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论传媒的教育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时代,传媒的教育的功能日益凸显出来。从大教育的理念出发,传媒不仅具有传承社会遗产的功能,还会对人的终生社会化发展及人的认知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网络世界也不断发展,人的虚拟生存应运而生,并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之一,影响着人的生存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由于虚拟社会(网络世界)的开放性、自由性、匿名性和个性化以及网络社会制度的不完善等,出现一系列的虚拟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虚拟生存有很大的影响.为大学生的虚拟生存提供导向、开发和保证功能,就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的动力.而导向功能又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的功能,对大学生的虚拟生存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所以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虚拟生存的导向功能,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论信息时代与教育的变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在勾勒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基础上,从教育观念、学习方式和师生角色等几个角度,论述了信息时代引发的教育变革。同时指出,把握信息时代的特征,自觉地适应时代对教育变革的需求,是教育产生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功能作用的关键性前提。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类信息功能的不断强化,导致信息素养成为信息时代每个人所必须具有的社会生存的基本素质之一.教育信息化的中小学教师,要培养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后备人才,首先自己要适应信息时代发展,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这样才能担起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重担.  相似文献   

5.
我国宏观教育发展中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宏观教育发展中的价值取向●桑新民当代教育是一个布满危机又充满希望的领域。教育怎样才能克服自身的危机,并发挥对未来社会的导向作用呢?这显然需要从宏观战略高度思考教育价值的未来导向。平等与效益:当代教育发展中的两难抉择现实社会中的教育具有多种功能。各...  相似文献   

6.
论教育理论的深化与教育两大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教育功能的变革与扩展,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由于教育功能的选择和实现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难度,因而,在教育改革迅速深化的过程中,研究教育两大功能的相互关系问题,用科学的认识指导教育功能的选择和实现,是非常必要的。教育功能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用唯物史观进行分析,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教育两大功能的关系状态受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理论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为了保证教育的选择既具现实性,也具理想性,因此,在处理教育两大功能的关系时,应遵循辩证统一、平衡协调、社会导向和个性自主等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阵地,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世界观塑造的主要途径。新时期,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之相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从而实现更多的社会功能。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承担了思想教育、政治教化、理论建构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8.
论教育的负向功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教育这一系统和文化活动在作用于社会和人(环境)时,在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即产生正功能时,它对社会和人(环境)产生的消极作用。在现实中,它表现为:传递保守的文化传统,造成人们唯科学主义思维模式,强化种族中心主义,在特定的范围和地区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如何在新形势下利用中学政治阵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导向,充分发挥中学政治教育的行为导向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教育的性质出发,从生理、感知、可塑性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学生的特点,并试图从思想、责任、品格三个角度挖掘中学政治教育行为导向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功能观经历了以促进社会发展为主导阶段、以促进人与社会共同发展为主导阶段,在未来,教育功能观将进入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主导阶段。教育功能观的嬗变,是学生主体地位、教育供求关系、高等教育质量观等演变的结果。在教育功能观的各阶段,有其不同的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只有坚持质量评价的整体性,才能对高等教育的质量作出客观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和谐全面进步的社会,充满了对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育人功能,促进人内在精神的和谐;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挥思想道德教育价值导向的功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开发思想道德教育的生态价值,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何种角色,其可为空间是什么?本研究通过聚焦OECD “教育的创新与未来”这一领域的工作,结合预期理论中的“未来素养”对OECD指向未来的技能进行系统反思,澄清OECD视角下教育与生态文明的关系。研究发现OECD应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之变化,从预测视角提出了若干胜任未来的能力,这延续了教育作为社会功能的思路;自2018年始,OECD开始运用预期理论,展开对教育未来和技能的多重想象,超越了以往的功能论,凸显了教育在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可为与引领性。从OECD的视角变迁与折衷路线中,研究认为人始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当人类具备有关“使用未来”的知识和技能时,教育可重塑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也具备了多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个性、完善的人格,发现、开发、提升、实现、创造人的价值:语文教育的功能在于对人的生存、生活、发展的奠基功能,对人与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引导功能。对人的精神塑造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都体现出语文教育的生命价值。因此语文教育是主体间的对话交流活动,语文教育内容是学生赖以生存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同时,获得生命的精神支柱,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学校教育角色化是指学校教育以培养未来社会精英角色为主要甚至是唯一追求目标的实践活动,其实质是学校教育选拔功能对育人功能的僭越,基于升学主义的应试教育行动是其实践表征。学校教育角色化窄化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异化了学校教育的角色学习功能,排挤了学校教育的个性化功能,导致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式微。学校教育应回归其促进"人的发展"的本原,恪守育人功能的首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教育思想的功能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职业教育的功能.众说纷纭.诸如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实质上,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其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社会功能.二是教育功能。社会功能是外显的,轮廓异常清晰,易为世人接受;而教育功能是内隐的.涉及另类智力特征群体的战才。对此却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教育的功能,认为本体功能是培养人,教育的其他功能都只是其派生功能。依据教育的主体——人的“存在状态”,将教育功能的释放分成生存境界、生活境界和生命境界。分析了在对人的培养和对社会发展两方面分别体现为个体谋生功能、“成事”功能;个体乐生功能、“成人”功能;个体享用功能、“成己”功能。这三层境界是相互交织、相互转化的螺旋上升过程;是追求教育功能从有用到有意义,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关注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及其给未来教育带来的冲击与变革,研究未来教育赋予的前瞻性,对今后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模式建构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导向和实践价值。本文紧密结合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特征与趋势,论述如何加强和改进未来教育的研究,从未来教育的模式、未来学校的变革、未来教育的发展走向、未来教育学科建设的本体、未来教育的预警、对待未来教育的基本立场和态度等更宏观的角度把握未来教育的研究,并提出一些研究建议,旨在为未来教育研究提供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于1972年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未来教育的两块基石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它使人们第一次透过传统教育的窗口呼吸到未来教育的新鲜气息,它向人类庄严宣告:未来的教育或学习“包括人的整个一生,而且也包括全部的社会”。一、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逐步走向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反映了人们对教育与社  相似文献   

19.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确立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的六大核心素养。在当下"核心素养"视域下,我国传统教学观念"唯知识论"与核心素养的要求存在冲突,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强调:"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在此大背景下,本文试从教育的社会功能入手,重申教育社会功能与教育促进人身心发展功能的统一性,最终指向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20.
教育科学的功能是一个鲜为人论及的问题。作者认为它指的是教育科学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属性,具体指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功能和对教育科学发展的自我调控功能。其中,前者又包括反映功能与解释功能、预测功能、观念改造功能、工具功能四个方面;后者包括批判功能、目标导向功能、结构调整功能三个部分。还分析了我国教育科学功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因而对推动当前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