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学文化是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构成的一个系统,通过陶冶熏陶、引领导向、凝聚激励、约束规范等方式发挥着教育功能。大学是一个教育机构,它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加强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应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进行全方位建设。  相似文献   

2.
大学文化是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构成的一个系统,通过陶冶熏陶、引领导向、凝聚激励、约束规范等方式发挥着教育功能。大学是一个教育机构,它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加强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应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进行全方位建设。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史以实物、声像、口述、文献等多种载体形式,脉络清晰地记载了学校建设、发展的历史过程,具有内容真实性、资源唯一性、内涵持久性等独特优势。在铸魂育人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高校校史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着价值引领、精神激励、榜样示范等育人功能。校史所承载的办学理念、大学精神等文化元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挖掘校史资源,加强校史育人队伍建设,创新校史育人载体,能够充分发挥大学校史的育人功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析学校课程情境及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课程情境是指学校办学和学校课程活动置于其中并受其影响的办学情境和育人情境,具有客观性,社会性,传统性、整体性,潜在性、愉悦性,差异性,变动性等特点;其构成因素复杂多样,包括学校内外部的诸多因素;具有陶冶,益智,健体,育美,激励和约束等育人功能;学校课程情境的优化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一些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试论大学精神的育人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经过长期发展所形成的特有的精神特征,对师生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本文从大学精神的内涵分析入手,论述了大学精神育人功能的主要表现,提出了如何让大学精神的育人功能发挥得更加充分的几点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生资助工作的构成和校风的含义进行说明;分析了大学生资助工作及校风在高校育人功能中的作用;通过两者的对比,提出了大学资助工作能够拓展校风功能、强化校风功能、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对提高校风的育人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大学教育的两难矛盾 中国大学发展到今天,面临诸多的“两难”:如坚持经典的大学理念与完成现实的大学功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直接为社会服务);大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知识“爆炸”式增长与学识专深。另外还有诸如育人与育才、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构架知识体系与培养能力、教育的循序渐进与跳跃式发展等等。其实这诸多的两难,在西方发达国家,都已经历过,只不过对中国大学来说,感觉来得太快,缺乏渐进的思想准备,显得有点束手无策。不难分析,中国大学目前出现的诸多两难原因固然很多,但可以把这些两难归到一个主题上,那就是“育人”与“育才”。  相似文献   

8.
论“精气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一所大学在办学历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品格特征,反映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是激励大学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大学精神在大学发展中不仅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构成大学综合竞争力的诸要素中,大学精神居于核心地位。作为赣南师院的大学精神,“精气神”的内涵十分丰富,是师院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学校事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9.
刘广妹 《天津教育》2014,(23):50-51
学校办学特色是在学校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学校特色构建与学校历史积淀密不可分。同时校史又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校史铸就了“百年南开两总理”的灿烂辉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史承载着水木清华的无尚荣光。这种历史的激励,胜过了学校规模、办学条件乃至教学成绩对学生的影响。校史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悠长深远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注重校史的这一功能。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本质是文化育人,加强大学教学文化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大学教学文化具有崇真尚实、自由民主、鼓励创新、追求卓越、兼容并包的精神内涵,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学之矢作为大学教学文化的逻辑起点,凝练教学文化的核心元素,建立校园文化标识系统,丰富第二课堂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大学教学文化培育和教化、陶冶和塑造、凝聚和激励等多重功能,发挥教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网络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媒体网站人民网作为分析对象,从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保障、教育、科技等11个方面研究网络受众议程与网络媒介议程之间的关系.从而考察网络媒体是否具有议程设置功能?其作用有多大?提出利用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There is a wealth of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after being marginalised and excluded from school young people who attend Alternative Provision settings report positive relationships and experiences of learning. There is however very little research which explores the longer term outcomes of attending this sort of provision. Retrospective life history interviews were undertaken with 18 young adults in their early to mid-20s who had attended Alternative Provision in England. Interviews focused on schooling, exclusion, attending Alternative Provision and the impact of this on what they had done since leaving school up to their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xperience of attending Alternative Provision frequently constituted a turning point in a young person’s life story. This was due to the qualitatively different kind of social space experienced there.  相似文献   

