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马相伯的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爱国主义者,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民族性是贯穿马相伯各种思想的一根红线;积极追求民主共和,倡导地方自治是他晚年思想的鲜明特色;马相伯一生能紧随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是他思想的最大特点;他还是一位天主教信徒。对社会历史的观察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马相伯的思想从不同方面促进和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爱国民主人士,晚清时期他积极参与立宪运动,辛亥革命后与时俱进,力主实行民主共和制。马相伯对中国近代的宪政建设进行了思考,其宪政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有3个方面:其一,宪法中的制度设计要合理;其二,中国宜采用联邦制;其三,中国实施宪政的关键是实行民治。他的见解虽有局限性,但也不乏真知灼见,尤其是关于民治的观点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1887年李鸿章曾试图与美国费城辛迪加合办华美银行,这是近代中国政府第一次尝试与外商合办银行。马相伯作为李鸿章的特使,亲赴美国订立合办银行合同。该事件也是马相伯由仕而隐,转而投身教育事业的转折点。既有研究对马相伯此段经历的论述皆极为简略。马相伯晚年回忆由于相隔久远,不仅时间有误,而且事实多有矛盾之处。19世纪英美报纸对该事件多有报道,不仅保留了大量宝贵的书信史料,而且清晰记录了马相伯在美经历,对于订正马相伯年谱和华美银行事件经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山东教育》2003,(26):61-61
学校的成立与创始人现行“复旦大学”校名四字行草,是毛泽东题词。“复旦”两字,取自《尚书》“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之名,是马相伯的助手于右任选出提议并被采用的。复旦大学礼堂名为相辉堂,以纪念学校创始人马相伯、李登辉。1902年,马相伯捐出巨额家产———松江、青浦良田300O亩,在上海徐家汇创办震旦公学,但不久该校就被法国在华教会势力所控制,学生愤而全体退学。在全校师生及严复等社会名流支持下,于1905年在上海吴淞镇创立复旦公学,马相伯为校长,李登辉起初为总教习,后来为教务长。马相伯出身于世代天主教家庭,通晓多种外语,爱好数学…  相似文献   

5.
复旦大学的前身是复旦公学,而复旦公学的原名是震旦学院。一九○二年冬,马相伯创办震旦学院于上海徐家汇,他酝酿多年的办学宿愿,终于实现。一八九四年冬,甲午战败,外御无策。有识之士提出要废科举,兴学堂。马相伯“概清廷外交陵替,一不知公法,二不习制造”,有意为国家培养翻译人才。一八九六年,梁启超来沪办《时务报》,就近向马相伯、马建忠兄弟学习拉丁文。戊戌变法时,梁启超报请设立编译学堂,特邀马相伯主持其事,旋因变法失败而止。  相似文献   

