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填空题,以其“短、快、灵”的特点,一直深受命题者和解题者的喜爱.它不像解答题那样可以得到过程分,也不像选择题:选择支虽然有干扰作用,但同时也有提示和启发功能,可进行自我纠错.故求解填空题常会产生“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现象,从而也导致了同等难度下,填空题的得分率不如选择题高,那么,如何提高填空题的得分率呢?这就是古语中所谓千金难求的“回头望”.在现实生活中,临离开时的“回头望”,常可避免痛心的财物损失,而在数学解题中,最后关头的轻轻“回头一望”,则可避免不经意间所犯的重大失误.本文试以一些看似浅显而错误率却居高不下的填空题为例,来说明如何在解题时,进行回头望.一望:分类讨论是否有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思维的严密性则是不可或缺的数学素养.在数学解题中能否合理地利用分类讨论是思维严密性的重要试金石,“毋忘讨论”还须同学惦记于心、“警钟常鸣”.  相似文献   

2.
数学填空题,以其“短、巧、快、活”的特点,深受命题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它不像解答题要写出解题过程,也不像选择题既受选择项的干扰,又有提示和启发的功效,可进行自我纠错。然而得分率较低。怎样提高填空题的得分率呢?这就要使学生养成解后再思考的习惯,注意认清“红灯”,看清“绿灯”,确保万无一失,永远通畅。  相似文献   

3.
虽然人们对数学选择题越来越重视,但其得分率并不与人们的重视程度成正比.究其原因主要是命题在编制选择题时,常常会设置一些隐含信息,从而也就形成了陷阱,令解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或只见其一,不见其二;甚至对一些隐含信息视而不见,从而在解题时造成了较高的错误率,那么具体情况到底如何呢?本试对此给出回答,希望能窥一斑而见全貌。  相似文献   

4.
数学解题后的“回头望”,可以避免不经意问所犯的重大失误,也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回头望”通常是“望”解题结论是否正确合理;“望”有没有受到误导或干扰;“望”求解的过程是否需要分类讨论;“望”是否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等等.解题后的“回头望”对于提高解题能力有极大的帮助,但是,不少学生未能养成解题后“回头望”的习惯,因而解题能力和思维品质未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升华.  相似文献   

5.
填空题和选择题一样,是各类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但填空题较选择题而言,难度较大,没有选择支提供解题的信息,且计算或判断后无法确定正误.这也并不是说填空题和选择题毫无关系.事实上.填空题和选择题像一对孪生兄弟,出现在各类考试中,并且它们在解法上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填空题无需写出求解的过程,所以在解题方法上,也有很大的灵活之处,常用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6.
数学选择题是数学试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题得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考生的整体成绩,因而选择题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有人说“得选择题者得天下”,那么如何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呢?本文试谈数学选择题解答中的“八忌”.  相似文献   

7.
数学选择题、填空题与解答题,是近年中考试题的三大块.选择题与解答题(尤其是压轴试题)研究者颇多,见诸报刊的文章也不少,而对于填空题,文章却较少见,好像没有什么可研究似的.这可能是因为填空题较单一,不像另二块那样变幻多彩.其实,填空题既然是试题的一大块,一定不会没有其独特的地方.因此,本人根据多年教学实践,试就填空题的特点、解题方法等,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从历年高考的阅卷结果来看,数学填空题的得分率往往比选择题低,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填空题缺少选择题中选项的提示;考生思考问题不严谨、书写不规范;填空题中新题型较多,考生不太适应等.本文根据高考填空题的命题特点,针对学生易错的地方,结合近年的高考试题,分析如何提高填空题的正确率,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选择题、填空题是高考中的基本题型,其特点是不需要呈现解题的步骤,因此找到正确、便捷的解题方法,不仅节约时间,而且正确率高,还能在高考中占据主动权。一般来说,选择题的后两题和填空题的最后一题可能有些难度,如果考生思考两分钟左右仍没有思路,则应采取"暂时性放弃",把自己可做的题目做完,再回头解答。高考数学选择题和填空题所花的时间应控制在45分钟内,只有做到这点,后面做题的时间才会比较充分。  相似文献   

