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高校科技》2017,(Z1):129-130
新课程下的高考在我国已经延续了十年,特别是近两年,随着全国卷的强势归来,已有26个省份使用全国卷。命题者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命制高考历史试题时,也逐渐地达成了共识,命题科学性也在不断提升。更加注重学科能力及素养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命题要求,同高校选拔人才及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都能够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历史解释"被《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列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五大素养之一,是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地位越来越凸显。高中生对史料进行诠释、解释和论证,既是当今高考历史命题的要求,更是新课程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纵观2009到2013年福建高考历史试题,既诠释了新课程的理念和内涵,又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本文试图通过对2013年福建高考历史试题命题特点的分析,从回归基础与关注热点、主干知识和地方乡土知识、历史学科专业思维能力和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今后高三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复习备考提供一定的方向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4.
2007年是江苏省高考自主命题的第四年,前三年的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注重考查基本史实和历史阐释能力,把握了高考“稳中求变、稳中出新”的思路,贯彻了《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设计平实无华,设问指向明确,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将理论观点和思维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的考查渗透其中的特点,整体质量是较好的。  相似文献   

5.
陶丽 《考试周刊》2013,(88):3-4
中考历史试题面向的是广大初中生.由于他们年龄尚小.对事物的认识有待健全。感性思维往往高于理性思维.因此中考历史试题相较于高考试题的命制内容较浅显.容量较小.更加直观。近几年来各地中考历史试题更加贴近现实。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越来越体现新课程的要求,但是中考命题中难免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下面我以近几年个别省市中考试题为例,说说疑虑,还望同行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教学发生了变化,高考历史试题也在调整考查的方向。从一定意义上说,精选相关素材,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对学生历史学科专业基本能力的考查,体现命题者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效果的检验与引导,是高考历史试题调整考查方向的表现之一。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史料研习题,如2007年北京卷第15题,2009年海南卷第35题,2010年陕西文综卷第35题,就是对学生历史学科专业基本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7.
李翰 《历史学习》2005,(2):14-17
每年高考历史试题都有重复前几年高考考点的现象,即同一个考点,前几年考过,命题专家通过变化命题角度再次加以考查。例如1999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的第4题:  相似文献   

8.
细读2006年高考历史试题,发现不论是全国卷还是各地方卷,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一个特点,即对前几年高考中已经考查过的重点知识、重点问题进行再考查。从考查方式看,有的变换考查视角,有的增添或变换材料形式,有的扩展内容,有的深入挖掘问题深度,有的变换题型,方法多样,体现出命题者对已有高考试题的继承与创新。高考试题大多经过专家的精心设计和打磨,科学准确,构思巧妙,在教学复习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那么,我们该如何创造性地用好高考试题,以提高历史复习效率呢?  相似文献   

9.
2006年高考文综浙江卷历史试题突出了对学科主干知识,思维品质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体现命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突出特点是:重视基础、考查能力、稳中求变、彰显特色。本文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其缺憾并提出了今后命题启示和备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周健  姜爱智 《广西教育》2013,(40):41-42
综观今年全国高考广西历史试题,给人的整体印象是稳中求变,命题风格体现过渡性;能力至上,命题立意彰显时代性。一、稳中求变,命题风格体现过渡性(一)从试题的整体难度来看,今年的试题与去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但试题的区分度较为明显今年全国高考广西历史试题体现出了明显的区分度,大部分试题以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为主。如选择题第13题考查"庆历新政"的核心内容。还有相当一部分试题对考生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审题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比如,选择题第22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大西洋宪章》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的首创性贡献,首次提出了"消除世界贫  相似文献   

11.
一 研究2010年安徽省高考文综试卷历史试题,我总的感觉是与2009年风格相似,总体难度适中,但选择题难度有所增加;贴近现实,特色鲜明,体现新课程理念,比较全面地考查了考生的知识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从命题的指导思想上看,试卷追求"稳中求变,稳中创新",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基础教育高中课程改革是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整体推进,四川虽作为最后批次于2010年秋季进入高中历史课改,但近几年的自主命题实践表明,全国高考四川卷历史试题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在考查考生对主干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着力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较好地渗透了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起到了承上启下、关注课改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开始注重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这一变化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无论是传承文化,完善历史教学细节,还是应对高考考查,中学历史教师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高三历史总复习备考工作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对所学课程总的检查与进一步深化。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准确、更深刻、更系统、技能技巧更纯熟。自2008年山东、宁夏、广东、海南、江苏五省(自治区),作为全国课改实验区最先采用新课程高考后,2009年福建、江西等省也首次实行新课程高考,研究新课程高考命题特点与复习备考策略,是普通高中一线教师所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纵观两年来,在新课改背景下各省高考文综试卷历史试题,总体上体现了基础性、能力性、综合性、时代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其主要呈现在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倪杰孔 《新高考》2008,(7):55-58
新课程强调在试题设计上要注重情境化,要让同学们在情境中思考答题,在答题中感悟历史。通过创设新情境来考查历史,在近年来的全国、地方文综卷及地方历史卷中已有明显的体现。这也反映了新课程理念下高考历史试题命题的发展趋势,应引起广大高三同学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赢得复习备考的主动权。我就历史高考情境题的题型和方法分类简析如下,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隆卫芸 《广西教育》2012,(40):32-33
一、2012年高考试题特点分析 2012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规定要求,坚持能力立意,贴近生活,贴近时代,通过真实与鲜活的材料创设新情境,着力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贯彻学科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多层次和多角度运用史实、史论、史观。“知识抽样、突出主干、能力立意”的命题特征在试卷中表现明显,既重视对原有教材体系的回归和检测,也渗透了大量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考查和引导,体现了向新课标过渡与接轨的意向。  相似文献   

17.
本套试卷(历史部分)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在认真研究2009年各地高考文科综合命题特点的基础上,以大量图文材料呈现问题情境,着力体现能力立意的导向。试卷贯彻识古通今、以史为鉴和中外贯通的命题思路,题型与近年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保持  相似文献   

18.
浙江文综高考题采用全国卷Ⅰ。全国卷Ⅰ代表了高考历史命题的要求和方向。思考、研究全国卷Ⅰ历史试题,对高中历史教学及应对新课程高考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8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大量引用材料命题,强化了能力考查目标。这既符合选拔性考试的目的,也与新课程改革的主旨相吻合。全国卷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因此可以说是代表了高考今后的发展方向。不仅是全国卷,率先进入高中新课程的广东省,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已经朝着这方面努力,其他一些自主命题的省市也在不同程度地尝试改变原先的命题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近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出现了对文史常识的考查,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素养。如2007年全国文综Ⅰ卷帝王谥号题;2008年全国Ⅰ、Ⅱ卷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题;2008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基本能力测试对“中国”别称的考查:2008年宁夏高考历史试题对十二生肖的考查;2008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B组对端午节习俗的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