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涌 《青年记者》2012,(21):51-52
区域经济报道是热点,也是难点.说其是热点,不少地市报一半以上的头版头条让给了经济报道,深度报道的选题多集中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在多媒体的读屏时代,以理性与深度见长的经济报道依旧是纸质媒体的宠儿.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给经济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般性、纯数字性的报道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广大受众的需要。各家媒体都力争在经济信息报道方面有所突破。随着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成功推出后,中央二套的经济联播节目经不断改革,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较大的改观和创新,他们  相似文献   

3.
4.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后,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活动日益丰富,公众对经济生活的关切度日益提高,对于经济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对于经济新闻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经济报道日渐成为媒体的新宠,许多地市党报纷纷投入更多的资源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以争夺读者的眼球,以期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把握先机、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5.
6.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后,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在此之前,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国际经济的分工与协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公众对经济生活的关切度日益提高,经济报道日渐成为媒体的新宠,纷纷投入更多的资源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以争夺读者的眼球.以期在激烈  相似文献   

7.
当下,从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取即时信息已经成为受众的习惯,这也给地市报发展带来了挑战。地市报继续报道受众第一时间从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取的新闻不可缺少,但受众更愿意知晓新闻背后的新闻,新闻背后的故事。因此,放大有“附加值”的深度报道,以“深度”提升引导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不失为地市报应对广电媒体和网络媒体挑战、发挥优势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8.
经济报道是地市报新闻报道的一大重头戏。长期以来,如何准确把握经济报道的方向,不断提高经济报道的水平,真正发挥好党报在经济工作中的指导和引导作用,有效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建设,这是为广大新闻工作者长期关注和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经济报道中,地市报应当立足本土、突出特色、以人为本、服务大局,从而切实担负起党委机关报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曹俊华 《新闻前哨》2004,(12):73-73
一些地市报的时事报道一直处于弱势,难以出彩。主要表现为:版面空间狭小、信息量偏少、报道形式呆板、内容缺乏深度等。这种局面对地市报参与媒体竞争极为不利。改进地市报时事报道,让时事报道出彩,赢取受众,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10.
熊雪松 《新闻窗》2005,(1):54-55
深度报道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综合需要的结果,但其主要原因是社会需要,日趋复杂的社会现实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促使读者去了解、理解他们,从而迫使新闻媒介创造一种新的文体来满足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李建伟 《青年记者》2006,(12):58-58
经济报道如何主打特色牌,体现鲜明的个性,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是地市报新闻报道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菏泽日报》作为市委的机关报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是激励和鼓舞全市干部群众念"基地"经,打优势仗,唱特色戏,走致富路.我们在经济报道中,主要是聚焦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12.
批评报道是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有力武器,但做批评报道难是学界和业界所共知,地市报由于所处的人缘、地缘因素使其进行批评报道更是举步维艰。本文以地市报为研究媒体,试图探求地市报批评报道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经济报道是党报的重要报道内容。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党报经济报道的基本准则。可以这样说,经济报道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报的质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怎样才能使党报的经济报道出新出彩,强化权威性、指导性和可读性?《三明日报》作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万京华 《青年记者》2006,(20):50-50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中,与此同时,中国和国际之间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以前,地市报很少报道这些内容,就是报道,也是照抄照搬大报。究其原因,一是地市一级所受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和地方经济关系不大;二是这类事件一般  相似文献   

15.
地市报如何彰显摄影报道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华 《新闻记者》2005,(5):75-76
今天,各级各类报纸已进入“厚报时代”、“渎图时代”,新闻摄影报道也进入了“电子时代”、“数码时代”,在保持和发扬晚报特包的前提下,推进新闻摄影报道创新,为读者提供思想性、新闻性、可观性兼备的图片.是新闻客观规律的要求,也是报业竞争的要求,更是读者和市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当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受众很容易从诸多媒体中寻找自己心目中最具公信力的报纸,从中获取对客观事实的分析和判断依据。所以,报道好突发事件,是主流媒体广泛赢得受众,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媒体自身公信力的必然选择。从这一层意义上说,媒体的影响力来自报道重大问题上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7.
王双成 《新闻窗》2010,(3):106-107
经济新闻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门类,不仅具有传递经济信息的功能,而且有为人民群众生活提供决策参考的服务功能和守望改善经济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地市报应加强经济报道力度,拓展经济报道视野,增强报道的贴近性、服务性,以提高自身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8.
一、报纸版面不堪应付,改革会议报道呼声急 由于地市报的特殊个性:覆盖面的有限性、与基层接触的贴近性、党报的政治导向性,等等因素的制约,地市报在处理市属各级会议报道时,颇感为难。其具体表现为:会议太多、太滥,记者不胜负担,版面不堪应付。由于地市报的发行机制仍沿袭着过去“行政手段十感情因素”的传统格局,为报纸发行量着想,在会议报道上,报社对各级会议的组织单位都不敢轻意说“不”。从市委的全会,到市直部办委局的大会,到部门局部的小会,似乎会会都要报道,有时记者部的记者全部派往会场,还嫌不够。于是,“会议…  相似文献   

19.
典型人物是指新闻媒体报道的在一定时期或一定地区其事或思想观念能够代表时代潮流,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闻人物或人物集体。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事业独特而传统的形式。这种体裁发韧于延安时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直至八十年代成熟繁盛,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典型人物的报道渐趋减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