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然而,尽管有的记者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采写新闻,仍难免有失真的报道。这类失真的报道,与哪些不负责任的造假新闻完全不同,它没有主观恶意,所以不能一概用"职业道德缺失"、"主观过错"、"胡编乱造"这类词去指责,而是需要认真寻找原因,对症下药。好心办坏事源于细节没有核实  相似文献   

2.
俞浙前 《新闻实践》2011,(10):50-51
新闻失实的原因有多种,除了作者主观造假之外,最为常见的恐怕就是信源失实。很多人以为,这类失实多见于“负面报道”或“突发事件”,但笔者认为,这些领域并非“重灾区”。因为在做这类报道时,绝大多数记者会异常警惕、如履薄冰。相反,更需要重视的是“正面报道”。  相似文献   

3.
学会跳出新闻失实的“陷阱”,避免新闻失实事件.对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至关重要。 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既有主观的,有意识的.也有客观的、无意识的。主观的新闻失实是记者或媒体为了一己私利或好恶而有意歪曲事实:客观的新闻失实则是指记者或媒体由于能力的局限或其他客观原因而无意造成的失实报道。  相似文献   

4.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所谓真实,就是跟客观事物相符合。但是,客观事物是纷繁复杂的,事物本身的多侧面性、作者的主观倾向性和选材的随意性,可以轻易地对人和事从某个正反视角进行报道,这往往造成新闻中具体事实不假,而新闻所反映的主题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事物本质的失真现象。失真,按《辞海》的解释:“就是走了样,与原来的形状、性质、意义或精神不符。”它给人以似是而非之感,使受众产生不信任感,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在下决心杜绝失实报道的同时,解决新闻失真问题,才能保证新闻真实性的生命之树长青。新闻失真,记者和编辑都有责任。从采写上来  相似文献   

5.
尽管新闻媒体不断曝光,新闻失实、失真的情况仍然存在! 失实指的是新闻作品反映的事实与实际情况部分或全部不相符合。作者任意虚构情况,进行合理想象,甚至整条新闻的胡编杜撰。失真指的是新闻作品反映的事实虽然完全准确,但缺乏全面性,与社会生活中这类事实的总体不一致。西方国家一些新闻机构对于我国人权状况的报道,大多采取此种“客观”方式进行了歪曲、片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少主观色彩对新闻事实报道的影响,在消息写作中,一般不提倡作者直接议论或抒情。新闻报道被称做是“藏舌头”的艺术,发表的应是“隐形意见”或“无形意见”。如果新闻中有太多观点、态度和情感的直接流露,就会影响新闻的客观性,这已成了消息写作理论中的定论。  相似文献   

7.
新闻的认识论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对事实这个哲学命题缺乏足够的把握,不仅新闻界理论认识达不到深度,而且报道实践也可能出现一些荒谬的观点。认为新闻只能是媒体过滤的主观事实,把经验事实误认为客观事实,新闻的概念容易走向“唯心化”。既然事实具有真实的刚性,那么记者在发现事实过程中,首先要将“假事实”摒弃在报道之外。可是,现在广泛吹捧的“新闻策划”这玩艺儿,就把那些没有、甚至不可能发生的事实设计出来,实施种种“假事件”的谋略。新闻辩证法的认识论,导引记者进入事实的内在网络,他们首先需要的是具备解构事实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西方新闻界经常自我标榜说 ,西方的新闻报道如何如何“客观” ,如何如何“不偏不倚”。西方的新闻报道果真是“不偏不倚”、不存在任何主观倾向性的“纯客观报道”吗?对此 ,江泽民主席曾于2000年8月15日在北戴河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主持人麦克·华莱士的专访时一针见血地指出 :“不论是中国的新闻界还是西方的新闻界 ,它们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但是对客观事实不能歪曲。中国的新闻 ,特别是对我们的《人民日报》 ,人们非常重视。如果它把某一个事实报道错误了 ,老百姓会信以为真。不像你们那儿 ,反正随便报…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九十年代,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我国发展并成熟,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误区。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要想提高可视性,必须在内容中讲好新闻“故事”,在思想意义上把握好主观介入。  相似文献   

