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在调查、比较等基础上,从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四个方面对皖北方言的重叠量进行了细致描写和深入分析,并从语义、句法等方面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另外,从共时层面对皖北方言与陕西方言的重叠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指出了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汉语属于典型分析性语言,句子中各种句法成分缺乏必要的格形态标记,介词就成为标记句子中部分句法语义成分必要的外在形态。不同类型的语言,介词与它所介引间接题元的句法位置不尽相同。皖北中原官话介词和普通话介词一样都是在古代汉语介词、近代汉语介词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因此在介词系统上同大于异,有很强的一致性,但也有一定差异。为了更全面认识皖北中原官话介词系统,探讨其类型学蕴含,需要追根溯源,了解汉语介词演变的历时轨迹,从历时共时角度进行比较,才能把汉语方言介词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五台方言的名词重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共时的角度区分了山西五台五言不同的构成形式,分析了其复杂的表义特征,归纳了其丰富的语法功能,并讨论了其历时演变,指出五台方言的重叠现象是对古代同类现象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动将结构指“动词 +将 +趋向动词”这种格式。它是近代汉语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句法形式。然而发展到现代汉语 ,这种格式却萎缩了 ,只残存于部分方言之中。本文对属于华北方言次方言的皖北方言中的动将结构的描写与分析为这个结论提供一种论据 ,同时为《安徽省志·方言志》中的相关描写与结论提供补充或修正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运用单点描写、共时比较的方法,对濉溪方言的"前缀、中缀、后缀"进行了细致地描写与分析,指出了一些词缀的来源,并与秦晋方言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遵义方言量词的构形重叠有三种形式:完全重叠式AA、嵌“大”重叠式“A大A”和嵌“把”重叠式“A把A”,前一种和普通话相同,后两种则为遵义方言所特有。本文讨论各重叠形式的语法意义及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7.
AB式拟声词及其重叠形式的多角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式拟声词中叠韵词较多,第二个音节声母为“1”的也较多,后者可能与古代汉语的复辅音有关。这类词通过不同的方式时现实世界的声音进行模拟。AB式及其不同重叠形式的拟声词表示的语法意义不同。这类词作状语时,在组配方面受到拟声词形式和VP组成成分的双重限制。这类拟声词后加“地”与否表现出不同的语法意义。是否加“地”与拟声词的形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共时的角度区分了山西五台方言不同的构成形式 ,分析了其复杂的表义特征 ,归纳了其丰富的语法功能 ,并讨论了其历时演变 ,指出五台方言的重叠现象是对古代同类现象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65):52-53
动词重叠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又常见的语法现象。从语法形式上看,动词重叠大致可分为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和双音节动词的重叠两大类,每一类又可细分为几种不同的小类。本文从构词法、语法性质、语法意义三个角度分析了动词重叠的几种形式,参考各位大家们的观点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入声是古代的一个调类,在今官话方言中都已消失,分派到平、上、去声中去了.就《方言调查字表》所列入声字对照兰银官话、中原官话陇中片方言、东北方言做了穷尽性的统计,比较了这些入声字在上述方言中的分派情况.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古西域龟兹文化、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的中原文化特点的介绍,凸显古西域龟兹文化对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的中原文化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揭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互摄互补,方才汇成了今日中华民族文化的恢弘气象。  相似文献   

12.
我国持续不断的工业化和目前正在实施的城市化战略,导致了在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城市群的出现。我国中部地区,也正在形成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该区域处于陇兰经济带的中间部位,东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西接广袤的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强,辐射范围较大,具备城市群发展的一系列条件。中原城市群发展首选应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统一协调,统筹规划,培养增长极,调整区划,实现中心城市跨区域扩张,增强产业牵引功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得到长足发展,逐渐拉近了与世界教育的距离。但全国教育发展极不均衡,皖北地区的教育明显滞后于全国教育发展水平。其主要表现在初、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在全国和安徽地区的排名靠后、在校生人数少、出国留学生人数不多以及师资力量的短缺和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等。皖北教育滞后的原因,既有历史的、经济的、军事的等原因,又有地区人文环境落后的因素。受历史因素的制约,建国后皖北教育仍没有赶上全国教育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由于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历史现实和美育自身的特点,此阶段的美育发展几经起落并在美育发展的两次相对高峰期呈现出一些相似和不同之处,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美育与社会、美育与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美育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赋予的新的涵义和在素质教育中所应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黔中自古以来就远离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关于贵州地域中的黔中的确切记载开始于明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黔中被称为“南夷”之地,物质文化发展相对贫乏;黔中地区与中原交往时断时续,中央政权虽在此设郡守县令,但事实上的掌权者是当地的土司、王侯;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得该地区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我国北方地区的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师生对于三种语言教育认同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较之西部其他少数民族,上述4个北方少数民族对三语教育的认同度较高,能够客观认识三语教育,认为三种语言间存在内在联系,并希望少数民族外语教师能够具备三语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部地区农村金融生态发展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部地区作为传统的农业区,其农村金融生态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较东部地区而言,中部地区农村金融生态发展中还存在着金融结构发展不均衡、金融供需矛盾突出、金融环境脆弱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中部农村金融生态发展。为此,以金融功能观为视角,通过转变政府职能,结合中部区域特点,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健全金融组织体系,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等途径,加快中部农村金融生态发展体系建设,为实现中部崛起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闽中、闽北方言的分音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闽中、闽北方言分音词的特征,分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拟声词和扩展形式六类列出分音词词表。  相似文献   

19.
华北联合大学1939年夏成立于延安,随后迁到晋察冀边区办学。1945年,张家口第一次解放后,华北联大随军进入张家口办学。在张家口办学期间,华北联大规范了课程设置,加强了教学和管理,努力实现办学正规化,积累了在城市稳定办学和建设现代化综合大学的经验。华北联合大学历经考验,多次合并、更名,最终发展成为国际国内知名的学府——中国人民大学。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墓志语料丰富,特色鲜明,具有较重要的词汇研究价值,但是有大量的词语被《汉语大词典》等大型工具书所失收。现考释其中的词语16条,为大型辞书的编撰和汉语历史词汇研究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