10.
李太敏 《中学教研》2005,(12):44-45
为了有效地提高选择题的区分度和信度,命题者在编制试题时会暗藏一些信息,从而也就为解题者设置了一些阱区,导致了选择题解答中居高不下的错误率.如何走出阱区,提高得分率呢?这就需充分挖掘暗示信息在选择题解答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变量是数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多变量的干扰,常常会令解题者陷入“剪不清,理还乱”的头绪中.对变量如何处理,这是每一位解题者经常思考的问题,而处理好变量进而提高解题能力,这更是每一位解题者追求的目标.笔者经过探索发现,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变量控制法在数学解题中也同样适用,它能迅速架起变量之间的桥梁,沟通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从而能迅速地判明解题方向,使解题得以圆满成功.本文试以选择题为例,来说明如何利用变量控制法来解题.  相似文献   

12.
历年高考填空题的得分率都远远低于选择题的得分率,究其原因有以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填空题缺少选择题中选项的提示;二是考生思考问题不严谨,书写不规范;三是填空题中的一些关键字不会写或写错等,本文根据高考填空题的命题特点,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分类加以解析,供师生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林霞 《考试周刊》2014,(72):6-6
<正>填空题是高考题中的一大题型,在数学高考的150分中占了一定的比例.从以往的高考中发现,填空题的难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张试卷的难易程度.在实际的复习与测试中,教师曾无数次强调填空题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得分率不高呢?首先,填空题不像选择题,选择题分值高,在做不出来的时候至少还有四个答案可以猜,但是填空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没有办法猜,所以学生宁可多花点时间在选择题上;其次,填空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熟练、基本  相似文献   

14.
填空题是高考数学试卷中的一种重要题型,近几年来其分值呈上升趋势,江苏省则在2008年数学高考说明中率先取消了选择题,其中填空题14小题,约占70分,这一重大变化必将对考生的复习迎考产生很大影响.能否快速、准确地解答填空题,对于后面的解答题求解以及提高卷面总分,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填空题不需写出解题过程,更易失分,因而在解答过程中应力求准确无误.求解范围问题是高中数学常见题型,而且也是各类考试中出现的热门问题,历来是数学考查的重点,本文列举学生求解范围类填空题常见的错误并加以分析,试图理清范围类填空题的误区设置,从而找出对策,希能有效地帮助解题者提高解答范围类填空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李太敏 《中学教研》2007,(10):32-33
随着人们对选择题的重视,如何解选择题,不少教师和学生都有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也还有些选择题的得分率一直不高,究其原因,或多或少都同思维的疏漏有关系.本文试以近2年(2005年~2006年)的高考数学选择题为例,分析其中的漏解类型,以求进一步改善选择题的得分情况,为提高数学的  相似文献   

16.
选择题、填空题在一套高考数学试卷中约占70或80分,占据整套试卷分值的"半壁江山",因此提高选择题与填空题的得分率是取得高分的重要保证.高考数学考试时间120分钟,解答题对过程、步骤有要求,需要相对固定的答题时间,而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选出正确的选项或给出正确的答案即可,不要求规范过程,因此求解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以2019年各省市高考试题中部分选择或填空题为例,给出几种简捷求解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选择题与填空题的求解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考情比照 在高考数学中,选择题、填空题解答的成功与否,对一个考生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得好,可以说就成功了一半,并且为做后面的解答题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2006年全国高考数学的19套理科试卷中,选择题、填空题分值最少的为上海卷,共有64分,最多的为江苏卷,共有80分,而其余各省市卷均为76分.总的来说,选择题、填空题的分值约占总分的一半.  相似文献   

18.
正填空题是数学考试中一种重要题型,其分值几乎占到总分的三成甚至一半.填空题解答情况如何,对考试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填空题解答失分较多,以致影响全卷成绩,是数学答卷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将填空题的失分降到最低,才有可能为总分提供保证,从而取得理想成绩并最终赢得竞争.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因而,探讨填空题解答错误成因,以促进复习,提高解题正确率,是极为迫切与必要的.由于填空题结论待定,不像选择题有可  相似文献   

19.
每年高考过后,一些平时程度很好的同学也反映没有做完,感觉时间不够用,究其原因,往往是解选择题和填空题占用的时间过长,因此,如何提高解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准确度和速度,就成为广大师生所追求的热点.纵观近年高考数学选择题和填空题,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在重视考查“双基”的同时,能够把多样的数学思想方法,置于平凡、简洁的数学问题之中,绝大多数题目都可以用通性和通法直接求解,  相似文献   

20.
填空题是直接填入正确结果的一种题型.与选择题相比,填空题的要求较高,即无法像选择题那样利用选项进行反馈和验证,解题时稍有不慎,就会整题无分.因此在解填空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