10.
张红彦 《中国广播》2007,(12):46-47
新闻的生命力在于真实。新闻的真实性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应当普遍遵守的基本原则。但是,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各种各样的新闻失实仍然屡见不鲜。对此,受众不满,媒体不安。难怪有人说,新闻失实近乎成了一种“顽症”。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可以列举许许多多,有主观的、客观的;有主观故意的、也有非主观故意的。其中非主观故意的原因造成新闻失实现象所占的比重相当大。那么既然不是主观的、故意的,怎么还会出现新闻失实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主观色彩对新闻事实报道的影响,在消息写作中,一般不提倡作者直接议论或抒情。新闻报道被称作是“藏舌头”的艺术,发表的应是“隐形意见”或“无形意见”。如果新闻中有太多观点、态度和情感的直接流露,就会影响新闻的客观性。这已成了消息写作理论中的定论。然而,消息中是否就完全不能有议论呢?其实,早在1931年,毛泽东在《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中,就消息写作发表过这样的观点:“也不是完全不发议论,要在消息中插两句议论进去,使看的人明白这件事的意义。但不可发的太多,一条新闻中插上三句就觉得太多。议论要插得有劲,疲沓疲沓…  相似文献   

12.
方跃飞 《声屏世界》2007,(12):53-53
当前,我国电视新闻竞争愈演愈烈,受其影响电视新闻的报道方式和叙事方式开始呈现出多样性。然而无论是从严肃的时政类新闻,到大众化的民生新闻,人们都能发现其中充斥着大量明显的主观性元素。有的直接抒发议论,新闻报道中掺杂明显感情色彩的语言。记者在叙述客观事实过程中,流露出自己明显的倾向性或主观看法,把同情、赞扬、厌恶等感情带入报道中。例如:“眼看着70岁高龄的刘大爷还要忍受这样的难处,记者的心里说不出是种什么样的滋味儿……”。有的主观推测,令人难于信服,例如:“记者在现场看到,肇事车并没有和其它车辆发生碰撞,当时可能是驾驶员自己开车撞上石墩的。”一些新闻在报道完新闻事实后,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大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单位关于新产品、新服务项目、科技新发明、新医疗技术等等的介绍、报道越来越多,颇受读者、听众、观众的欢迎。笔者近年来从事这类“小新闻”的编辑工作,发现这类“小新闻”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大新闻”一样,也存在着一个报道准确与否的大问题。即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要注意抵制“虚假信息”。这类“小新闻”报道准确了,有助于社会信  相似文献   

14.
我在《河北日报》“昨日新闻”专栏做编辑工作。从大量的社会新闻的编采中,我体会到做好这类新闻的角度选择十分重要。因为这类新闻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暴露社会阴暗面的,我们不能搞所谓的“客观报道”,只是告诉人们这儿失火了、那儿被盗了,等等。我们对这类社会新闻的报道,应当是从消极的东西里边,引出积极的效果来,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知道的常识。但是与人们的主观愿望相反,失实新闻却常有出现。新闻的失实大致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报道的事情不准确,与事实有出入,即现象失实;其二是报道的事情是客观存在的,是准确的,但不符合事情本来的真实面目,即本质失实。  相似文献   

16.
由忍 《新闻三昧》2004,(10):32-33
近来,有些媒体常在报道客观事实的新闻前,主观地添加一些作料,把标题做歪。  相似文献   

17.
新新闻主义:另一种"真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欣  王凤 《青年记者》2007,(10):25-26
新新闻主义从产生到销声匿迹再到重生,一直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一种融入了主观感受的报道方式是否违反了新闻的生命——真实性原则。事实上,并不是“新新闻主义”不讲真实性原则,而是他们所遵循的真实性原则是一种既新闻又学的真实性原则。他们试图在传统新闻的真实与学的真实中开辟另一种真实,以更完美地反映事实真正的“真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概念来自西方新闻理论。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概念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主观的。这里有两层含义。  相似文献   

19.
改革时代,新闻写作在不断创新。近几年来,一批新闻工作者的笔下,写出了一批“不伦不类”的新闻力作。这批力作,既非传统新闻学意义上的通讯、述评,也非新闻界近年流行概念所界指的“深度报道”、“立体报道”。以至擅写这类报道的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艾丰同志,出于慎重,曾著文表示,对这类报道属什么体裁,“连自己也说不清楚”。本文试图对艾丰同志“说不清楚”的这类报道,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一、理性报道:不容忽视的新  相似文献   

20.
多媒体时代到来的今天,传统报道摄影中影像语言的单一化已经受到新媒介生态和受众审美疲劳的双重夹击。专题摄影报道作为报道摄影中一种相对丰富和完整的报道样式,一直以来沿袭了传统纪实摄影的思维方法,以客观的立场还原新闻现场的真实,将主观情绪降到最低限度。然而这一独领风骚的影像观长期以来使专题摄影陷入了一元化影像风格的困境。本文旨在探索新纪实摄影的语境下,提出专题摄影视觉“向内”转向的原因,专题摄影主观表意的几种思维向度以及目前存在的困境.并为其多元化影像风格的形成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