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跃 《文教资料》2020,(6):101-102
中华民族,形成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骨干力量,肩负着民族精神的传承和传播任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历史教育为切入点,分析与民族精神的整合关系,并从历史课程和文化传承两个层面,探索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呈现出许多特点,同时也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与时俱进地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董莲凤  池振国 《考试周刊》2009,(12):186-187
民族精神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而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快捷化等国内外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出现了新的困境,主要表现在思想困境、价值困境和认知困境三个方面。正确认识深入分析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加大措施,积极应对,对加强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提升其精神境界,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威有舌垂的卿.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呈多样性,服务和奉献意识淡化.因此,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刻不容缓.本文围绕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的培育展开阐述,指出高校应当紧紧抓住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核心,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发挥课外实践活动的辅助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及以重大事件为契机进行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等途径,充分调动和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创新民族精神培育的形式与途径,在当代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中国现代史教育是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而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历史,更是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素材。学习和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有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富有时代气息和科学内涵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新的历史时期有着新的变化,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热爱祖国,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高素质人才队伍的中坚后备力量,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增强大学生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探讨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现状及教学对策,以促进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发.  相似文献   

8.
把握大学生思想特征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它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这项基础性工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时代的呼唤,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关键所在。科学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呈现出许多特点,同时也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与时俱进地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从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及自强不息四个基本方面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帮助当他们建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使他们维护和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汲取和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国宝贵的优良传统,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而有重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有积极、向上的,对民族精神有着正确的、理性的认知和科学的民族信仰,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方面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在途径和方式上加强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把“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工作中的体会,在阐释民族精神及其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民族精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思考和建议。一、民族精神及其内涵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稳固、持久而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品质,是一个民族所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新人,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担负着重要使命。因此,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现状,针对他们的不足,有的放矢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一、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题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是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是摆在每一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中指出,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主要是解决确立国家、民族意识和发扬民族精神的问题,在大学生中形成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精神状态。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关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伟大战略的实现。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精神塑造,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振奋的…  相似文献   

16.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重要举措。落实这一举措,要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明确民族精神教育的丰富内涵,积极探索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7.
董晶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34(8):143-144,F0003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程和核心内容.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对于高校提高人才素质至关重要.该文在分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与挑战,并借鉴国外经验与方法,提出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的走向是国际化,路径是群众路线,行为是适度理性。全球化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挑战,削弱了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减弱了大学生的国家主权意识、民族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户外荧屏等新媒体,加强民族精神教育,陶冶爱国情怀;利用课外实践,巩固爱国情感;与时俱进,进行理性爱国教育。  相似文献   

19.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形成的抗疫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诠释,对当代大学生具有现实与历史的永恒教育价值.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借助抗疫实践中的鲜活事例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能提升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20.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理清思路,找准切入点,抓住关健点.通过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发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优势,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解决大学生各种实际问题,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