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理学认为,人最初阶段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动手操作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水平,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形成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另一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认为,人最初阶段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动手操作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水平,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形成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由于学生缺乏操作动机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往往是按教师的指令进行操作,没有进行深刻的体验和深入的探究,缺少数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题的桥梁.”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不断地形成新的思想和认识.但操作活动不仅局限于此,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及时做好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化,实现学生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提升.那么,怎样才能更大地发挥数学活动的作用,让活动后的教学更有实效呢?  相似文献   

4.
内化是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接受外部思想来改造自我。内化是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帮助学生练就数学知识内化功不是一蹴而就,不能立竿见影。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样的教育理念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使学生的小手"动起来"。然而,在日常教学中仅有动手操作还不够,教师还得引导学生"动"则有效,不能只追求操作活动的表面化过程,而要讲究动手操作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那么,怎样进行有效操  相似文献   

6.
一、在实践活动中建构数学知识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抽象的数学知识时,不仅要注意引导他们对图形和实物进行观察比较,而且还要尽可能多地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如,可以这样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概念:请(学生)从一点引出一条射线,换个方向再引出一条射线,看一看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学生:角)再画出一个角,并把画的过程说给同伴和老师听听.  相似文献   

7.
目前不少农村完小,由于教学设备欠缺或者学具、教具的配备严重不足,没能对一些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教学,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材料动手操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教学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问题都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获得知识.因此,在日常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直观生动、富有变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产生观察、讨论、思考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最终让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根基、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敏捷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操作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操作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要进行操作活动。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数学操作在公开课教学中备受教师青睐。与此同时,一些操作则趋于形式,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浅。要想真正让数学操作在课堂上出彩,就要提高操作的实效性,让数学操作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相似文献   

11.
动手操作能力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数学概念和数学原理的理解。教师要培养学生勤动手、多操作的习惯,通过操作让数学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明确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其形象直观,所以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不少学生参与的操作活动,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但也有一部分教师,一味地追求动手操作,经常出现为操作而操作的现象,学生的操作是教师指令下的行为。因此,不知为何而操作的学生大有人在,使得操作活动流于形式,课堂上出现了“操作”的错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倪中华 《现代教学》2011,(11):51-52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进行适度的拓展教学,这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方式,有助于引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与把握,有利于推进课堂教学的和谐与有序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缺乏对拓展的"度"的把握,从而造成拓展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产生反效果。如何让拓展走向有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改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越来越受到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视,课堂上学生的操作活动明显多了起来,这是可喜的。但是,操作活动设计的深度往往不够,缺乏探索性,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笔者在教研活动中听了两位教师上“圆锥的体积”一课,在探索圆锥体的体积时,都安排了动手操作活动,但是,操作活动的深度却有很大差异,教学效果自然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15.
白炳春 《江苏教育》2000,(10):37-37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还不具备完全依靠推理等纯抽象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我们一般都会借助于必要的操作活动,在这里的操作除了起到丰富学生感知的作用外,它更是探索、发现规律性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然而,这一点经常却被我们的教师所忽视,因此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模仿性的操作,更多的是把操作的结果当作观察思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交流、探究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怎样让操作更有效呢?下面结合几个教学案例,谈一谈自己的认识。一、明确要求——有效操作的前提有一段时期的数学课堂很流行把学生分成几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传统的教育方式,只注重动脑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动手能力的锻炼,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已成为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数学学习中动手操作又称作"做数学",就是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  相似文献   

19.
操作活动是手与眼协同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过程,也是手与脑密切沟通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的智力内化方式。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具体形象水平,他们还不能有意识地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并按照思维过程的要求去分析、综合、比较等,这就限制了他们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20.
操作是手与脑协同活动对客观规律的感知过程,又是脑与手密切沟通把外部动作系列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这是学生学习与认知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通过摸、剪、拼、量、画等手段,调动手、脑、耳、眼等感官来参与探究,让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而有效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在操作中再现知识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