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春英 《成人教育》2012,32(1):68-69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某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父母教养方式进行测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取的大学生样本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并无显著差异,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72名高中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表现良好,各个因子水平不均衡。学习焦虑水平最高。(2)高中生评定的父母教养方式具有性别特点,同时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相关。(3)气质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和某些父母教养方式之间起中介作用。(4)有利于各种气质特点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优势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的不过分干涉。  相似文献   

3.
选取武汉四所高校33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性心理健康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研究了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性心理健康的关系。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其性心理健康相关;其中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以及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干涉和过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性心理健康的水平存在相关;多元回归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惩罚严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以及母亲的惩罚严厉对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有负向预测作用;而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对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有正向预测作用。由此得出,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自尊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应的研究也日益深化和丰富。国外S.Coopersmith(1967)、GF.Kawash(1985)、D.MNielaon和A.Metha(1994)等人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美国学对父母的行为方式与儿童自尊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低自尊组儿童父母倾向于严厉惩罚,高自尊组儿童家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探讨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来寻找并确定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警示点、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着力点以及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合力点。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选取396名大学新生作为被试,运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PBI)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学新生在父母教养方式的"父亲控制""母亲关爱"和"母亲鼓励"三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母亲关爱""母亲鼓励"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母亲控制"呈显著负相关。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预测作用。有鉴于此,实践中可以通过父母教养方式有效预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农村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对湘潭市1 000名农村小学生进行测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生活满意度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父母教养方式越积极温暖,子女的生活满意度越高.反之,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保护的消极教养方式越多,子女的生活满意度越低;父母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生活满意度各维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云南省759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父母对男孩更加惩罚、严厉、拒绝和否认,而对女孩则更加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和偏爱;(2)父亲对独生子女的偏爱以及母亲对独生子女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和偏爱明显多于非独生子女;(3)来自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父母对其教养的投入程度是不同的,从高到低大致是:城市-乡镇-农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强意识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强意识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四川省南充市四高校81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对大学生自强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而父母的严厉惩罚、拒绝否认以及父亲的过度保护对大学生自强意识有消极的影响;不同性别大学生在父母教养...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多聚焦于思想道德层面,而针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显得略微不足,往往忽略了他们在家庭中所接受的养成教育。本研究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相结合进行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当代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量,通过比较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下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差异,确定与大学生应对方式相关较为密切的父母教养方式应激源,论证父母教养方式和态度是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直接因素,为学校实施干预提供事实资料,为父母们在家庭教育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当代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量,通过比较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下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差异,确定与大学生应对方式相关较为密切的父母教养方式应激源。论证父母教养方式和态度是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直接因素,为学校实施干预提供事实资料,为父母们在家庭教育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法对江西省某大学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综合考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水平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发现:(1)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2)自尊水平存在性别和城镇与乡村差异;(3)总攻击行为存在性别差异;(4)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水平、攻击之间密切相关。通过父亲惩罚、父亲拒绝、父亲偏爱、母亲拒绝四个因子和自尊水平可以预测大学生的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听障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采用人际信任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260名听障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听障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整体偏低,人际信任与母亲的情感和温度以及偏爱被试呈负相关且达到显著水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听障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发现,(1)“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干涉保护”的母亲教养方式分别与幼儿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多动指数.”“心身障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的父亲教养方式分别与幼儿的“品行问题9166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以研究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归因方式的影响为目的,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大学生归因方式问卷(ASQU)对195名某大学学生进行测查,发现:(1)在父亲的教养方式上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各因子男女差异显著;在惩罚严厉因子上城镇与农村大学生差异显著。在母亲的教养方式上情感温暖、理解,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因子差异显著;在惩罚严厉、偏爱被试等因子上均达显著水平;在惩罚严厉、关爱被试因子上城镇与农村大学生差异显著。(2)男女在正性、负性事件的整体维度上的归因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在正性、负性事件的各个维度上的归因城镇与农村大学生无显著性差异。(3)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惩罚严厉,过度保护和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度干涉、过度保护与归因方式有显著相关。结论: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归因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太原市三所高校随机抽取的3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质与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549名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状况相互关系的问卷调查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的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联系,父母教养方式积极(高情感接纳)的被试,对社会支持的感受积极,其心理健康状况也相对较好.通过初中生感受到的重要他人的社会支持可以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这其中既有初中生的同伴、教师的作用,也包括父母的作用.初中生的家庭内环境特点与其家庭外社会关系状况有内在联系,两者不是相互独立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19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考察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其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如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惩罚与被试的精神质(P)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神经质(N)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父母良性的教养方式,如关心理解与被试的外向—内向(E)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这一结果说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子女人格特质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关系,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修订中文版、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26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1)大学生人格的精神质与父母惩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呈正相关;(2)内外向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父亲拒绝否认呈负相关;(3)神经质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母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和母亲过分干涉保护呈显著正相关;(4)掩饰性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呈正相关;(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拒绝否认正向预测精神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正向预测内外向,父亲过度保护对内外向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父母情感温暖理解负向预测神经质,父亲过度保护正向预测神经质。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父母教养方式,探讨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SWB )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中等程度以上;2.男女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男生在父亲惩罚、严厉( FF2)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4.男生SWB与父母教养方式中母亲的拒绝、否认(MF3)因子、惩罚、严厉(MF4)因子高度负相关;女生SWB与父母教养方式中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MF1)因子显著正相关。结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其感受到的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母亲拒绝、否认及严厉、惩罚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