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张奠宙教授在《当心"去数学化"》一文中指出:"数学教育,自然是以‘数学’内容为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劣,自然应该以学生是否能学好‘数学’为依归……可惜的是,这样的常识,近来似乎不再正确了.君不见,评论一堂课的优劣,只问教师是否创设了现实情境,学生是否自主探究,气氛是否活跃,是否分小组活动,用了多媒体没有.至于数学内容,反倒可有可无起来."这一现象,张奠宙教授称之为"去数学化".在这些"去数学化"的  相似文献   

2.
2011版《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数学问题生活化"的新理念,因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实际,而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于是,笔者在数学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体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教学理念.具体教学方法和体会有如下几点:一、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笔者尝试着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数学,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刊登了“与《数学教学》主编关于‘去数学化’的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商榷》),并写了编者按,欢迎大家讨论.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有利于经过不同观点的碰撞,使得对问题能有比较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数学化"是指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过程."数学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客观现实数学化,另一方面是对数学材料本身的数学化.在本年度中考试题中,不少命题专家,设计出了不少既考查学生对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的理解及运用水平,又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的试题,从而考查出应试者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最近,张奠宙教授在《数学教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当心“去数学化”》一文,文章不长,寥寥七百余字,但读后,感慨良多!张教授在文中说:“数学教育,自然是以”数学“内容为核心。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学"数学化"缺失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化"是"生活数学"提升为"形式数学"的阶梯."数学化"过程对儿童构建数学认知结构至关重要,"数学化"过程促进儿童科学精神的养成.从过分注重形式化到偏重生活化,都会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数学化"的缺失.分析"数学化"缺失的现实原因,正视"数学化"在儿童数学学习和成长中的价值,进一步推动数学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学实践由"数学问题生活化"向"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教学回归现象引发思考,进一步明晰了数学教学中"数学化"和"生活化"之间的关系,实现思想上的一次超越,探讨了什么是数学化,小学阶段能否提数学化,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化如何进行目标定位等问题,并指出当前数学化教学现状是什么,以及让学生有效经历数学化过程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基于经验基础上的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因而《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这充分表明学生是"数学化"的主体,教师要努力让学生经历有效的"数学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当心“去数学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临近发稿,适逢项武义教授来访,座谈中提到数学教育中有“去数学化”的倾向,细细想来,觉得颇“切中时弊”。  相似文献   

10.
本刊刊登了“与《数学教学》主编关于‘去数学化’的商榷”的文章,欢迎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1.
张奠宙教授在《数学教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当心“去数学化”》一文。文章不长,寥寥700余字,但读后感慨良多!张教授在文中说:数学教育,自然是以‘数学’内容为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劣,自然应该以学生是否能学好‘数学’为依归……可惜的是,这样的常识,近来似乎不再正确了。君不见,评论一堂课的优劣,只问教师是否创设了现实情境,学生是否自主探究,气氛是否活跃,是否分小组活动,用了多媒体没有。至于数学内容,反倒可有可无起来。”对于这一现象,张奠宙教授称之为“去数学化”,并认为“‘去数学化’倾向会危及数学教育的生命”。读了这篇文…  相似文献   

12.
最近,张莫宙教授在《数学教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当心“去数学化”》一文。文童不长,寥寥七百余字,但读后感慨良多!张莫宙教授在文中说:“数学教育。自然是以‘数学’内容为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劣.自然应该以学生是否能学好‘数学’为依归。也就是说。教育手段必须为教学内容服务。可惜的是,这样的常识,近来似乎不再正确了。君不见,评论一堂课的优劣,只问教师是否创设了现实情境?  相似文献   

13.
“数学化”是指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过程.“数学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客观现实数学化,另一方面是对数学材料本身的数学化.  相似文献   

14.
王珍 《福建教育》2006,(10A):42-44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学习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横向数学化是生成生活与数学的联系,纵向数学化是生成抽象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估算要与具体情境结合,教材中呈现的估算例题很好地体现了横向数学化,但不少教师对估算教什么、怎么教很茫然,也就是说对估算的纵向数学化做得不够,没有真正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如何深入挖掘估算教学的价值实现纵向数学化呢?下面分别结合加法估算与乘法估算的案例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时下,许多学校评价一节数学课的优劣,主要考量教学手段的运用情况,如情境的创设、多媒体的使用、学生课堂活动形式等,至于数学内容,反倒可有可无.对于这一现象,张奠宙教授称之为“去数学化”,并认为“去数学化”倾向会危及数学教育的生命.本文主要从情境创设——莫“舍本逐末”、媒体运用——莫“华而不实”、学科整合—一莫“貌合神离”等方面阐述了如何纠正“去数学化”倾向,留住数学的“根”.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现生活化的同时提升生活中的数学,使数学课堂具有"生活味"的同时更具有浓浓的"数学味",实现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和谐,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正一、"数学化"思想的涵义和教育意义弗赖登塔尔在他的著作《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中提出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数学化"原则。弗氏认为:人们在观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分析和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的过程,就叫"数学化"。同时,他指出数学化的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实客观事物,另一类是数学本身。以此为依据,数学化被分解为横向数学化和纵向数  相似文献   

18.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在他的巨著《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一书中首次提出数学化概念,即抽象—符号—应用的过程.他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创造,把前人已经创造过的数学知识重新创造一遍.因此教学过程要在探究活动中展开,也就是说概念、公式、定理等的教学都要体现数学化的教学思想,要揭示数学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最近,张奠宙教授在《数学教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当心“去数学化”》一文。文章不长,寥寥七百余字, 但读后感慨良多!张奠宙教授在文中说:“数学教育,自然是以‘数学’内容为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劣,自然应该以学生是否能学好‘数学’为依归。也就是说,教育手段必须为教学内容服务。可惜的是,这样的常识,近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改革实施后,生活化之风席卷而来。生活化之风鼎盛之时,张莫宙教授一记当头棒喝——谨防“去数学化”,引发了大家对生活化的深刻反思,也引发了“数学化热”。数学化思想是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关于数学教育的重要思想。著名特级教师王水对数学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于2006年3月做客本刊“与名师零距离”栏目与读者交流“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化”。随后,本刊对这一话题进行了跟踪,并刊发了相关文章。教学是一种度的艺术,是一种追求实效的活动。生活化、数学化都不应该成为被炒作的概念,而应该是教学理念,应该在教学中践行,应该追求促进学生发展的实效。生活化和数学化反映的是数学教学的两种需求,两种层面,应该相辅相成,和谐发展。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将专题的重点锁定在教学化的策略与和谐的数学化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