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5月11日,我同几个钓友乘车到离随州市37公里的柳林镇竞赛水库垂钓。 这天,天气晴朗,有2~3级东南风。竞赛水库很小,约有40亩水面,除坝堤外,三面都是悬崖峭壁。我在水库上游一荆棘丛下面向阳处找了个钓位下竿,水深约1.5米。我用的是一根4.5米的手竿,0.225的胶线,小鲫鱼钩,饵为红蚯蚓。从8点30分下竿,几个小时过去了,浮漂竟一次未动过,而其他钓友或多或少地都钓上来几条鲫鱼。一看时间,已快11  相似文献   

2.
今年元月5日,我从邮局取回邮购的新“促饿鱼饵”后,即按说明配制了诱饵和钓饵。次日就去离城15公里处的白庄水库试钓,在不同钓点打窝3个。过了不到10分钟。窝内有星星点点小泡不停地向上冒,挂上蚯蚓蘸“抢吞”糊饵下钩,不到3分钟;浮漂点动了一下,接着往上送,拉上一看是一条近500克重的鲫鱼。后又接二连三钓上十几条,但一条比一条小。我又去另两个窝钓,也是如此。后来又少续了一点窝,约休息了不到15分钟,再试,不到1分钟,浮漂不见了,一提竿,年还未提起,渔线就断了,只看见水面掀起一个大漩涡。我马上换了一支7…  相似文献   

3.
文风 《钓鱼》2007,(9X):16-17
悬坠钓法(台钓)中,线组的搭配至为重要,而其中浮漂的调校又是重中之重。在浮漂调校过程中,要区分调目和钓目。通常所说的“调4钓2”,指的是将浮漂 在空钩无饵的状态调整到露出水面以上4目的位置,具体施钓时,浮漂调整到露出水面以上2目。所谓的“灵与钝”,就是根据施钓时的具体水情和鱼情,通过对调目和钓目的改变,达到最佳的垂钓状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程宁 《中国钓鱼》2001,(5):23-25
在了解了浮漂的调钓原理后,还需要了解浮漂的选用依据。如果选用错了浮漂,即使调钓得正确,也照样钓不好。短身短尖子浮漂:适合于钓“水皮儿”(接近水面的浮鱼)。这种漂立身快,饵下沉的幅度小,便于游速较慢的鱼跟饵。粗短身硬长尖子浮漂:它立身快,适合捕捉中上层鱼讯。钓生口浮鱼时,丢鱼少。  相似文献   

5.
一、窝点选择 1.水草丛生处可开洞扒窝钓。在茂密水草处,没有任何洞缝,无法做窝下钩情况下,用“小锚”(地摊和渔具店有售)将水面杂草扒开;或用一根强度适中的竹竿,在末梢处绑上一小镰刀,向钓点伸去,将浮在水面上水草割断拨开呈面盆大小洞口。亦可保持一定距离同时多开几个,好轮番钓。若水体有缓流,可开成1.5~2米长条状钓点,以便浮漂和钩饵同步漂移。  相似文献   

6.
鲫鱼机敏胆小吃饵谨慎,在传统约组中由于一漂一坠,鲫鱼吞饵牵动铅坠时,常有吐钩现象,影响上钩率。针对这点我对传统钓组进行了改革。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效果非常明显,大大提高钓鲫的上钩率。我的方法是把一漂一坠改成一漂两坠,分为上坠和下坠。上坠固定在约上面水线的10厘米处,使上坠的沉力等于漂体的浮力。在水中的调试表现为,上坠和约悬于水中,浮漂全部露出水面。下坠固定在约上面水线的3.5厘米处,使它的沉力稍大于浮漂的浮力。在水中调试表现为,上下坠和钩均悬于水中,浮漂低于水平面1厘米。垂钓时延长水线使浮漂露出水面1目,…  相似文献   

