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气说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学术界对“文气”理论源流关系的梳理来看,基本认定孟子的知言养气说是中国文气论的思想渊源,很少提及庄子哲学对文气论的影响。笔者认为,对中国后世文气理论的影响,庄子远较孟子为深刻。  相似文献   

2.
文气观是中国古代文章学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颇为复杂的命题。历代才人慧士对其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清乾嘉时期文史大家章学诚杂取诸家学说,兼融己意,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文气观:气贵于昌;文非气不立;集义养气;临文检其心气。章学诚的“文气’’观袭古创新.见解辩证而深刻,对今人亦有许多启迪和借镜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文论史上 ,曹丕第一个用哲学概念中的“气”探索文学现象和评价作家作品 ,阐述了“文气说”。关于“文气说” ,历来有争议 ,为了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它 ,现从哲学与文学来源、深刻内涵、艺术渊源和美学意蕴等方面对“文气说”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近30年来有关“文气说”研究的渊源论研究,内涵研究,价值论研究,美学意蕴研究,理论演变研究,综论研究等诸多等情况进行了考察、总结和概述,以期为日后曹丕“文气说”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5.
"文气说"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重要范畴之一,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其最初是作为一个哲学观念而存在,曹丕首次把"气"引入到文学创作领域中来,而后在刘勰、韩愈、苏辙等人的补充下不断得到完善.从现代学术的视点出发,对"文气说"进行现代意义的解读是十分必要的,阐释其在指导文学创作和品评文学作品等方面的实践价值,从而为当代文论建...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论史上,曹丕第一个用哲学概念中的“气“探索文学现象和评价作家作品,阐述了“文气说“.关于“文气说“,历来有争议,为了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它,现从哲学与文学来源、深刻内涵、艺术渊源和美学意蕴等方面对“文气说“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文气”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古代文论异于西方文论及现代文论的重要理论之一。曹丕首开先河,引“气”而入文论,建立文学主体论。以“气”贯通的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体系,经过许多代人的努力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文学批评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历史来看 ,儒道两家美学及文学批评思想一直占领着中国的文学批评阵地 ,并左右着千年来中国文学批评的继承和发展。但是 ,从文学本体来批评文学的 ,一直到曹丕的《典论·论文》才是真正的开始。总的来看 ,儒家以“诗教”理论为准则 ,道家以“自然”性追求为宗旨。两者交叉发展 ,左右中国几千年文学批评的发展 ,而真正文学批评理论意义上的文学批评 ,则是以曹丕的“文气说”为开始标志的。这一理论从作家个性、创作风格、文体选择、文学客体、文学价值甚至文论本体等方面做了符合文学客观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文气"是中国古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今天有关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中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文气"说的现代转型.可参照冯友兰先生在他的<新理学>中提出的"照着讲"与"接着讲"模式,先从继承古代优秀传统方面来"照着说".对"文气"说的历史作一回溯;在此基础上,再"接着"说,关注现代语言模式、文学形态的演变,在原有的概念、范畴里注入时代精神.同时也可与西方相关的文艺理论进行对接,在转型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保持"文气"说的诗性之思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文气”是中国古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今天有关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中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文气”说的现代转型,可参照冯友兰先生在他的《新理学》中提出的“照着讲”与“接着讲”模式,先从继承古代优秀传统方面来“照着说”,对“文气”说的历史作一回溯;在此基础上,再“接着”说,关注现代语言模式、文学形态的演变,在原有的概念、范畴里注入时代精神,同时也可与西方相关的文艺理论进行对接。在转型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保持“文气”说的诗性之思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文章辨体>和<文体明辨>是明代两部重要文体论著作,后者以前者为借鉴和批评对象,在前者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所收文体更加全面;辨析更加细致;论诗深受复古思潮影响,体现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12.
回文是一种利用词汇大多相同,词序排列错综或相反,造成回环往复形式的修辞手法。回文有严式回文和宽式回文之分。恰当地运用回文一方面可产生回环往复之美,另一方面能含蓄精当地表达情思,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运用回文要求内容与形式契合自然,并力求简洁,讲究适度变化。了解回文旨在欣赏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回文艺术,并由此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将李注所引《说文》的释义情况与大徐本《说文》作一比较,以对《说文》学以及文选学的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并且通过分析研究,最终认为大徐与李注所用的《说文》当为同一版本或较为接近的版本,我们完全可以用李注所引《说文》资料去印证今天的大徐本。  相似文献   

