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樟柯出生于山西汾阳农村,父亲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这位乡村教师以深厚的父爱和理性引导让儿子自己选择人生,直到贾樟柯成为知名新锐导演。贾樟柯记忆最深的是父亲为他的成长流过两次泪……  相似文献   

2.
记忆中父亲并不是一个善于言谈的人。小时候老师让写我的爸爸妈妈,我用故作成熟的语气,夸我的父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然后拿给他看渴望得到他的表扬。结果,他只是给了我一句  相似文献   

3.
在我出生和成长的那个村庄上,父亲算是一个少有的识文断字的文化人。由于他的童年家境较为优越,所以,他比同龄人多了一个受教育的机会。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庄子上几乎所有人都曾求助过我的父亲.庄子上几乎所有与文字相关的事都必须由父亲来完成:  相似文献   

4.
记忆     
记忆,是深藏在内心的日历,打开它,展现在面前的是一个多彩的天下;记忆又是盛开于心里的花,嗅着它,会陶醉于它淡淡的清香中;记忆也是漫步于沙滩上随意拣拾的美丽贝壳,尽情享受人生的盛宴。不管记忆是什么,那让自己难忘的、欣喜的、激动的甚至是痛苦的、失意的、彷徨的一幕幕,总会如一串串珍珠存在于心中。随手打开陪伴自己十几年的心情日记,该记忆的欢笑,该记忆的泪水,像朋友一样翩翩走进自己的视线,也默默地走进自己的心怀,又像是一条条无形的丝线,穿起走过的日子。记忆中,勤劳的父亲还健在,一幅全家人吃鱼的场面清清楚楚。父亲爱吃鱼,每逢…  相似文献   

5.
一个年仅15岁的少女小A,导演了一幕血淋淋的杀人案,凶手竟是与她“热恋”的男友,被害人却是她的亲生父亲。小A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亲是啤酒厂的工程师,母  相似文献   

6.
《铳梦》类型:动作/惊悚/爱情/科幻上映日期:2007年1月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编剧:Laeta Kalogridis,Yukito Kishiro故事梗概:故事发生在26世纪,世界毁灭后300年。那是一个科技比现代发达得多的时代。主人公是个智能机器人,即拥有人类的大脑和人造的身体。她看起来像14岁的女孩,却丧失了记忆——一位科学家在废墟上发现了她,为她重建了身体,并成为她的代理父亲。她发现战斗是帮助她重拾回忆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车座     
自打有记忆以来,那车似乎已在家中落户,黑亮的车身,高高的横梁,鼓鼓的显得格外有力的轮子,它是一辆被父亲仔仔细细擦洗过无数遍的永久牌自行车。父亲特意从别人遗弃的沙发中取出海绵,外面包上小花布,缝制成一个小坐垫,紧紧地绑在车后座上。父亲说这样我坐上去就不会硌屁股了。  相似文献   

8.
董国宾 《家长》2011,(4):48-48
父亲与庄稼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春种秋收,锄草施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记忆中的农民父亲,只出过两次家门。 第一次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那时我学习很用功,不知不觉中,我发现视力在下降,于是就给家里寄了一封信,说汇点钱过来,我想买一副眼镜。  相似文献   

9.
父亲的奥数     
岁月的年轮,渐渐风干了模糊的记忆。思绪的阳光,悄然把记忆中父亲的影子拉得悠长。怕奥数,更怕父亲;因为奥数,更因为父亲。对父亲的记忆,总是驻留在数字的路口,总是弥漫着昏黄的夕阳。父亲是一名数学教师,一个无证的乡村代课教师。与众不同的是,当其他教师执著于转正,执著于为生活奔跑时,父亲却顽固于对奥数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儿时记忆中的父亲是很爱笑的,眉眼弯弯的,眼角有几条细小的皱纹,生气时前额上会隐约浮现一个“三”字,眉间不自觉地拧起一个“川”字,我总想伸出手,抚平那深深浅浅的沟壑。我知道只有我犯错时,父亲才会挂上这种威严的表情。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伦理道德、父亲形象以及文化使命感三个方面对李行导演与李安导演的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并且结合具体电影文本,对两位导演的导演风格和美学特征进行详细阐述:他们为什么相隔几代却同是电影儒者,在影片中都强调伦理道德问题;"父亲形象"出现在他们两人的影片中是否有不同作用;两位导演都肩负着文化使命感,他们的文化传承侧重点各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们在传承中国文化时侧重点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签名     
曹志星 《新读写》2011,(7):24-26
在乔治的记忆中,父亲—直就是瘸着一条腿走路的,他的一切都平淡无奇。所以,乔治总是想,母亲怎么会和这样的一个人结婚呢?他总觉得,父亲那条瘸腿,带给自己的是耻辱。  相似文献   

