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西西信箱     
○大方县八堡乡中学陈 梅西西姐姐 ,我想请教两个问题 :1、我身边的一些同学在某刊物上发表了文章后 ,又把这篇文章投向别的杂志社 ,这样做对吗 ?2、我的作文都是自己写自己修改的 ,但一些刊物和征文启事上却让写辅导老师 ,我没有辅导老师该怎么办 ?●陈梅你好 ,先来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 ,一稿多投的作法是不道德的行为 ,就像你说的 :投稿也像做生意一样 ,把东西卖给了一位顾客就不能再拿回来再卖给别的顾客了。如果你的文章发表了 ,有别的刊物要转载 ,这是可以的。要转载的刊物首先要征得原作者和原发表刊物的同意 ,并付给原作者和原发表刊…  相似文献   

2.
孩子的书包虽不大,但它却背着家长的希望和孩子的未来。做家长的一般都很注意孩子书包的清洁,往往爱责怪孩子:“看你把书包都弄成什么样子啦!……”如果你是一个称职的教育型家长,你一定不会忽视书包这个‘’百宝箱”中的其他,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东西。从这种意义上说,孩子的书包是孩子某种思想的包裹,是一个五彩缤纷而又不成熟的世界。当你从书包的某一个口袋里发现孩子吃了半截又用糖纸匆忙裹好的糖果,你可以猜想孩子要么不喜欢甜食,要么是你送他上学的时间有些紧张。这一切如果不是,也许你的孩子在上课时偷吃糖果,被老师发现…  相似文献   

3.
张增丽 《班主任》2004,(2):38-38
开学那天,当我从学生手中接过一张张家长通知书的回执时,我惊喜地发现,每一张回执上的"家长意见"一栏都写得满满的."尊敬的张老师,感谢你一年来对孩子的精心教育和培养……""尊敬的张老师,你是一位教学有方的好老师,孩子能跟这样一位好老师上学,真是很荣幸……"家长们似乎也学会了赏识,多是赞美之词,使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徜徉在家长一句句褒奖之辞中,我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正>在许多语文课上,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对学生说:"请你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读。"于是学生便会声情并茂地读起来,读完后往往会博得老师一句"你读得真好!老师从你的朗读声中听出了……"等诸如此类的表扬。如果有学生的朗读并未达到老师的标准,我们又会听到:"如果你把××读得更重或者更轻肯定会更好!"于是,学生要么用提高一个八度的嗓音使劲地读,要么用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轻轻地读。然而,这样的朗读真的有效吗?这可能是盘桓在我们语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2014,(4):72
正特别是打架家长会上,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的家长和老师谈话。老师:"你孩子不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家长:"还请老师多多教育,我这孩子从小就胆小,人多的地方他不敢去……特别是打架!"老师:"……"老师真小气儿子放学回来,嘴里一直嘟囔着"老师真小气"。我问原因,儿子说:"外面的老师来我们班听课,我们老师准备了好多可爱的小礼  相似文献   

6.
如果你是这篇文章中的“我”(作者),当你好不容易做完了作业,正在如释重负地、心安理得地、津津有味地吃着苹果的时候,当你突然在电视屏幕上看到战争中的伊拉克人民的苦难时,你也会震惊,也会立刻心情沉重,也会再也没有心思吃苹果,也会突然感到有许多话要说,甚至想到要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7.
老师和家长,同样扮演教育孩子的角色,只是老师恐怕要比家长多一份心理负担。因为孩子的危机意识较弱,老师随时担心万一有点儿闪失,如何面对家长?如果家长能体谅老师的这份心,在沟通态度上加以尊重,老师对未来工作也能多一份信心。担当教职重任的老师,应该敞开心胸,排除防卫心理,包容家长对孩子的关切,但是也不能失去立场,一味迎合家长所提出的“过分”要求。例如:“我的孩子会吸吮手指头,希望老师能尽快帮他改正过来。”这种情形如果发生在欧美先进国家,老师会回答家长:“这习惯是你把他养成的,如果你非常介意,请回去帮他改正后再送来。”而…  相似文献   

8.
正办公室里,网瘾少年汪某正垂头丧气地接受着我的教育。"学校明令禁止上夜网,我在班里也反复强调,你居然还犯。再说,马上就月考了,真是太让我失望了……"我辛辛苦苦挣钱供应你上学,你够‘孝顺’的,让我从千里之外专程回来教育你!"说着说着,家长还上前给了孩子一巴掌。孩子眼角猛地一挑,流露出不服气的表情。可能是慑于家长的威力,没有做声。"叫家长你还有情绪!你说你啊,咋就不领情呢?为了你们,我付出了多少。可你呢?上次物理老师就说你写作业不认真了。"我有些生气,似乎要把他的坏事揭发完。  相似文献   

9.
又到了填写幼儿发展评估手册的时候了,翻开一本本手册,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张张可爱的小脸,我用笔一字字、一份份地填写下我对他们的爱。翻到原原的手册时,我却看到前面一页只有家长写的话,而教师那一栏却空空的,一个字也没有。我一惊,原来上次发评估手册时,原原的这本给漏填了。这漏掉的一份“爱”会给家长、孩子带去什么?虽然家长和孩子都没有提过这件事,但他们心中会怎么想呢?……我在那空白处补上了老师的话:“原原,很抱歉,老师不小心将你小册子上的评语漏填了,你能原谅老师吗?你是一位可爱的小姑娘,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喜欢你……”我尽量用…  相似文献   

