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结合小学教育的特点构建“课程思政”新样态是其重点。本文以项目式学习为实践抓手,结合学校开展的“基于学科素养的党史教育”这一案例,围绕“课程思政”的价值性、统一性、实践性等方面展开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2.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是课程论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杜威基于其独特的哲学观、心理观和社会观,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完整地确立起了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范式。他认为传统的学校课程以学科为中心,没有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学科分得过细,脱离生活实际。他主张教育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认为“学校即社会”,“教育是一个社会过程”。他反对教育以学科为中心,倡导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要以儿童的活动和生活为中心编制课程,这样的课程又叫“活动课程”或“生…  相似文献   

3.
推动“中小衔接”,构筑具有校本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是九年一贯制教育的核心工作。衔接中小学教育,关键是依据教情和学情,纵向整合中小学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培育学科特色,建构起适应学生持续发展需要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优势,这是单设初中或独立小学难以办到的。  相似文献   

4.
“个性化教育”是小班化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小班化教育乃至一切教育的内在的、本质的、终极的追求。我校围绕“生本教育”这一主题,确立了“为每一位学生设置课程”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开发和深入实施校本课程,设置了以“中华经典文化”为核心的环境课程;以自主创编教材、拓展学科教学为目标的“天天微型课”和以彰显学校艺术教育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周末课程超市”和“五小”特色活动课程.不断追求“小班化”的课程理想.让校本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教学实践.推动师生多元发展、自主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题是指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产生的必须解决的教育科学问题。学科建设课题是指围绕“高职教育学”这一学科的理论体系进行各种研究的专门课题。二者存在着交叉关系。校本课题中有些属于“高职教育学”中的内容,而且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专业设置问题、课程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在传统教学论的概念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故“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课程与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  相似文献   

7.
张志坚 《人民教育》2022,(12):48-50
新时代高中“课程思政”实践打破了学科界限,构建起以思政课为圆心,高中其他课程为“一环”、校园活动为“二环”、社会实践为“三环”的大思政教育生态圈,从而实现课堂、校园、社会的无缝衔接,凝聚“系统教育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8.
2006年10月末,第八届两岸三地课程专家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及课程与教学系、香港教育研究所、台北教育大学、吴凤技术学院、淡江大学联合主办,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协办。来自海峡两岸的34位课程专家、300余名教育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会议以“课程实施”为主题,围绕“课程实施的理论研究”、“地方、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学科课程与课堂教学”三个专题进行研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黄马福 《生活教育》2012,(13):57-59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也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更是学生素养能力培养的基石。国家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校本课程就应该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国家课程虽然体现了国家意志,具有统一性、普遍性和强制性,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进行校本化改造,实现由理想课程向实践课程的转化。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既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又是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几年来,育才课程文化围绕“爱阅读,爱运动,爱劳动”三个核心习惯的培养,以培养“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为目标,追求“六年影响一生”的精神价值,通过全员全程的参与,以“完善和丰富国家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围绕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这一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核展开实践,形成独有特色的育才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10.
略论教育学同其子学科之间的关系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略论教育学同其子学科之间的关系问题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育学,如果指的是教育基础学科(如“教育概论”、“教育原理”),那么,可把分别专门研究各类教育问题的学科,如“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德育原理”、“学校体育理论”等,视为教育学的子学科(不含教育...  相似文献   

11.
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从学校的教育价值来定位校本课程的规划,制定具体而翔实的校本课程“领域”目标,不断加大学科整合的力度,突出以名师为核心的课程论证过程,立足于校本,科学规划,有效研发,规范实施。通过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规范实施,不断塑造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品格,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知识传播过程中的知识价值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秀丽的浙江富春江畔的新登镇新登中学,进入新世纪来,努力探索“以人为本、追求和谐”的学校发展之路。学校围绕“学生德智体和谐发展,教师学科功力、人文素养、现代技术运用能力和谐发展,学校管理、课程教学、教育科研、校园文化和谐发展”的办学方向,健全学校和  相似文献   

13.
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从学校的教育价值来定位校本课程的规划,制定具体而翔实的校本课程“领域”目标。不断加大学科整合的力度,突出以名师为核心的课程论证过程,立足于校本,科学规划,有效研发,规范实施。通过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规范实施,不断塑造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品格,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吕迪 《新课程研究》2009,(7):178-179
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从学校的教育价值来定位校本课程的规划,制定具体而翔实的校本课程“领域”目标,不断加大学科整合的力度,突出以名师为核心的课程论证过程,立足于校本,科学规划,有效研发,规范实施。通过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规范实施,不断塑造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品格,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从学校的教育价值来定位校本课程的规划,制定具体而翔实的校本课程“领域”目标,不断加大学科整合的力度,突出以名师为核心的课程论证过程,立足于校本,科学规划,有效研发,规范实施。通过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规范实施,不断塑造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品格,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地处秀丽的浙江富春江畔的新登镇新登中学,进入新世纪来,努力探索“以人为本、追求和谐”的学校发展之路。学校围绕“学生德智体和谐发展,教师学科功力、人文素养、现代技术运用能力和谐发展,学校管理、课程教学、教育科研、校园文化和谐发展”的办学方向,健全学校和谐教育的创生机制,形成了民主科学的动态平衡管理系统,和谐优化的课程教学体系,以实践实效为导向的教育科研,人文底蕴浓厚的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在“和谐教育、和谐发展”的理念指导下,正在向高质量、高品位、有特色、现代化的一流高级中学迈进。一、和谐发展的学校创生机制学校…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两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的实施已有4年 ,4年来 ,在“两课”学科、课程、教材建设 ;师资培训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目前“两课”教育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何保证“两课”的德育功能 ,提高“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 ,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进入大学生的头脑 ,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任务相当艰巨。一、当前“两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两课”教学时数落实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 ,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有些学校对“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中规定的“两课”课程至今没有开全 ,例如 ,《形势与政策》课…  相似文献   

18.
张俊 《青海教育》2022,(12):27-28
目前,各学校以国家课程为本,以课程标准为纲,大力推进“五育并举”,推进大思政、学科课程、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围绕五育融合开发实施校本课程,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据此阐述了依托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开展五育融合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9.
1989年9月起我校进行了“语文活动课”和“体育课外活动”单项课题研究。1997年9月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计划,我们在原来单项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小学活动课程体系及活动教学模式研究”实验课题。一、实验目的构建活动课程的内容体系、操作体系;发挥活动课程独特的育人优势,探索农村小学活动课程开设的一般规律,使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生动主动地得到发展,创新潜能得到充分开发;确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育思想,构建活动教学模式,并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活动教育思想,让整个学校教育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20.
赵欢欢 《教育》2024,(2):38-39+42
<正>随着2022年国家新课程方案的出台,我们看到了课程目标的表述更具体化,课程实施原则的表述不仅更具体化,还体现了进阶化,课程类别与科目设置体现了一体性和整体化,课时安排也更精准化。课程实施的建议,更为基层学校指明了落实的方向,提供了策略和方法。围绕“双新”落地,谈谈我们的所思所行——我们的思考:新课改,要求我们研究高质量教育的新样态。作为基层学校,我们始终在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围绕“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育人目标,如何对接小学生的成长,育人目标怎样细化为学生的成长目标?2.围绕新的课程设置,对照新要求、新标准,如何对学校原有课程进行梳理、调整?3.围绕核心素养,国家课程如何因地制宜,高质量校本化实施?我们的实践:我们的实践路径是“勾画、迭代、转型”,最终构建洪庙小学高质量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