而广为世人所知.埃德加·斯诺的名字也随这本书的流传家喻户晓,并有了一种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8.
赵蘅 《中国档案》2006,(3):63-63
在日本兵闯入天津租界前,外婆和姨妈随七叔公的中国银行一行,悄然离开了天津。我的舅舅从牛津大学毕业,携他的英国未婚妻戴乃迭回国,本来打算去延安,但地下党徐冰叫他们去后方工作,他预测建立新中国的时候已经不远了。他们也来到了重庆。  相似文献   

19.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70年前的长征是那么遥远.对于我们这些8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当年红军战士形象是高大却遥不可及的。红军是一支怎样的队伍?这支队伍为什么叫红军?浙江有过红军队伍吗?参加红军的是怎样的人?他们怀着怎样的梦想参加了红军?他们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在我们周围还有健在的红军战士吗?带着疑惑、好奇,我们这一群参加“现代传媒技术在档案抢救与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的浙江传媒学院在校学生,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前夕追寻传说中的英雄。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4,(9):41-42
<正>向仲华1911年出生,他不仅是一名将军,也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重要的新闻工作者。他担任过《红色中华报》(后改名为《新中华报》)社长、新华社社长、《解放日报》编辑,并参与创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为党的新闻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向仲华出身于中农家庭,幼年得以进私塾念书,这为他后来从事新闻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1927年他参加共青团,1929年因叛徒出卖在长沙被捕。1930年7月红军解放长沙时解救了他,他随即加入红军,担任红三军团第八军军部秘书。9月,他经何长工、袁国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他先后担任红三军团第四师政治部秘书长、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等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