6.
马相伯(1840-1939)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宗教家与社会政治活动家,他一生的思想与活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笔者在从事马相伯研究的十余年中,陆续收集了散见于近代报章杂志以及档案中的有关马相伯的新史料。目前学术界存在的有关马相伯的资料集主要有三种:一为马相伯的私淑弟子方豪神父整理编撰,由北平上智编译馆分别于1947、1948年出版的《马相伯先生文集》《马相伯先生文集续编》;二为朱维铮主编的《马相伯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三为李天纲编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马相伯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笔者发现的新史料皆未收录进以上三种资料集,《尊孔说》即为其中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一则史料。该文发表的背景是民国初年社会上掀起尊孔思潮以及发生国教运动。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鉴于晚清学部所颁教育宗旨有"忠君"与"尊孔"两项,认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主张将其删除,并取消在校读经。康有为、陈焕章等孔教派人士为抵制新教育方针的颁布,以保国、保种,保存国性,重建国民道德,重拾人心,挽救国人信仰危机,拯救分崩离析的社会秩序为由,极力要求恢复尊孔读经,并于1912年10月7日在上海成立"孔教会",由此拉开了国教运动的帷幕。后经袁世凯北洋政府尊孔政策的推波助澜,尊孔思潮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蔓延开来。1913年8月15日,孔教会代表陈焕章、严复、梁启超、夏曾佑、王式通等人联名上书参众两院,要求国会在宪法草案中规定以孔教为国教。孔教问题由此成为民初制宪会议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实际上,孔教问题在民初不仅成为一个法律问题,一个涉及意识形态及政治层面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在清末,马相伯是立宪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辛亥革命的元勋之一。进入民国,他作为袁世凯总统府的高等政治顾问,受聘为由袁世凯政府设立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后该会改为"研究宪法委员会",亦称"宪法研究会")的委员,亲身经历并参与了民国初年制宪问题的讨论。同时,他又身为中国天主教界的领袖人物,学贯中西并具有宪法学素养。他对于"尊孔"问题的评说,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他对于孔教问题的态度、立场和思想,而且也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民初国教运动的缘由,进一步认识辛亥革命之后社会政治混乱之根源,民国初年制宪会议存在的政争、党争症结问题以及儒学进行近代转型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7.
马相伯与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夏林根名人与名校复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原名志德,又名建常,后改名良,别号华封老人。他生于1840年4月,卒于1939年11月,历经百秋,在文化上、教育上和政治上都有许多重要的贡献,尤以近代教育的拓荒者...  相似文献   

8.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是我国第一部语法专著。一般人都认为作者是马建忠,因为各种版本的《文通》上的署名都是他。可是,也有不同看法,如未星在《关于语法学的若干问题》中说:“当初马相伯参考了欧洲拉丁文法,所以编出了科学的汉文法。”他这里讲的汉文法,就是《文通》。李新、孙思自主编的《民国人物传》在谈到马建忠的哥哥马相伯时说:“与其弟合著《马氏文通》,后以其弟之名出版。”这是认为《文通》的作者是马建忠和马相伯两个人。我们同意第三种说法。详尽的论证以及对作者政治思想、生卒年月等问题,我们另有专文探讨,此处不赘。本文仅就以下几个问题谈谈我  相似文献   

9.
<正>马相伯是一位教育家、宗教界名人和爱国者,一向竭力提掖青年后学。他晚年最敬佩的人,却是当时只有30多岁的陈垣。马比陈大40岁,德隆望重,名满中外,竟表示要以陈垣为师。马相伯为什么会这样称赞陈垣!笔者将历年搜集的陈垣与马相伯交往的一些史实,连带他们与辅仁大学创办人英敛之的往还,一并胪列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文摘     
“复旦”之名,取之于《尚书大传·虞夏》“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其寓意是颇堪回味的;而“复旦”之名的直接来由,又意味着“复我震旦”之义.1903年,马相伯以徐家汇老天文台为校址建立了震旦学院,但学院创办未久,法国教会便攫夺校政,这使马相伯愤慨至极,他怒而辞职,同学们也搞下校牌,  相似文献   

11.
马相伯教育理想与政治追求的双重变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见证人 ,马相伯曾经是洋务新政的积极参与者 ,但屡屡受挫的政治实践加深了他对晚清腐朽社会的认识。特别是 1887年欧游回国后 ,一度淡出政坛 ,静心反思强国之路 ,逐渐形成其教育救国理想并化为行动。与此同时 ,他并没有停止对现实政治的关心和思考 ,而是在其后办学过程中不时返回政坛 ,努力探索政治民主化道路。在马相伯的漫长人生旅途中 ,教育理想与政治追求常常是戏剧化地交织在一起 ,演绎出奇妙的双重变奏。这一“双重变奏”与近代中国社会的特殊环境密不可分 ,突出反应了马相伯对现代教育与民主政治关系的辩证认识 ,具…  相似文献   

