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清代内阁     
清代内阁虽名为“掌议天下之政,宣布丝纶,厘治宪典,总钧衡之任”的中枢机关,实则清朝一代大政所从出,并不在内阁,而在议政大臣,后来则在军机处。清代内阁沿于明而不同于明。明初自洪武十三年(1380年)诛胡惟庸,罢丞相不设,永乐以后,大学士以五品官(编修、检讨、侍读、侍讲等)入阁办事,品级远在尚书、侍郎之下,但兼尚书、侍郎则加官至一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所以明中叶以后有首辅、次辅、群辅之分。清代则不同,大学士初为满一品、汉五品,嗣改汉为二品,后定满汉均为正一品。一般以授大学士或协办大学士为拜相,实则大学士如不兼军机大臣,等于空的兼衔。考清入关前,设立内三院(内国史院、内弘文  相似文献   

2.
民国元年唐绍仪内阁是中国推翻封建帝制后根据《临时约法》组成的共和国第一届内阁。由于唐内阁存在时间不长,政绩不彰,因此历来对它的评价也不高。从唐内阁成立的政治环境与组建过程可以看出,这个被称为"同盟会中心内阁"的责任内阁,实际上是经过协商形成的混合型内阁,主导权操在极权主义者袁世凯手中,内阁成立伊始,便面临种种矛盾并且不被列强所看好。唐绍仪内阁虽然存在时间很短,但唐氏有其内阁人事制度的原则与新政权内政外交的抱负;内阁组建后亦承续南京临时政府的建政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文  相似文献   

3.
明朝在朱元璋废丞相制后,决策中枢与行政间出现脱节,于是产生了内阁制。内阁的职责主要是“票拟”与调和,阁臣受制于皇帝和司礼监的批红,不能拥有丞相的权力。有明一代,相权不予内阁,成为官僚集团的软熟保守、宦官的擅政专权以及阁部之争与党派之争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政治腐败的集中体现,它加速了明王朝走向崩溃。  相似文献   

4.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从秦汉到明清一千多年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中央专制集权。这样一个结构本质上没有变化,即共性上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但个性有变化,即不同的历史阶段有其特殊表现,其基本途境就是中央专制集权在不断加强,如唐宋的中央专制集权要高于秦汉,而明清的中央专制集权又要高于唐宋。  相似文献   

5.
目前一般报刊,对各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往往称为“内阁”。不管是首相制或者是总理制,当它们组成政府部门的核心时,总称之为“组阁”。为什么要译成“内阁”?内阁这个词有什么出典呢?笔者略作考察,试言其始末。  相似文献   

6.
民国内阁摄政制度由《大总统选举法》产生,摄政内阁每出现一次,国家就会遭受剧烈的动荡,从民初的六次内阁摄政历程可以看出,辛亥以后民主共和制度逐渐消亡,从最后一届摄政内阁的幻灭以及南方党军体制在全国的胜利,可以看出一个更加符合历史潮流的制度正在中国兴起。  相似文献   

7.
目前一般报刊,对各国统治阶级的最高行政机关,往往称为“内阁”。不管是首相制或者是总理制,当他们组成政府部门的核心时,总称之为“组阁”。为什么要译成“内阁”?内阁这个词有什么出典呢?笔者略作考查,试言其始末。最早是在唐玄宗时,开始在宫廷内阁设置翰林学士,这原是一般行政系统以外的差遣,不计官阶,也无官署,只是在宫廷内的学士院住宿,以待皇帝不时宣召,代皇帝起草文件。当时李白就任过这个官衔。直到唐德宗以后,翰林学士这个职务才日趋重要,由于兼有顾问、幕宾、清客的身份,整天不离皇帝左右,常有进言的机会,有希…  相似文献   

8.
目前一般报刊,对各国统治阶级的最高行政机关,往往称为“内阁”。不管是首相制或者是总理制,当他们组成政府部门的核心时,总称之为“组阁”。为什么要译成“内阁”?内阁这个词有什么出典呢?笔者略做考查,试言其始末。最早是在唐玄宗时,开始在宫廷内阁设置翰林学士,这  相似文献   

9.
在政治制度的教课过程中,学生对课本上精简概括的语言往往无法理解,这就需要教师的详细解释。2008年版人民版必修1《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中的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治  相似文献   

10.
北洋政府(1912-1928年)内阁由国务院总理以及行政各部总长及直属机关首脑组成。各部包括。外交、内务、交通、陆军,海军、司法、教育、农林、工商、交通等十部。或将农林与工商合为农商共为九部,国务院直辖机关包括:秘书厅、法制局、印铸局、水利局、蒙藏事务所等。一般习惯上,指国务院为内阁。内阁制以国务院和各部为国家的政行中枢。内阁总理或国务院总理,由总统提名,国会同意后任命。而各部总长由总理提名,经国会同意由大总统任命,内阁总理和各部总长同为国务员,未有特殊权力,凡事与各总长共同负责。各部事宜均须有总理副署才能生效,而各总长只对本部各项事宜有副署权,从这点上说,总理又居国务院首领地位。总理和总长通过国务会议处理各项事宜,包括:①法律案及教会案;②予算案及决算案;⑧军队之编制;④条约案,⑤宣战媾和案;⑥官吏的任免;⑦国务院认为应讨论的事宜;⑧参议院(国会)送来  相似文献   