14.
闻一多现代学术品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深入研究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学术品格形成的中外学术渊源,探讨了闻一多学术品格的现代性问题。闻一多把现代思维方式、现代学术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与中国传统学术研究方法相融合,形成了将东方和西方、科学性和诗性、传统学问和近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完善结合的学术思想。在具体研究中,闻一多注重多学科的综合运用、微观的严谨与宏观的开阔,讲求研究的时代性与人民性,获得了鲜明的现代学术品格,他在我国学术走向现代的历  相似文献   

15.
温庭筠词说     
温庭筠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专心致力于词体写作的作者,他在词史上的成就源于他词体写作上的独特构思方式。简而言之,温庭筠词的构思特点,就是组合意象,词中有画,创造词境。温庭筠的全部词作都可以从这个角度加以诠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闻一多研究中较薄弱的环节杂文进行多层面的文本解读及风格论析。指出闻一多的杂文继承发扬五四反封建的精神,从对儒家思想的剖析出发,进而批判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标志其批判理性的成熟。闻一多的大部分杂文写于抗战后期——内战爆发前,是用生命写就的争民主,争自由,追求光明的诗篇,具有现实战斗意义。诗人本质的闻一多,其杂文体现了诗与政论结合的特色,是其真善美人格的集中体现,有审美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7.
章学诚首先是一个正统的士人.他在正统与传统、主流与边缘、现实与理想之间执著地思考.在正统的学术都已蒙上了一层厚厚的考据意识的时候,他选择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学术模式,这不是他个人之错,是一种传统士人的宿命.章学诚有一种正统不兴而欲续之的传统精神.章学诚重视正统学术"辨章考镜"的精神,但并不停留在单纯的考据,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应用性研究,即应用文献资料解决史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从而重构历史,重写历史,这是他以史经世学术的最高层次和终极目标.章氏的学术思想最为显著的,就是他的以史学评估理论为重要特征的文献阐释学体系,也就是梁启超所谓"历史哲学".他身处边缘而心系传统.他的一系列思想为传统的思想作了一个最后的中世纪式的无奈总结.章学诚的"士人本位"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坚守传统的"道德本位",卫道成见很深,有强烈的权威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8.
从内容上说,铭文是对所铸钟鼎由来的说明,钟鼎是为纪念赞颂祖先功绩而铸;铭还可以纪生者之功,其基调是赞颂;铭又常用于鉴戒,劝人肃言慎行。刘勰所论铭体之"大要"有三:"其取事也必核以辨"其实是曹丕"尚实"说的展开,"弘润"之说显然也从陆机"温润"说脱胎,"其摛文也必简而深"是陆机"博约"说的继承。铭体以永垂后世为目的,因而都以金石为载体,这就注定了其体以言简意深为尚。从形式上看,铭可分为缀序铭和徒铭两种模式。就铭文本身来看,其形式一为骚体,二为齐言。铭文从刻铸于金属到镂刻于石材再到书写于纸张的演变历程,也是其形制篇幅由简到繁的演变历程。从载体看,铭文渐与碑文合拢并流。《文选》共录铭五篇:班固《封燕然山铭》属武将外战功勋铭,具有强烈气势美;陆倕《石阙铭》属帝王内战功勋铭,注重征讨正义性;崔瑗《座右铭》是立身处世的自我勉戒;《剑阁铭》为山河之戒张本;《新刻漏铭》的价值是在于体现了器物铭所应具有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9.
《西园闻见录》是晚明学者张萱现存唯一的一部史著。关于该书的记事范围,张萱自称“自洪武以迄万历”,这一说法也为学界广泛采用,然笔者经过考察却发现该书记事范围实际延至天启年间。  相似文献   

20.
闻一多在诗歌创作中强调绘画美,他所说的这种绘画美主要是西方画中的色彩,是指诗人对色彩的高度敏感,这种色彩的把握,突破了一般绘画意义的视觉效果的局限,而被人格的精神和情感,成为诗人的感情与意志的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