13.
父爱无言     
周蕾 《初中生》2008,(12):56-57
记忆中父亲瘦弱的肩膀,承载着的不仅仅是各种重物,还有无形的压力和痛苦。小时候家里特别穷,我和妹妹的学费靠父亲一个人辛辛苦苦去挣,缺少的那一部分只得向亲戚朋友去借。借的次数多了,亲戚们不免会担心我父亲能否偿还。久而久之,遇到我父亲来借钱便都搪塞起来,这个说没钱,那个说手头紧。父亲在察颜观色中只能叹息自己无能。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当代新生代导演电影作品中,传统的父亲形象被重新书写。通过对父亲形象的不同书写策略的解析,着重探讨了这一传统形象的新变。文中指出父亲形象在电影中的表达,与新生代导演的文化立场、创作态度和市场遭遇具有某种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泪     
在我三十岁之前,从没有看到过父亲的眼泪。父亲当了一辈子司机,没有什么文化,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天性极其乐观的人。记得在我年幼那段家境贫寒的日子里,父亲以他最朴素的方式给了我最快乐的童年。从小到大,父亲从来投有打骂过我,童年的记忆中,虽然没有好玩的玩具、没有难忘的美味、甚至没有可以买东西的零用钱,但是,我依旧认为我是一个快乐的孩子!  相似文献   

16.
为爱低头     
我父亲的性格,胆小懦弱,毫无主见,却又固执且死要面子。他凡事都要靠我母亲做主,与村里人发生纠纷时,他最后一句话总是:等我老婆来了再跟你讲。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我曾经打心眼里瞧不起他。父亲在父辈们中算得上是半个知识分子,曾经差点被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最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去成,然而他的同学却都比他幸运,一个个都吃上了国家粮。父亲由于面子的缘故,很少与同学交往,在我的记忆中几乎就没有。只听他说过早年他有一个同学在我们乡当乡长,父亲每次碰到他,总是直呼其名。后来乡长通过其他人委婉地告诉父亲,在众人面前不要叫他的名字而应…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眼泪     
记忆中,父亲这个坚强的男子汉,曾在我的面前流过两次泪。 一次是在我进城工作两年后。那时我爱上了一个喜欢唱歌的潦倒男人,不顾父亲强烈反对,坚决和他在一起。父亲见劝阻无效,默默地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我被所谓的爱情冲昏了头脑,在父亲的眼泪和阻挠中,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婚姻之路。  相似文献   

18.
<正>父亲离开我们半年多了,我们从刚刚失去父亲时难以割舍的失声痛哭,慢慢变为对父亲不由自主的无限思忆。关于父亲的记忆,时不时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海中不断闪现。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我小时候很久才能见父亲一次,对父亲的记忆只是几个零碎的片段。但对于父亲的味道的记忆,则是连续不断且极其强烈的。父亲的包里总有一种淡淡的、悠长的味道,那是令人向往且难以忘怀的苹果香味。无论是在外地,还是调回家乡后,苹果香一直是父亲包里的标志性味道,印象中父亲回家就意味着有苹果吃。  相似文献   

19.
父爱     
在我的记忆中,我和父亲似乎就是那两条不能相交的平行线,很难搜寻到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父亲是一个工匠,每天早出晚归为一家生计奔波。听母亲说,在我“咿呀”学语时,很“认生”,就连父亲抱一下都直哭闹,直到现在,我还在怀疑,父亲是否好好地抱过我一回。  相似文献   

20.
父亲是个异常温厚的人。记忆中他对任何人都是恭敬有礼的。母亲急躁冲动,时常耍着她的刁蛮,而父亲却从来是一言不发地陪笑。那时我未满十岁,每天听班里的同学夸耀自己的父亲如何了得,小小的脑子里便固执地给父亲定下一个懦弱的形象。我的任性与母亲一脉相承,幼时变着法子向父亲要吃的,得不到就高声大哭。父亲也不恼火,每次他都会耐心地哄着我,想出一个个新戏法,把我的注意力从吃上引开去。有一天和父亲去逛街,他指着街上一家铺子说:“那是我学生开的。”父亲做过几年教师,语气中藏着几分自得,我故意打击他:“你的学生个个比你有钱。”他不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