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长的威信     
古语云:“威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要把天下人集结起来靠的是威信.在学校教育这个集体性活动中,要把师生凝聚起来,同样离不开校长的威信.校长威信是校长在教师心目中的威望和社会、家长等对校长的信任程度和赞誉度.校长威信包含诸多构成要素,具体而言,可划分为权力因素与非权力因素.权力因素是校长威信形成的前提和关键,而校长威信的非权力因素在教职工心目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权力因素是校长以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权力对教职工所产生的影响来实现的,而非权力因素则是校长以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较强的工作能力、广博的知识和优秀人格而使教职工对其产生钦佩和尊重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校长管理学校,职位和权力是外在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靠内在的威信来影响教职工.威信是校长的源泉,要在群众中树立较高的威信,校长就必须长期"内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群众心里上产生具有稳定性的影响,以获得群众的信赖和尊重,产生拥戴的情感,从而集民智、聚民心,高效地开展学校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肩负学校管理重任的校长,要引领全体师生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应该有较高的威信,否则,侈谈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是毫无意义的。那么,如何树立校长的威信呢?经验表明,校长的威信不仅来自校长的权力影响力,更主要的是来自校长的非权力影响力(即校长自身的良好素养和表率行为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校长在生活上,必须严格自律、以德立身、心胸宽广、真诚待人,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赢得广大教职工的信任和支持;工作上,还应努力做到科学决策、民主管理、健全机制、明晰职能,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来实施管理学校的职能。两方面相辅相成,才能管理…  相似文献   

4.
对于一位校长来说,建立、维持威信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威信最具有号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是校长实现出色领导的有力保证。一个有作为的校长,既要重视威信的建立,还要重视威信的维持。从某种意义上说,校长威信的维持与发展,也许比建立威信更为艰难。 那么,一位校长应如何建立威信和维持威信呢?我认为校长首先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更要勇于开拓,奋发向上,带领全校教职工办好自己的学校。威信是一种心理现象。校长的威信是指他在全体师生员工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它的建立既要具备一定  相似文献   

5.
校长的威信     
史延虎 《教书育人》2013,(14):56-57
古语云:"威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要把天下人集结起来靠的是威信。在学校教育这个集体性活动中,要把师生凝聚起来,同样离不开校长的威信。校长威信是校长在教师心目中的威望和社会、家长等对校长的信任程度和赞誉度。校长威信包含诸多构成要素,具体而言,可划分为权力因素与非权力因素。权力因素是校长威信形成的前提和关键,而校长威信的非权力因素在教职工心目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权力因素  相似文献   

6.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好校长不仅需要有真抓实干的作风、科学的管理方法,而且还需要有崇高的威望、“美”的人格魅力。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校长的威信可以稳定和凝聚人心,可以促进教职工团结奋进。那么,校长的威信从何而来呢?笔者从实践工作出发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何谓校长的形象魅力?简而言之,就是因校长“形象”而产生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使教职工和学生由衷地尊敬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这种感召力表现在:师生对校长的尊重、爱戴、信赖;校长提出的要求,教职工能自觉接受和自愿服从,并把这种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它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树立校长形象,并不是要行使校长的特权,而是使校长掌握教育管理的主动权,能充分发挥领导者的作用,使师生能够接受校长的正确管理和教育。校长的形象魅力是建立在校长与师生之间为实现办学的共同目标而奋斗的平等民主基础上的威信。那么,怎样的校长形象才具有无穷的魅…  相似文献   

8.
威信是一种声望,是众多的人钦佩、敬仰的声望。校长管理学校,职位和权力是外在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靠内在的威信——校长所具有的、被群众称赞的品德、知识、能力、作用等,来影响教职工和学生。管理学认为,权威是权力与威信的结合,是一种能改变他人思想行为的影响力,管理的权威越大,管理就越深入,越到位。校长的权威对整所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校长管理学校,职位和权力是外在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靠内在的威信来影响教职工。威信是校长应该具有的,要在群众中树立较高的威信,校长就必须长期"内练"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张卫星 《教书育人》2011,(32):65-66
校长必须具有一定的威信,这是校长有效实施领导和管理的前提。校长的威信包含了校长在教育、教学、教改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识、才能、品格、情感、魅力、交际等,它是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培养形成并能对全校教师产生的一种非权力影响力。校长在学校威信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校一切工作的成败。新任校长由于刚到一所陌生的学校上任,全体教师都拭目以待,学校工作能否稳定而又正常的开展,关键是看新任校长能否在短期内树立威信。那么,新  相似文献   

