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房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全国房改工作的逐步展开,使我们认识到多渠道集资建房,具有强大的的生命力,现就集资建房的类型,集资方式及有关问题作一些探讨。一、集资建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职  相似文献   

2.
第一条为了加快住房建设速度,缓解教职工住房困难,逐步改善教职工居住条件,根据《成都市住房制度改革规划和实施方案》的精神,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集资房分为两种,一是集资建新房、二是集资分配旧房。实行集资建房后,我校现行的按综合计分排队分房的办法维持不变。学校仍将有计划地安排基建经费修建住房,为正常排队的  相似文献   

3.
我校为了尽快解决教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参照国务院及江苏省房改办颁布的住房制度改革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建房经费渠道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改变了由国家学校包下来的做法,采取了职工筹资建房的办法取得了明显成效。1.宣传发动、统一认识为尽早转变教职工在住房问题上“无偿”“福利”的旧观念,使全校职工对集资建房形成共识,集资建房问题多次被列入校长办公室会议的专门议题,校领导层首先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召开了全校教职工大会,教工代表,民主人士座谈会,向教职工反复宣传国家的  相似文献   

4.
王翠  王丹 《华章》2012,(23)
在我国现有住房保障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单位集资房作为经济适用房的补充得以继续存在,但因为单位集资建房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种种不法问题,社会各界对这一制度的争议较大,本文从单位集资建房的概念与法律性质入手,对单位集资建房制度的运行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解决我国单位集资建房制度现实困境的具体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院的集资建房到目前为止进行了三次,第一次是95年末集资建设13号住宅楼;第二次是97年,集资建设14号住宅楼;第三次是99年,集资建设住宅南小区。通过这三次集资,使参加集资建房的教职工的住房条件都有了跨越式的改善,其他教职工的住房也不同程度得到改善。教职工从根本上改变了对集资建房的认识和态度,甚至出现排队排不上,拿钱买不到房子的可喜局面。 1.科学测算,合理定价,抓住集资建房的关键环节集资建房能否顺利实施,一方面是教职工当中有多少人能花钱买房住;另一方面还需考虑学院的补贴能力多少。职工的承受能力和学院的补贴能力相结合的标准是建设住房的工程  相似文献   

6.
多渠道筹资建房与高校住房制度改革方应祥李绕芳高校住房制度改革是高校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住房制度改革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职工生活福利条件的改善和师资队伍的稳定,关系到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多年来,我校对住房制度改革进行了探索尝试,分别从1985年...  相似文献   

7.
住房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房改工作在全国的逐步推开,我校在集资建房和出售公有住房方面作了一点探索与尝试,并得到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理解与支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七五”期间,我校教职工人数就由3500人增加到4400余人,各类学生由7000人增加到万余人。1985—1992  相似文献   

8.
为了贯彻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教师住房工作会议上讲话的精神,根据国家教委和上海市有关的政策精神,我校自1996年1月1日起实行多渠道集资建房;住房分配逐步实行货币化;鼓励教职工通过申请个人抵押贷款以购买自住房。通过加快改革,建立新的筹资建房机制,调动各方面共建住房的积极性,进而尽快解决我校教职工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9.
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住房制度改革黑龙江大学副校长□赵奇黑龙江大学自1991年末开始实施住房制度改革,迄今已竣工集资楼52000平方米,是房改前15年国家投资建设住宅总和的2.34倍,彻底解决了无房户问题。学校住房制度改革已经赢得了广大职工的理解、支持和...  相似文献   

10.
高校房改必须更新观念刘大元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拓宽了建房资金的来源渠道,使建房进度大大加快,对改善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等学校的房改既是社会房改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后勤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一件关系到能否稳定教职工队伍,调动其教学、科研...  相似文献   

11.
论加快住房分配体制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住房问题根源于传统的行政式住房分配体制。提高房租和集资建房分房及出售公有住房是狭义住房分配体制改革的三大思路。我国住房分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化的住房生产要素分配体制和生活住房的分配体制及相应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有的保障住房供给分类供应体系在多轨运行中逐渐暴露其缺陷与不足,主要存在重产权式保障而轻租赁式保障,保障方式间相互割裂,供给层次划分和准入标准不科学,应保未保和保不应保现象较为突出等问题,导致保障住房分配不公和运行效率低下.从整体视角重新设计住房保障供给体系的顶层制度是解决当前住房改革困局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保障住房供给体系并轨改革的背景,探讨了将现有保障住房供给体系中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合集资建房、合作建房)及含部分限价商品住房统一归并至公共住房体系中,构建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供给体系,实现住房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目标,实行住房保障体系的“目标并轨、政策并轨、建设并轨、对象并轨、补贴方式并轨、资金并轨、腾退并轨、管理并轨”.提出“渐进式统一”的并轨改革实施方案,按“分类并轨”和“整合并轨”两个阶段实施,并设置一定的过渡时限,把握好实施过程中的新旧政策衔接,以期为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师住房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分析了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高等学校职工的住房现状,提出了在过渡时期解决高校教师住房的四条途径,即全额补贴,差额补贴,集资建经济实用房和职工合作建房,最后实现高校教职工住房与社会接轨。  相似文献   

14.
停止实物分房后,城镇职工要转变住房观念,主动进入市场,依靠个人积累和金融支持,通过集资建房;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购买住宅商品房以及承租廉租住房等办法解决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15.
抓好集资建房,努力改善教职工居住条件刘洪华职工住房问题是总务后勤工作的难点之一,多年来困扰着总务后勤特别是房产部门的同志。尽快缓解教职工住房的供需矛盾,妥善解决教职工的住房困难,是关系到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稳定教职工队伍。实现小康目标的大事。集资合...  相似文献   

16.
1993年底,全校带眷住房有1242户,有成套房700套,人均居住面积为6.24平方米,低于金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不少教授、副教授和处级干部住在二类房中,280余名已成家的中青年教工仍住在集体宿舍和学生宿舍,还有160余名大龄青年等待结婚用房。住房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已成为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面对这一严峻的事实,校领导决定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多渠道筹措建房资金,积极推进集资建房,加快教职工住房建设步伐。近二年,我们分两批组织集资建房344套,共29800平米。到1996年9月份,人均居住面积可达10平方米。我校住房问题可望得到基本解决。  相似文献   

17.
以商品住宅建设代替福利分房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但住房售价也在开发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背景下不断攀升,远远超过了多数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非盈利性单位集资联建住房模式,既缓解了居民住房紧张问题,又减轻了政府工作压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探讨了“代建制”建设模式在单位集资联建住房项目管理中的实施思路、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学校住房制度改革工作,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成绩。高校通过集资建房、出售公房等各种形式的房改,广开了筹资渠道,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国家投资不足的困难,使教师住房难的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 以黑龙江大学为例,1992年实施房改前,全部教工住宅仅有6.4万平方米。通过四年多的房改,到1995年底,该校新建住宅达4.6万平方米,而国家投资部分总共才有130万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祁东县把加快教职工住房建设作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以加速小城镇建设为契机,把农村教师住房建设与小城镇开发结合起来,将教师街、教师村纳入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鼓励和扶持农村教师在小城镇集资建房,逐步探索出了一条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校住房的管理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校住房制度改革出现的新问题(一)希望学校解决住房的观念仍然存在福利政策分配住房的做法对教职工观念的影响长期存在,认为建设用地属高校自有土地,建房成本中不含土地出让金,住房售价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