13.
论立功的成立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功是1997年修订刑法新规定的一种量刑制度,对其研究相对薄弱。正确认识立功的成立条件,是司法实践中正确认定立功,从而对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准确量刑的前提。关于立功成立条件,各家观点不一,主要有二要件说、三要件说与四要件说。对立功条件的分析归纳要源于法律的规定,忠于法律的规定;作为一种量刑制度它必然要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所以对立功成立条件的重构要以便于司法操作为宗旨。据此,重构后的立功之成立条件应包括前提条件、时间条件、行为条件与有效性条件四个方面。前提条件是犯罪分子实施了犯罪行为;时间跨度界定为“从犯罪成立之后至判决、裁定生效前”的时间段;行为条件是犯罪分子实施了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行为;有效性是立功是否成立的关键性条件。没有必要将主观方面单列为立功的成立条件。重大立功与立功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所以重构后的立功成立的四个条件之原理对重大立功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由单片机AT89C50组成的LED点阵式汉字显示系统的硬件结构、功能特点、显示数据的处理方式、软件框图,并给出部分程序。该系统能完成时间显示、汉字动画处理、循环显示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Preferences for college education among year 12 and 13 high school seniors from throughout New Zealand were surveyed. Initial focus group researched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deciding on college education and/or on a particular college or university institution in their choice process. Quantitative research developed from the focus group responses and based on a stated preferences (choice) survey of school students (n = 526) followed. Students' preferences regarding university choice were predominantly influenced by the quality and flexibility of the degree and/or course options, likelihood that employers will recruit from the university, the extent that university accommodation is subsidized and the overall cost of attending the university positioned in comparison to other universities. Secondary students would prefer not to attend a university with access restricted to an “A” bursary examination mark (bursary is a New Zealand pre-college examination to gain fee subsidy), that has limited first year accommodation, or which offers sports scholarships. New Zeal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re relatively price insensitive, with the cost of attending university not perceived as a deterrent. Moreover, the research findings show a positive cost-value relationship exists in students' choice preferences. Students would prefer to attend a university where the cost was equal to or higher than other options.  相似文献   

16.
道教宫观除了作为道教信徒讲经习道、从事宗教活动、聚居的场所之外,还有着丰厚的养生意蕴。具体表现为:道观的选址讲究养生之功、道观的布局遵守养生法则、道观的色彩装饰注重养生之喻、道观的建造以神仙宫阙为蓝本。道教宫观以此方式,来实现人们对于身心康泰的追求及表达对长生成仙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立功原本是刑事政策的内容之一,以功利性作为其本质,在其经过法律化后也不会改变。但过分的功利性的存在,也给制度的实践带来了问题,学者们据此提出要通过导入公正来改造立功制度的价值取向,要公正先行或者公正、功利和谐共存。实际上,这些措施无法改变立功的本质,作为刑法整体应当公正优先,但不能由此得出立功也以公正为本质。  相似文献   

18.
调查了应届毕业大学生对四年大学生活的满意度,通过分析他们对大学生活的满意度、教师上课效果的认可度,对就读大学的情感归属度,对大学未来发展的期望度,以及对职业素质认知度等五个角度,有效解读了高校服务型管理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围绕"学生的满意度和高等教育质量有机结合,大学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需求有机结合,美好的办学理想同有效的办学载体有机结合"三个结合,提出了服务型高校管理模式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地方合并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合并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地方合并高校应秉承优良办学传统与理念,抓住发展机遇,发挥学科优势,提升服务行业与地方发展的能力,以实现地方合并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双赢"。  相似文献   

20.
高校后勤要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明晰资产,明确后勤与校方的产权关系,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是其前提条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现代化的人事管理制度,明确后勤职工与学校的人事关系是其必要的社会支持,有了这些保障,高校后勤成为独立法人实体就具备了最基础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