10.
家长会后,家长把讲台围了个水泄不通,在众口一词的赞美声中,一向提醒自己要"低调"的我,愣是一直没把嘴合拢. 就在这时,一个怯怯的声音挤进来:"罗老师,我想和你说说品品的事……"哦!是品品妈妈. 品品是班里学习能力最弱的一个孩子,在一至三年级,他没能交出一张像样的答卷.我从上个学期开始接手,担任他的语文老师.在初次和学生见面谈话时,我特意说:"本老师从不在乎同学们以前的成绩,只在乎你们今后的学习态度.只要你肯学,老师一定会喜欢你."这番话其实是说给品品等对学习已经失去了兴趣与信心的孩子听的.品品也许听懂了我的话,他在我面前表现得特别上进、听话;而我呢,也总不忘给他鼓励,言语间表达出对他的喜欢.可是,最近他似乎又被"打回了原形":上课讲小话,做小动作,作业迟交,听写"惨不忍睹"……  相似文献   

11.
正可恶的"坏"作业:你好!从一年级起,我就认识了你。我觉得你真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坏小子。我今天写这封信就是要揭发你的三大"罪状"。你的第一大罪状——难!就拿今天写信这项作业来说吧。我从来没有写过信,有什么话要么当面说,要么打电话,可今天老师却偏偏让我们写,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才好。我想写给我的好朋友,告诉她她的缺点吧,又怕她误会我;我想写给老师,给她提提建议吧,又怕老师会批评;想写给妈妈吧,可又不知道写什么才好……总之,好像写给谁都不好写,真是太难了,所以,我就写给你了,也好发泄  相似文献   

12.
正一日跟几个学生闲聊。姜睿芯问我:"老师,你家长是干什么的?"我说:"种地的。"她说:"是农民。"我笑着点点头说:"我也是农民。""可你现在是老师了……"她有些疑惑。片刻,她兴奋地说:"我们就是禾苗。"付雪龙有点纳闷,自言自语道:"农民?禾苗?"她连忙解释说:"老师是农民,我们就是农民种的禾苗啊。"哈哈……多机灵的孩子啊!我只是想表达我是农民出身,以前也种过地而已,而她却曲解了,曲解成了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但这给我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相似文献   

13.
1.家长:压岁钱我给你存着。 2.公车司机:后面还有一辆车! 3.饭店服务员:您要的菜马上就好…… 4.小学老师:你跟我说实话,我不告诉你家长! 5.初中老师:这节课体育老师有事不上了……  相似文献   

14.
正开学的时候,家长送托班宝宝来园时总是反复地叮嘱教师:"老师,我的宝宝要喂,他不会拿勺子;老师,帮我的宝宝褪裤子;老师,我的宝宝踢被子……"从家长的反复叮嘱中得知,家长最担心的是宝宝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洗手,不会自己大小便等问题。因为孩子小,宝宝在家的许多事情是由家长包办代替的。家长的担忧,我们能理解;宝宝不会自理,这也属正常,毕竟是托班的宝宝嘛。但如何帮助宝宝  相似文献   

15.
程颖 《安徽教育》2010,(11):46-47
<正>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经常能听到一些老师们这样问学生:"……能不能理解?""……行不行?""……对不对呀?""……可不可以?""……好不好?""是不是这样?"……或者诸如"看完这段文字后你有什么体会?""读完本文后你有何启发?""你还有什么想说的?"……这样的提问要么是过于简单,毫无意义;要么是过于笼统,让学生无从下"口";或是回答时不得要领,不知所云。  相似文献   

16.
幽默     
<正>我也不会初中时某次考试没考好,被老师狠狠骂了一顿,还要请家长。我忐忑不安地回家跟老爸说:"我考试时有些题不会,老师叫你去一趟。"老爸惊恐地说:"叫我干啥?我也不会!"与爸妈的聊天记录1."母后,我一会儿就回去。""别过来,你这丑东西。"2.意外翻到我爸在我出生时写的日记,上有八个字:  相似文献   

17.
《新作文》2007,(13)
每位语文老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任你老师讲得唾沫乱飞,可偏偏就有一些学生要么偷看小说,要么东张西望,有的看似正襟危坐,却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耷拉着脑袋,精神不振,甚至进入了梦乡……面对这些情况,我大声怒喝过、批评责骂过,有时干脆罚学生站在教室后面听课。久而  相似文献   

18.
"如是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答:"我不会让梨。"上海一位一年级小朋友这样做的语文试卷,语文老师在考卷上判了个大大的红叉。"这道题也没固定答案啊,凭什么说真话就错了呢?"这位小朋友的家长"一怒之下"把考题晒上微博。这条微博被网友争相转载,引发搜狐、网易等网站,中国教育报等许多报纸关于语文教学和道德教育的剧烈争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看到这则微博以及引发的争论,我由此感到  相似文献   

19.
正提起区域活动,有点惭愧,我和大多数家长一样,对区域活动了解不多,也不够重视。每天最关注的是孩子学会了几个字、几首歌,认为这才是学习。直到有一天……那是孩子刚上幼儿园的一天,我在家缝衣服,要用剪刀时,才发现找不到了。这时,孩子用手握着剪刀尖,把剪刀柄朝我递过来,我惊讶地问她:"你为什么要这样递给妈妈?"她说:"这样扎不住妈妈,我们老师教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你渴求一滴水,我愿意倾其一片海;如果你要摘一片红叶,我给你整个枫林和云彩;如果你要一个微笑,我敞开火热的胸怀;如果你需要有人同行,我陪你走到未来……"在我心里,这首《春暖花开》也可以用来诠释身为教师的另一种情怀:让留守孩子的现在与未来春暖花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