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消息来源:新闻真实性的关键 西方新闻界有一句行话:"没有一个记者能超出他的消息来源,记者提供的新闻的质量取决于消息来源的质量." 消息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消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一个记者来说,最为宝贵的资源就是拥有可靠准确的消息来源,这是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按西方定义,新闻是新近反常态事实的报道。作为捉摸不定的万变事实,随时可有,随处可存。记者不可能事事经历,件件目击。他们多是通过消息来源的提供获取报道素材,因而,新闻记者报道的质量,常取决于消息来源的质量。完整地考察一条新闻的制作过程,就不能忽略对消息来源的研究。消息来源主要指的是为记者提供新闻报道所需  相似文献   

3.
黄玲 《记者摇篮》2004,(12):47-48
匿名消息,指在新闻写作过程中,记者不便对外公开消息来源,消息提供者因安全等方面的原因未能在新闻中体现出来。在西方新闻界,匿名消息由来已久,如果没有匿名消息来源,就不会挖出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水门事件”和“五角大楼泄密案”.消息源保密制度也成为西方新闻界最高的伦理准则。即使司法部门要求交出消息来源,媒体宁可顶着“藐视法庭”的罪名也不得违背这一准则。  相似文献   

4.
吴悠  孙起 《新闻采编》2003,(1):20-21
现代社会媒介担负着监督守望功能。以至于在很多国家媒介被誉为“看门狗”。为了履行其职责 ,媒介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新闻来源。但是记者又不可能亲身经历每一新闻事件 ,其新闻来源就只能依赖于社会相关知情人士提供。在获取知情人士提供新闻线索的过程中 ,记者不可避免要与他们接触。有些消息提供人只出现在一次新闻事件中 ,记者与其接触是短暂性的。但也有消息提供人能经常性的为媒介提供消息来源 ,那么记者与其长期接触就是难免的。通常记者与消息来源之间的关系较少受到非难。因为消息来源对于记者和媒体非常重要。“新闻来源是记者的黄油…  相似文献   

5.
匿名消息,指在新闻写作过程中,记者不便对外公开消息来源,消息提供者因安全等方面的原因未能在新闻中体现出来。在西方新闻界,匿名消息由来已久,如果没有匿名消息来源,就不会挖出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水门事件”和“五角大楼泄密案”,消息源保密制度也成为西方新闻界最高的伦理准则。即使司法部门要求交出消息来源,媒体宁可顶着“藐视法庭”的罪名也不得违背这一准则。  相似文献   

6.
如何处理与消息来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一个记者来说,最为宝贵的资源是拥有可靠准 确的消息来源,这些消息来源能够提供记者重要且新鲜的内幕信息。记者在这些消息来源提供的新闻素材的基础上,再通过自己对资料的整合处理而完成一篇报道。随着中国新闻媒体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媒介竞争日趋激烈,拥有可靠的独家消息来源对于新闻媒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匿名消息来源可以为记者带来重要的新闻,但是又往往使记者陷入法律的纠纷。关于匿名消息来源的保护和司法公正的冲突与平衡受到新闻界和法律界的热议。  相似文献   

8.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记者报道的事实主要来自于消息源或曰信源,记者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引用信源描述那些读者无法亲眼看见的新闻事物、人物的行为和文件公告等.因此,正确的消息来源观念便成为合格记者的首要操守.本文针对英国广播公司在凯利事件中对匿名消息来源的不当处理,探讨消息来源的使用现状、使用原则和规范手段.  相似文献   

9.
2006年年末闹得沸沸扬扬的“黄健翔大骂《南方周末》”事件,提醒我们研究这样两个问题:一是记者与消息来源应如何互动?二是报道怎样做到客观公正?媒体与消息来源的关系记者接触消息来源是为了获取新闻生产的素材,消息来源接触记者和媒体意在通过大众媒体的曝光,获取公众注意力进而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相似文献   

10.
一、评估消息来源的可信度 防范虚假新闻,记者必须从消息来源抓起,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消息来源在多大程度上值得信赖?这就需要对消息来源及其提供信息的可信度予以评估.  相似文献   

11.
三、除目击的事实外,要注明消息来源。写明消息来源是用事实说话的一条经验。有些不言而喻的事实,如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地理环境、气象条件等,不注明材料来源读者也不会生疑,自然无须写明消息来源。记者目击的事实,读者一看就知道这是记者在现场看到、听到、感觉到的,当然也不必句句都加上“记者看到”等字样。但对那些阐明事件的原因、预示事件发展趋势、揭示事实之间内幕联系的材料,一般要注明消息来源。特别是内幕新闻,不写明消息来源,无法使读者相信,甚至还会以为这是记者瞎猜的。  相似文献   