12.
马相伯(1840~1939),是我国近代伟大的爱国者、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积极奔走于国家民族之前途,为中华之崛起排忧纾难、毁家兴学而不遗余力,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一、毁家兴学、教育救国同20世纪初许多中国知识分子一样,马相伯也认为兴国在于振兴教育。他说:“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于是,他决心在中国兴办新型教育,培养救国救民人才。考虑到自己已年过六旬,个人力量有限,势不能久,乃请托耶稣会团体办学,传授欧美新知识,以应救国之需。1900年8月,他将其长兄马建勋所遗松江、青浦3000亩田…  相似文献   

13.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教育救国论先驱。他倡行的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教育救国思想,既吸收了教会大学一些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又秉承了儒家人文教育精神,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马相伯的教育救国思想与实践不仅积极回应了启蒙与救亡的时代主题,而且为中国近代大学史提供了一个利用教会教育资源自主创办现代大学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4.
《作文与考试》2022,(Z3):166-167
<正>马相伯,名良,以字行,字相伯,中国教育家,震旦大学、复旦大学、复旦中学、向明中学创始人兼首任校长,爱国人士。杰出教育家蔡元培、民国高官于右任、邵力子为其弟子。1906年,马相伯赴日,在日本学会成立典礼上发表演说勉励留学生:“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张之洞将此语引为至言,誉他为“中国第一位演说家”。马相伯逝世后,其弟子于右任敬挽:“光荣归上帝,生死护中华。”  相似文献   

15.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驱与开拓者 ,在其办学实践中 ,马相伯的独特的治校经验和高超的管理艺术 ,对深化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管理仍然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俞可 《上海教育》2012,(6):48-49
教育家办学的提出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反映了社会对当下教育与时代发展之间关系的反思和诉求。回顾百年,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窗口的上海,先后诞生了一批怀着教育救国强国理念、筚路蓝缕、殚精竭虑的教育家。历史显示,时代无时无刻不在选择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在不懈不馁地选择各自在时代中扮演的角色,在现实与理想的反差中将教育作为心血事业。从本期开始,"海上教育家"栏目将与读者共同探讨何为教育家,教育家何为。在师生眼中,马相伯是一位古道热肠的教育家,学生随时可径直去找他,越质疑,马相伯则越发开怀,学术自由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7.
陈碧园 《考试周刊》2010,(39):239-240
约翰·弥尔顿是17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和政论家,同时也是英国诗人中引起争论最多的人物之一,而引起争议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撰文反对被教会神圣化的英国传统婚姻的某些法律和道德基础。他冒当时天下之大不韪,挑战世俗,虽收效甚微,但激发了人民对婚姻(家庭)自由的思考。他为离婚所作的辩护是他作为人文主义者重视个人天性感受、强调现世幸福的体现,是构成他自由观的一个重要成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澄 《小读者》2011,(1):39-39
37岁的英国男子斯蒂芬·里默总爱趁夜深入静之时,身背各种工具出门行动,而且一路小心谨慎。生怕被别人发现。难道他是不法分子?其实里默既骄偷也不抢,恰恰相反,他是专在半夜三惠出门做好事.却从不留名的英国版“活雷锋”。  相似文献   

19.
<正>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4.23—1616.5.3)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他是"英国戏剧之父",代表作品有: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剧作也在许多国家上演。《哈姆雷特》《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经典的戏剧作品,让我们记住了莎士比亚。不过,在莎士比亚生前,他那些天才的剧作并没有得到他自己的重视,也没有被他亲手整理出版,肩负光  相似文献   

20.
刘飞 《四川教育》2013,(5):13-15
谁是雷夫·艾斯奎斯?他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他是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英国不列颠勋章的获得者,他是“全美最佳教师”,他也被称为“天才与圣徒”。但他更愿意被人看作是洛杉矶霍伯特小学五年级一位普通的教师……这就是雷夫·艾斯奎斯。30年的坚守,成就了他的优秀,也见证了他对教育的热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