11.
责任内阁制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是近代国人在中国实行政治现代化的尝试。唐绍仪内阁倒台原因,主要是他任总理期间,与袁世凯、内阁要员、部分议员、帝国主义等关系紧张:更是近代中国不具备实行政治现代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古代的翰林院制度始创于唐朝,传至明代,发生了很大变化。明初的翰林院融合了以往学士院、翰林院等制度的内容,在政治上占有重要地位。永乐以后,翰林院的特殊地位则为内阁所取代,演变成为内阁阁员的储养之所,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明代政治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从制度的角度研究明代的翰林院与内阁,将有助于我们对明代政治状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现行人民版高中《历史55必修一在讲到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时写到:“‘光荣革命’之前.国王有一个最高的咨询机构——枢密院,由国王指定的贵族担任枢密大臣。‘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经常召集几位重要的枢密大臣在一个小密室中商讨国家大事.英文密室一词逐渐用以指称内阁。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这段表述使人以为枢密院是咨询机构.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始于威廉三世时期。其实不然。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内阁制的形成》(《史学集刊552011年第2期)一文对内阁的形成进行了详细阐释:  相似文献   

14.
满清入关以后,在中枢机构设置上沿袭了明代的内阁制度,但"沿明制"并非清代阁制度渊源的全部。清代内阁有其自身内部机构的制度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努尔哈赤时期的文馆,由文馆而内三院,再由内三院发展为内阁。或者说,清代内阁是后金政权自身机构的发展与明制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课本第28页关于英国内阁和内阁制形成的小字部分。笔者认为编写得比较零乱,缺乏逻辑性,不利于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课后阅读。笔者认为这样编写或许会好一点:(小字部分)几百年来,英国王宫就已形成了一个传统,即国王在宫中召集大臣开会商讨国家大事,这种会议当时叫枢密院,是国王的一个咨询机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王权虽受到限制,但这种传统保留了下来,国王经常秘密在议会厅之外的内室小阁间开会,人称内阁会议,即小密室里举行的会议。18世纪初,内阁还不是法定组织,人员也不固定。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和发展,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  相似文献   

16.
一内阁与皇帝独裁明朝建立后,承元旧制,设中书省总揽全国政务;设行中书省总揽一省政务.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为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废行中书省,设布政、按察、都司三司,分管一省的民政、司法和军政.三司分立,互不相属,都直接听命于中央.到洪武十三年(1380年),又废中书省,罢丞相,以府、部、院、寺等衙门分理全国政务,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朱元璋为便于总揽大权,以"翰林、春坊详看诸司奏启,兼司平驳",并仿宋制设殿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但实际上朱元璋还是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相似文献   

17.
票拟是明代内阁的基本职责,也是阁权的主要行使方式。孙承泽说:“内阁之职,同于古相,而所不同者,主票拟而不身出与事。”欲研究内阁,不能不研究票拟。近年来,有关明内阁的文章已属不少,且言必及票拟,却鲜有专文讨论者。本文欲就票拟制度的有关问题加以论列,希望对深入研究明内阁及明代的君主专制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自朱元璋废中书省、罢宰相,到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并逐渐发展成为明代替代宰相制的政治机构.虽然实际上内阁制度与宰相制度有很大不同,但内阁大学士毕竟拥有宰相的相当一部分权力,因此,人们习惯上把内阁阁臣目之为宰相,把“入阁”与“拜相”看作是同义语.内阁地位既如此重要,阁臣的选任就成为明代一项重要的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19.
日本帝国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的策源地,以法西斯军部为中心的内阁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决策机构。在八年侵华战争中随着侵华战争计划的破产,日本内阁曾频繁更动几次,但它终归挽救不了失败的命运。本文拟对当时日本内阁的嬗变作一探述。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期间,从近卫内阁发动七七事变,直至铃木内阁日本法西斯败亡,共发生九次大的“阁潮”。而这种“阁潮”,从表面上看,是由于日本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所致,实际上是和对侵华战争的战略决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然少不了一群得力的班干部。能够培养出几个负责任的班干部,对于班主任来说,很多事情便可以事半功倍。跟同事交流时了解到,他们选择班干部时有的挑成绩优秀的学生,有的选听老师话的学生,方法不一。成绩优秀的学生并不一定具备管理能力,乖巧听话的学生未必能够服众。在班集体的建设上,经过摸索和尝试,我有了自己的一点心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