12.
杨亦烽 《新闻记者》2000,(11):87-88
确定权威消息来源的依据 消息来源或称新闻来源,一般认为是指新闻材料的出处和供应新闻材料的媒介。其主要来源有:记者采访、通讯社通稿、通讯员或公众来稿、政府或政党及社会团体的文稿或宣传品等。其中政府或政党的文稿及宣传品被认为是权威消息来源,某些社会团体发布的信息也被认为是权威消息来源。因为这些消息来源通常是可信的或者是具有权威性的,这源于发布信息的机构是权威的。如气象台站是发布气象的权威机构,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而记者采访中得到的部分信息,通讯员或一般公众来稿,往往不具有这种权威性。可见,消息…  相似文献   

13.
赵:李博士,您好!很高兴和您一起探讨关于新闻信源隐匿权的法律问题。世界各国的法律和新闻职业伦理规范,普遍规定了司法上的消息来源拒证特权和记者的消息来源保密义务,这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前者是就记者的职业伦理义务而言的,后者是相对于司法程序上一般证人的作证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在“水门事件”中为记者提供关键线索的神秘人物“深喉”的身份公开,匿名消息来源与新闻真实的讨论重新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隐匿权·新闻真实·审判公正》指出,匿名消息来源能帮助媒体揭示事实真相,也可能造成新闻失实,并由此引发与审判公正的冲突。为了避免负作用的产生,新闻界、法律界应制定出行业内部可操作性的规则,在新闻自由与公正审判、匿名消息源与新闻真实之间做出慎重权衡。  相似文献   

15.
随着媒介文本边际的模糊化,以及受评论员记者化趋势的影响,普利策新闻评论文本表现出重视消息来源的趋势。笔者从2019年《圣路易斯邮报》的获奖文本中,共收集到63个消息来源数据,且消息来源的类型、具名性、层级性、对立性、故事建构性、话语表达性、被处置方式都表现出丰富的文本意义。本研究一是可以拓宽对新闻评论生产的认知;二是可以对媒介新闻评论机制的变革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6.
所谓记者保护秘密消息来源的特权,是指新闻记者享有的拒绝任何人,特别是政府机关或司法机关对其提出的要求披露其秘密消息来源及相关新闻采访文件或资料之权利。该特权在美国社会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历史渊源。同时,在美国,该特权又存在着与生俱来的争论。这些争论主要集中在其存在的理论基础、法律形态及实践表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顾海杰 《今传媒》2011,(12):108-109
"美国之音"作为美国联邦政府下属的对外宣传机构,通过"一套完整和娴熟的传播技巧",在看似"客观公正"的报道中,向全球推广美国价值观,推行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在任何新闻中,消息来源均可视为是影响报道倾向的重要变项,不同记者往往为了支撑自己的说法而寻找不同的消息来源,消息来源的作用不仅在于提供客观报道的证据,更可能影响记者的报道重点乃至报道立场。  相似文献   

18.
顾海杰 《报刊之友》2011,(12):108-109
“美国之音”作为美国联邦政府下属的对外宣传机构,通过“一套完整和娴熟的传播技巧”,在看似“客观公正”的报道中,向全球推广美国价值观,推行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在任何新闻中,消息来源均可视为是影响报道倾向的重要变项,不同记者往往为了支撑自己的说法而寻找不同的消息来源,消息来源的作用不仅在于提供客观报道的证据,更可能影响记者的报道重点乃至报道立场。  相似文献   

19.
黄斌 《声屏世界》2006,(7):10-11
2005年,随着告发“水门事件”的“深喉”费尔特33年后的自我亮相,随着美国中情局特工泄密案中拒绝透露消息来源的记者被判有罪,面对新闻与丑闻、馅饼与陷阱的双重诱惑,关于对消息来源的保护和媒体如何采用秘密消息来源的问题,再次引人注目。人们或站在政府的立场,或站在新闻的角度,或站在公众的视野,各抒己见,争论不休。秘密消息来源的保护与采用涉及道德与法律、自由与纪律的二元冲突,在严峻的现实面前,迫使新闻界更加谨慎地对待秘密消息来源,迫使人们再一次将消息来源置于法律法规、新闻规则和职业道德等多重背景下,进行一番包括伦理、法…  相似文献   

20.
一、解释性新闻的产生解释性新闻,是一种充分运用背景材料、说明事物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和预测其发展趋势的分析性报道。这种形式已为我国新闻界广泛使用。它使新闻报道从如实、客观走向正确、公正(解释的作用正在于此),提供新闻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消息来源,而是记者和消息来源一起,把深入一步的报道端向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