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如何让会议报道“活”起来?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等工作,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为改进会议报道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那么,新闻单位在改进会议新闻报  相似文献   

4.
会议在我们身边可谓无所不在、无时不有。重要会议释放的新闻信息多,反映的热点问题多,参加的新闻人物多,可以采写的新闻也多。对于重要会议报道的策划和运作,我的理解,采编人员在实际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提及党报中的会议新闻,由于长期以来此类报道形式“八股化”、报道手段单一枯燥,许多人都认为会议报道尤其是政务报道太多影响版面质量,降低了读者关注度,应当“大量裁减”。事实上,会议报道中包含的党务政务信息,对于党报来说应该是自身的优势,不该少报不报,而应注意报道的活化、细化,大家应该做的是,把会议当作丰富的新闻源,留心捕捉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7.
8.
李庆 《新闻窗》2009,(2):34-35
对于地方都市类媒体而言,本地新闻的竞争方是其生命力所在。作为本地新闻的三大支柱,社会新闻是凝聚人气的基础,经济新闻是服务和品质的体现,而时政新闻则是赢得公信力的“拳头产品”。如果一家媒体的时政报道弱,那么,它在当地不会成为一家主流媒体,从而也难以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相似文献   

9.
怎样才能使经济报道变得清新活泼,能够唤起读者的收看欲望、吸引读者的眼球呢?这就要求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要具备化繁为简的功力,胸中有丘壑,落笔显真情,对经济现象,做到既能从宏观上把握,又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必将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一名新闻工作者来说,当务之急是要尽快熟悉市场经济,把经济报道写“活”,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时代,不少媒体为了迎合读者的猎奇心理,拿名人隐私说事,对名人隐私大肆炒作。名人隐私被炒得沸沸扬扬,读者难辨真假,名人自己也百口莫辩,人们将此称为"被新闻"。事实上,名人"被新闻"已经见怪不怪。有时候,一些普通人的普通事,因为媒体的"被新闻",普通人再也不普通,普通事情也成了特殊事件。名人,抑或普通人"被新闻",读者尚可接受,如果典型报道也出现"被  相似文献   

12.
朱珉 《新闻窗》2007,(6):39-40
如今听广播、看报纸,进入耳膜和映入眼帘的经常是一条条会议新闻。这些会议新闻满是某某领导人强调,某某领导人指出,不仅长,而且枯燥乏味,与受众之间拉开了一段很长的距离。长此以往,我们会失去许多受众。这种现状不能不令人深思,这也提醒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下大力气、花大功夫来写好会议新闻,让会议新闻不断出彩。  相似文献   

13.
朱彦明 《记者摇篮》2005,(12):59-59
做为一名县级台电视记者接触较多的采访莫过于会议新闻.几乎成了电视台的“家常菜”。由于某些记者对会议新闻的报道重视程度不够.图省事.会议又有一定程序和现成的材料,从而形成了会议新闻的模式化。年长日久.这道“菜”变得干干巴巴,没有味道,形势单调、枯燥,信息含量少。观众不爱“吃”.记者不愿采,会议新闻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日益下降,节目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0年2月 25 H 《中国青年报》第一版以显著位置报道了《两种教育观的冲突》,反映湖南省重点中学株洲二中高级教师罗达雄两年来多次反映基层的“三乱”(乱补课、乱收费、乱发资料)问题而受单位排挤的遭遇。这件事就其发生时间而言,显然已不是新闻。但在教育部的“减负”通知发出之后,《中国青年报》将该事作为新闻刊发,显然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但即使在教育部的通知下发之前,“三乱”问题也是屡被禁止的。在当时,罗达雄的遭遇也堪称是新闻,为何那时我们的报纸没有披露呢?是我们的记者没有捕捉到该信息吗?从文中来看,显…  相似文献   

15.
报道好党和政府的会议活动,党报责无旁贷。但会议活动报道在写作时很容易流于程式化、公式化,令读者感到枯燥。如何使会议活动报道“活”起来呢?盐阜大众报进行了大胆探索。这里结合本人实践谈几点体会。 精选“亮点”。会议活动通常都有一大堆材料和一定的程序,报道时千万不能被套住,简单地记录下会议过程,或将会议主要文件、主要领导人的讲话照葫芦画瓢摘录一遍。因为读者并不关心会议的一般进程,他们关心的是这次会议活动有什么新精神,有哪些与他们密切相关的新信息。因此,报道时要突出会议活动最重要、最新鲜、群众最关注的内…  相似文献   

16.
人物报道,是我们日常新闻报道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在我们从事记者的过程中所做的人物报道有很多,但真正有影响力、感染人、打动人的人物报道却是凤毛  相似文献   

17.
许青如 《视听界》2002,(4):22-22
一次观众收看电视的目的和电视满意程度调查显示,经济报道的信息,特别是专题(股评信息除外),位次不如时事信息、社会新闻以及文体娱乐节目。这里除了经济报道专业性较强、观众不易接受外,主观上经济报道也存在着图解经济改革、选材缺  相似文献   

18.
郑昌平 《新闻天地》2002,(11):51-51
电视新闻成就报道,是电视台新闻节目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搞得好,就会使观众锁定频道,饶有兴趣地看下去,并在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搞得不好,就会陷入模式化、概念化,使观众感到枯燥无味,产生厌烦情绪,以至更换频道。如何才能搞好、搞活成就报道,我认为要在新闻"切入点"上下功夫,切入点应做到"准"、"活"、"新"。首先,切入点要"准"。当我们到某个行业了解其成就时,往往得到的就是一些总结性的材料,而这些材料无非是"办法十成果",谈情  相似文献   

19.
会议报道是新闻"金矿"之一,政府诸多惠民政策、决策、部署和行动等大都通过大小会议进行动员部署,这些关系到民生的信息,就是新闻记者要捕捉的重要新闻。然而,许多新闻记者并未遵循新闻规律,在报道会议新闻时,千个会议,一张脸孔,形成了固定模式,如×月×日召开××会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