7.
初学钓鱼的人,往往对鱼儿吃钩时的提竿时机掌握不好,不是过早就是太迟。我在垂钓中,学习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体会,总结了一个掌握提竿时机的方法,称它为“动态提竿法”,应用上易掌握并且上鱼率较高。 动态提竿法,就是在鱼儿吃饵钩引起的浮漂(竿梢)的变化过程中,不失时机的提竿,以达到获鱼的目的。首先垂钓中对浮漂(竿梢)的“三态”概念的明确:一是静态,就是钓组入水后,浮漂在无鱼吃饵钩时的固有状态。如星漂在水面上几星,立漂在视目出水几目,无漂钓,竿梢的固定形态等;其二是动态,就是当鱼儿吃饵钩时,引  相似文献   

8.
“拉”白鲦     
东山 《垂钓》2002,2(6):61-61
2001年9月8日,我到辽宁省开原县南城子水库钓鱼。这个水库的白鲦鱼密度特别大,闹钩特别凶,手竿饵没到底就被抢光,海竿糟食也是一到底就没。于是我索性用“拉饵”钓起白鲦来。“拉饵”是近几年竞技钓坛出现的新技术,特别适合钓密度较大、个体较小的鲫鱼。它最大的特点是上饵时间短、上鱼速度快。  相似文献   

9.
冬钓几注意     
贺军 《中国钓鱼》2000,(1):15-15
冬天鱼的活动量小,摄食轻,吃钩文雅,上钩后的挣扎力也小得多。可以选用软竿、细线(0.6~1号)、小钩。坠用保险丝敲扁卷在线上即可。调漂时采用“垂直归零法”,将带饵的钓组悬浮水中,浮漂尖与水面平,钓时将钩饵向下移动,水面留一目(或一粒)以便观漂。  相似文献   

10.
今年4月 15日,我到南宁市郊西云江水库垂钓。此水库由台湾运东公司承包,以网箱饲养台湾单性罗非鱼为主。当天下午,我钓上了一条约2.5千克的罗非鱼,由于不知道“十大钓手”通讯赛,失去了一次申报良机。 遗憾之余,5月2日,我与钓友又来到西云江水库。当日气温21~31℃,早上一直下着大雨,我俩冒雨垂钓。我使用的是“火烈鸟”3.6米手竿、“火烈鸟”6号深水浮漂、3号主线、2号脑线、“东峻”福寿鱼饵(饵中添加了我自己制作的虾酒)。上午10时半左右雨小些了,我发现浮漂有动作,但几次提竿都未中鱼。钓友提醒说:不…  相似文献   

11.
刘定龙 《钓鱼》2009,(18):22-24
一.钓友放空为哪般 8月16日和一位网友聊天,他谈到白天在北山水库“最佳钓位”不上鱼的情况。他告诉我说:今天起大早抢最好的钓位拉饵钓了一天,结果风力太大,只钓了几尾。他还画了个简图,说他的钓位是一个凸向库心的尖角上,风向是左前方约45度。我想起他在出钓前向我询问钓鮊鱼的技巧及用饵,对他不上鱼的原因就有些明白了。  相似文献   

12.
“盲钓”     
史为林  郭红明 《钓鱼》2012,(7):26-27
“盲钓”,是指不看浮漂或者看不清浮漂,间隔一定的时间提一次竿,凭时间判断鱼讯的一种钓鱼方式。 “盲钓”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野外钓鱼,遇到风雪雨雾、水流湍急、黑夜无光照等特殊条件,不适宜使用浮漂或看不清浮漂信号时,不采用“盲钓”你就得收竿子走人。当然,“盲钓”也是一种积极的钓法,竞技速钓就有高手不看浮漂钩饵入水后默数一、二、三就抬竿起鱼,而且常常双尾。  相似文献   

13.
调漂小工具     
悬坠钓由于灵敏度高,也被广大钓友移植到了休闲垂钓之中。当半水悬坠调好需要的目数后,根据水深调漂时,需要在钓钩上挂饵,每移动一次浮漂,就要挂一次饵,反复多次移动浮漂,才能把漂调到钓点的水深位置。作为竞技钓,这是钓前“打窝”的一个技巧。但是,休闲钓时,  相似文献   

