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宋亮 《教育》2011,(10):35-36
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近年来用《中小学生生态文明校园构建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推动生态文明校园的建设,直接的结果是在全区范围内普遍提高了教学水平,活跃了教学气氛,促进了师生共同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神池三中在全校开展了创建“卫生校园、园林校园、文化校园、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特色校园”活动。学校制定了《实施方案》,把“六园创建”纳入学校总体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同时,全校各班以“六同创建”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师生认识到优美校园环境对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激发了广大师生参与“六园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3.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师生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文明意识和人文素养,建设绿色校园、文化校园、文明校园及和谐校园.为现代化建设输送大量有用人才,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校是属于老师的,也是属于学生的,只有师生朝气蓬勃了,学校才会朝气蓬勃,只有师生进步了,学校才会进步。我们只有把校园还给师生,才能真正使师生共同拥有快乐的校园,让学校走在科学发展的路上。让这一理念成为现实的根本方法就是,把学校一系列教育教学常规化为师生内心的追求,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拥有的乐园。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课文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人文性教育元素,《敬畏自然》及课文所在单元的教学无疑是这方面很好的切入点,本文试图从《敬畏自然》一课的教学,讨论如何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课文教学中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人文性教育元素,《敬畏自然》及课文所在单元的教学无疑是这方面很好的切入点,本文试图从《敬畏自然》一课的教学,讨论如何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智慧校园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越来越被认可的背景下,文章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外智慧校园建设现状及特点,从中发现国内智慧校园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存在的不足,并从用户生态、服务生态、资源生态、数据生态、时间生态五个维度研究如何构建校园信息化生态社区,形成泛在智能化学习空间,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并实现师生成长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8.
张树梅 《天津教育》2020,(17):50-52
学校是传播文明的场所,创建文明校园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一项行动,文明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要实现教育方针、培养担当祖国发展大任的接班人,就必须加强文明校园创建。本文从创建文明校园的意义出发,全面阐述了创建文明校园的举措,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持续创建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庄子是案例教学的鼻祖。《庄子》一书,汇集了庄周及其门徒的智慧,正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结果。庄子的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形成知识、共同探究的过程。师生之间平等的师友型关系是案例教学顺利开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的重要任务。不仅需要深刻理解和领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也要加强校内校外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创设生态文明教育环境、运用多种生态文明教学方法,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相似文献   

11.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是学生活中的数学。《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也是师生互动、平等对话的过程;数学教学更是师生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乐趣;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于人与自然、和谐与发展等诸多现实发展规律的总结与升华。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延伸与发展,生态文明与文化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思想道德与社会领域中延续和传承的精髓之一。作为一项关乎社会和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进行生态文明教学也成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的小学教育教学设计目标较为明确地提出了“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的目标要求,并且这一教学目标也明确地体现在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之中。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设置内容中,明确要求要努力引导和帮助学生“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且还要有“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教学目标等。这些基本要求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也是在为编织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梦而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4.
新《数学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机智,注重找准学生知识的起点,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设计教学,根据课堂实际,合理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体现课堂真实、自然的一面,再现师生间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宋桂芬 《农村教育》2006,(7):101-101
学校图书馆是座知识宝库.它不仅是提供师生教学、科研、学习等资料的重要场所,也是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啪㈣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就是要让师生们共同参与教学,通过双边共同活动,创造和谐、愉快的情境,实现教与学的共振,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模式。这几年来,根据课改的精神和我校的具体情况,我组织本校英语组对《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师生互动作用的实验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对英语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发展的过程。笔者认为数学教学的本质可以用三个关键词表示,即活动、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生态学的视角审视,高校混合教学是一个由技术、知识、师生、服务、产品五大要素共同塑造和关联而成的生态系统。五大要素各有其生态位:技术是高校混合教学的“生态基座”,知识是高校混合教学的“生态基材”,师生是高校混合教学的“生态主体”,服务是高校混合教学的“生态气象”,产品是高校混合教学的“生态平台”。这五大要素既在相互作用中“自成系统”,又在相互作用中“互成系统”,共同形成动态性的、开放性的高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体系。不同要素之间的共生互动赋予了高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自我生长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9.
杨震  王本贤  s 《下一代》2013,(5):15-17
"人之初,性本善",追求善良和美好是做人的根本。山东省荣成市世纪小学以《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为依托,以"日行一善"活动为切入点,不断丰富德育活动的内涵和载体,让"人人存善心、日日行善事"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信念和习惯,营造了"文明校园、礼仪校园、和谐校园"。寻善知源,让善的土壤孕育希望"日行一善"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所倡导的,旨在教育和引导师生回归善的本  相似文献   

20.
王国强  张秋菊 《教育》2012,(5):48-48
生态课堂从生态的视角,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时代要求出发,它超越了只是对知识关注的传统课堂,这种超越不是抛弃,而是发展。因此,生态课堂是建立于知识课堂之上的课堂实践。结合复兴区重点课题《中小学生态文明校园构建策略的研究》的深入研究,生态课堂实践在笔者所在校全面铺开,经过两年多的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学生的学习观有了很大的改善,课堂上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