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选有李煜的《虞美人》一词,其中有关“只是朱颜改”一句,课文下面作了这样的注释: “只是宫女们都老了。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目的宫女。”我们认为这一注解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1.播放《送别》名曲,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  相似文献   

3.
4.
教学内容:古诗两首《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古诗两首》或《古诗三首》这类课文。“古诗”是个含义非常广泛的词语。广义的“古诗”,泛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所有诗歌作品。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绝大部分是律诗和绝句,但古诗不等于律诗、绝句。通常所说的“古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是唐代近体诗产生以前除楚辞以外的各种诗歌的统称。包括汉魏六朝各种形式的诗歌,如汉魏乐府、南北朝民歌、六朝文人诗、杂体诗。古体诗的特点是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用韵较宽,句数不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形式。唐朝以后的人仿照古诗的形式所写的诗歌也叫古体诗,一般称为“古风”。  相似文献   

6.
“简单明了教数学”,这应是指课堂教学简单而精彩、简单而扎实、简单而开放。在本次研讨会的课上,有不少设计巧妙的亮点。如“数学广角”一课的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颇具匠心,可借鉴性强。上课伊始,让学生伸出手,五指张开,数一数张开后有几个空格;接着,让学生把手指假想为小树,想一想,五棵小树之间有几个空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8.
历岗 《小学语文》2007,(2):51-51
问:“不知绿叶谁裁出”(三年级下册第2课《古诗两首》)的“裁”字,部首是“戈”吗?  相似文献   

9.
浙江青年教师王自文在重庆举行的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采用组合法上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题临安邸》两首古诗。在这节课中,教者依据主题整合内容、抓住诗眼大胆舍弃的教学设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圈可点不少。我们知道,“以读代讲”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现笔者仅就其引导学生以读悟语和以读悟情方面的特色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10月的网事属于小语。在山城重庆召开的“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为十月的小语各论坛的热闹拉开了序幕。两个会场的数5-堂美轮美奂的公开课,为现场以及网络的讨论提供了素材。然而,面对一次次精心打磨、反复演练的“艺术成品”,小语老师们说得最多的,也就只能是“叹为观止”了,其中浙江选手王自的《古诗两首》,被誉为将古诗教学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同时也是将小语界当下最为人称道的“诗意语”的实践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唐有泉 《辽宁教育》2002,(7):99-100
《墨梅》、《竹石》、《石灰吟》这三首诗都是借助对事物的赞美来表达对人的赞美的.《墨梅》,诗人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他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竹石》通过对"立根""破岩"中的劲竹的歌颂,说明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石灰吟》通过对不畏"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清白于人间的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抒发了诗人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2.
陈玮  蔡惠玏 《辽宁教育》2003,(7):101-103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仅关心学生的认知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生命的质量,要把学生视为鲜活的生命体,而非简单的"认知体".后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程是一种对话,一种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的对话.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价值观统一的语文学科,其课堂教学应是师与生之间,心灵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要以人为本,激活课堂,关注个性,凸现主体,给师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学生的"学"一片放飞的天空,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现以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古诗两首>课文为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一、以“研”激活课堂——让学生“学”有体验 在人的发展中,“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都是必要的,但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注重了“接受性学习”,而忽略了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的“研究性学习”。因此,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在教学中学生要“探究”、“合作”,而小组学习是课堂合作的主要形式,在研读过程中,要使小组各层学生都参与到“交流型”、“开放型”的课堂中来,消除了差异性对课堂教学的不利影响,形成了互动关系,挖掘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晖”,能正确理解“泊、数重、游子、寸草心、三春晖”等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会默写。3.理解诗句的意思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诗人思念家乡 ,热受母亲的真挚感情 ,培养审美情趣 ,丰富学生的情感。4 .通过本课学习 ,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 ,并提高鉴赏能力。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 ,有感情地诵读诗句 ,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教学难点 :体会诗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教师 :CAI课件。学生 :查找有关诗人的资料和作品 ,带字典和词典。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赵海霞老师就人教版第八册第二课《古诗两首》中《惠崇春江晚景》一诗的“晚”提出:从本诗中的四句所涉及到的景物——桃花开、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河豚欲上时,均属早春景色,并非晚春,诗题中的“晚”应如何理解?  相似文献   

16.
17.
初中《语文》第二册《桃花源记》一文中,有“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教师教学用书》翻译说: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类似的翻译在其他资料上都可见到。其实,这种翻译是错误的,因为“有汉”的“有”不等于“有无”的“有”,而是作助词,没有实在意义。“有”作助词,在古代很常见,其用法可分两类。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对话教学”,其意图是促使课堂摆脱传统的“满堂灌”、“满堂问”等弊端  相似文献   

19.
《革命烈士诗两首》是用生命写成的诗,它放射出青春的光和热,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材料。本文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先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革命生死观,从烈士遗留下来的这些闪光的文字中汲取力量。朗读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朗读指导到位了,学生读出味来了,读出情来了,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一、阅读资料铺垫情感叶挺和陈然两位烈士生平、生活时代的政治背景、诗歌写作的背景以及表达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对现在的学生来讲都是陌生的。因此讲读新课前有必要做一些辅助工作,让学生走近作者,认识他们,为理解作品,对烈士产生崇敬的感情奠…  相似文献   

20.
姚希银 《云南教育》2005,(26):22-22
小学语文课本所选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古诗或寄情山水,或寓理于事物,或托意于万物。或讴歌人生,或说明事理,或催人奋进。或发人深省,语言精警优美,意蕴深厚丰富。学得好能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