14.
刘定龙 《钓鱼》2009,(4):20-21
二十五、浮钓的方法 1.钓翻身:这是浮钓时最早抓取的信号。它是利用浮漂从翻身到下降到漂尾之前会有一个短暂停顿的特点而设定的钓鱼方法。这种钓法的前提是鱼层很高,饵的雾化和膨松度好,钩子入水就有鱼吃钩。由于是钓水面的最上层,我们可以人为地选择宽肩浮漂,并调整浮漂到较高的目数,使浮漂直接在漂身和漂尾之间翻身,  相似文献   

15.
怎样钓鲇鱼     
顾建平 《钓鱼》2010,(15):32-32
钓鲇鱼只要掌握好出钓时间、选好地点、应季易饵、灵活运用钓技等几个环节,钓必有获。 一、何时出钓 在北方,每年的五月初,随着水温的上升,鲇鱼开始游向近岸有水草或芦苇的地方活动和进食,此时水库、沟渠、泡沼等水域的鲇鱼白天也开始咬钩。由于一冬无食,春天一般是钓鲇鱼的最佳时期。到了六月鲇鱼交配期,鲇鱼少食,咬钩率很低。  相似文献   

16.
颜恒 《钓鱼》2003,(12)
我因长期热衷于野钓,用商品饵的机会不多,但自打前两年在当地渔具店买过几包商品饵用过后,感觉效果不错,这以后出钓我包里就常带有鲤鲫饵,不时也用用,算是钓中调整“口味”。日前,我约卢廷柱钓友到铳卡一队水库野钓鲫鱼,事先告诉他我新购了几包新品饵,两人准备把该水库密度较大的鲫鱼收拾一回,并叫他准备好拌饵的盆具。这是个多云(上午阴凉、下午气候闷热)的初夏日子,到水库边时感到气温略有些偏低,在20℃左右,我俩各在两对岸的钓点用商品饵和小袋的麝香小米拌了酒糟撒饵做窝,尔后用小塑料盆拌了钓饵做搓饵用。为了验证该饵的雾化性,我丢了…  相似文献   

17.
邹思全 《钓鱼》2010,(23):20-21
在钓鲫鱼上,历来就有“钓鲫有三巧,竿软、线细、钩子小”的说法。因晚冬早春季节水温低,从而导致鱼体僵嘴硬,索饵时开口较小,体现在浮漂上的动作很小,似有还无,让我们把握不住提竿时机,常常失去中鱼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远方 《钓鱼》2007,(1X):39-40
秋天是钓黑岩鱼的佳期。说到黑岩鱼。流行的钓法有浮漂假饵钓等各种各样的有趣钓法。但大家知道一种在白天大量上鱼的钓法吗?这就是“撒饵钓法”。喜欢钓黑岩鱼者今天可以听听广岛首届一指的名人——中村幸春先生的详细解说。  相似文献   

19.
耿胜利 《钓鱼》2010,(1):22-23
“泡沫钓法”也是一种钓水皮的方法。是化绍新老师首先发明和使用的新方法。是在“蚂蚁上树”钓法的线组上于8字环上附着一粒泡沫浮漂。其特点是始终将饵控制在子线长度以内,直观地看清鱼吃饵的信号,减少空竿。浮力可以承担8字环和双钩双饵的重量,并可根据鱼情和鱼讯的大小,随时改变泡沫浮漂的大小。  相似文献   

20.
《钓鱼》2007,(2)
秋天是钓黑岩鱼的佳期。说到黑岩鱼,流行的钓法有浮漂假饵钓等各种各样的有趣钓法。但大家知道一种在白天大量上鱼的钓法吗?这就是“撒饵钓法”。喜欢钓黑岩鱼者今天可以听听广岛首屈一指的名人——中村幸春先生的详细解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