11.
校长,是学校发展之魂,校长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挥者.校长要在工作和生活中靠自己的人品和官品来树立威信,推动工作,成就事业.  相似文献   

12.
校长的领导力包含诸多构成要素,大体可划分为权力因素与非权力因素。权力因素是校长以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权力对教职工所产生的影响来实现的,非权力因素是校长以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较强的工作能力、广博的知识以及优秀的人格实现的。在学校这个集体中,校长必须切实加强培养和提升自己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实现现代化,教育是基础。办好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校长是关键。为适应校长队伍年轻化、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自1984年开始,富阳市教育局有步骤地对校长队伍进行调整。一大批思想觉悟高、文化素质好、责任心事业心强、爱岗敬业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被提拔到校长岗位。截止1997年暑期,全市25个乡镇中学,中心小学和市属中小学的校长中,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65%,校长学历达标率为93.33%,持证上岗率达100%,基本实现了校长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为追踪了解年轻校长们在教职工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以及对教职工所产生精神感召力等情况,探索年轻校长得到的社会赞誉度,我们提出“年轻校长威信的建立和保持”这一课题,旨在对上述问题作一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有一种不容易觉察到且与学校管理目标相悖的教职工心理现象--"为他"心理.它表现为部分教职工,甚至一些学校副职、中层领导,认为自己的工作都是为了校长或领导集体而干.这种心理尽管侧面反映领导干部个体或群体在学校管理中存在一定威信,但是更为重要地是它阻碍学校组织目标实现的负面效应,必须进行疏导和纠正.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工作中,校长拥有一定的人权、财权和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决策权和指挥权,这些权力是由校长的领导地位决定的。但是,我们常常看到,有的校长在教职工中威信很高,他的各项行政指令落实得很好;有的校长虽三令五申,但指挥不灵,效率很低,严重阻碍着校长权力的发挥。可见,校长的  相似文献   

16.
校长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监督者,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指导者。作为学校的校长,要能领导教职工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不仅应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工作能力,而且在群众中还要有较高的威信。威信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正如毛泽东同志说的,威信靠实践,而不靠权力。威信靠实践,威信不靠宣言。顾名思义,“威信”落脚是“信”,“信”是基础,只能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校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实行,中小学校长将拥有相当的人权、财权和学校各项工作的决策权、指挥权。这对扩大学校的自主权,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校长权力的强化,不等于实现了学校的有效管理和成功管理。若干学校的办学实践证明,校长对学校的领导和管理,是否有效和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校长权力的大小,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在教职工中是否享有威信,是否使教职工信服,是否和教职工形成了相互信赖的和谐关系。现代  相似文献   

18.
中层干部是校长与教职工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信息通道,是上级决策的执行者和组织者。能否用好中层干部,调动和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校长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那么,怎样加强中层干部的管理呢?一、敢于授权校长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就必须依据中层干部的职权范围和德才状况予以授权。尽量放手让他们自主地解决问题,不必过多干涉,不然会产生一系列消极后果:一是增加他们对校长的依赖性,失去对工作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二是挫伤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导致其工作能力衰退;三是损害他们在群众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19.
校长的魅力就是校长在教职工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教职工对校长信任和服从的一种精神感召力,是教职工对校长的一种心悦诚服的态度,是校长管理中的无形资产,是一种非权力性影响力。对教职工来  相似文献   

20.
学校的专业职能是为社会培养有一定素质的人才。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校长的职责就是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及学校相关的一切工作和活动。因此,欲使学校的职能得以顺利执行,必须有一个足以让教职工信服、享有较高威信的校长。一、品质、才能、知识、感情是构成威信影响力的主要因素,是威信的核心校长要使教职员工心服口服,必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在各方面起表率作用。校长的高尚道德品质,首先表现在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上,校长只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对办好学校有高度的责任感,为办好学校任劳任怨,才能影响广大教职工忠诚教育事业,敬业乐教。同时,校长要为人正直,廉洁奉公,不以权力压人,平等、公平地待人,不计较个人得失和恩怨,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敢于负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