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学徒制度的新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徒制度是英国古老的职业教育制度,经过了历史发展的巨大变迁,从形式到内容都打上了许多现代印迹。它既继承了传统学徒制“做中学”的特点,又融入了现代学校教育的新形式。英国古老的学徒制度在今天又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学子,焕发了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2.
蔡泽寰 《职教论坛》2004,(30):62-64
英国是世界最早的工业化国家,其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英国职业教育从12世纪的学徒制度的建立,到目前系统化、正规化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从零零碎碎到成龙配套这样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在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工业时代的今天,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度又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在新的时代以新的形式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它对缓解我国劳动力市场技能型人才的紧缺状况,探索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培养高技能人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培训》2009,(7):1-1
为了又好又快地培养出与国家现代经济和现代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成长的有效性,国家、企业和技工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新模式与新的方式方法。如企业探索的现代学徒和技师研修制度,校企共同推行的现代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模式,还有技工院校开展的一体化教学探索等。这些探索,对推进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建设,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学徒制度作为被全世界学术界认可的一种现代人才培养制度,得到了各国教学界的重视,从人才培养方面来说,现代学徒制度优化了培养方式,提高了人才质量,从国家战略发展来说,实施学徒制度是开展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措施之一,因此本文着重分析现代学徒制对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并提出加强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需要研究和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依托与企业共建的"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从培养方案、培养机制和培养理念等方面出发,进行了校本实践。探索出"创设名企情境化教学切入现代学徒培养、骨干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双元主导现代学徒培养、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双实现现代学徒培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学徒制度是英国古老的职业教育制度,这一制度几经延续、承袭发展到今天,从形式到内容都打上了许多现代印迹。这主要表现在其内涵的深化与外延的拓展、政府管理意识的强化与管理构架的完善、实施过程的灵活性等方面。它时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高职科学合理的衔接有利于提高中职教学质量,同时为高职提供优质生源。文章结合广东省“三二分段”试点工作中架设完善的中高职衔接“立交桥”这一举措,探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专业教学开展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可行性,验证“学徒”人才培养所需教学方式、师资、内容、环境的实践功效,将师傅“传帮带”寓于教学工作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失为现代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强化质量管理保障机制建设,一直是芬兰学徒培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目前,芬兰已经建立起了集"目标机制、主体机制、评估机制、技术机制以及环境机制"五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保障机制,为芬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全面保障。借鉴芬兰的先进经验,深入探讨我国现代学徒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路径,建议科学确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主体,明确现代学徒的双重身份,构建现代学徒制质量管理的相关战略规划和质量评估机制,发挥企业导师在现代学徒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学徒培训制度是澳大利亚古老的职业教育制度,经过了历史发展的巨大变迁,从形式到内容都打上了许多现代印迹。它既继承了传统学徒培训制“做中学”的特点,又融入了现代学校教育的新形式。澳大利亚古老的学徒培训制度在今天又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学子的兴趣,焕发了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0.
激励企业积极参与是有效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关键因素之一。英、澳、德三国现代学徒制发展经验表明,通过对企业实施经济激励、增进企业对学徒制的价值认同、确立企业的育人主体地位、增强学徒培训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衔接、为企业学徒培训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等举措,可以有效促进企业深度参与现代学徒制。同时,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激励机制呈现出“政府主导,多元合作”“企业为本,精准施策”“制度支持,投入保障”“组合激励,动态调节”等特征。借鉴其经验,从完善经济激励制度、建立宣传制度、落实企业主体地位、建设质量保障体系、为企业提供辅助支持、提升激励机制科学性等方面着手,有助于促进我国企业参与中国特色学徒制激励机制,助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